建“白塔”的阿尼哥

2022-05-26 07:50祁建
中关村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尼白塔佛塔

祁建

2002年5月1日,阿尼哥的铜像正式安放在北京妙应寺内,以纪念这位中尼文化交流的使者。在阿尼哥的艺术成就中,北京妙应寺白塔最具代表性,素有“金城玉塔”之称。这座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4),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典型的藏式佛塔,它不仅是元朝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为研究元代佛教及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而且也是中尼友谊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阿尼哥致力于中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汉、蒙、藏美术的融合,深受中国人尊敬,被尼泊尔人尊为“民族英雄”。

《元史》记元世祖(忽必烈)召阿尼哥至京,“帝视之久,问曰:汝来大国,得无惧乎?对曰:圣人子育万方,子至父前,何惧之有。”又问“汝来何为?”答曰:“臣世家西土,奉诏构塔于吐蕃者二载,见彼土兵难,民不堪命,愿陛下安辑之,不远万里,为生灵而来耳。”又问其能,答曰:“臣以心为师,粗知绘塑铸镂。”

阿尼哥精通绘画、雕像和铸造工艺,尤其是造像术、泥塑和铜铸,皆称绝艺。他将尼泊尔艺术介绍到中国,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西天梵相”艺术流派。

公元1244年,作为尼波罗国(今尼泊尔)皇族后裔的阿尼哥出生在被誉为“美术之城”的加德满都帕坦城。孩提时期的阿尼哥就显得与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不但聪明,而且特别勤奋,在这片充满了浓烈艺术氛围的土地上,小阿尼哥很早就受到了手工艺、美术和建筑方面的熏陶,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年纪很轻的阿尼哥就成了当地一位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为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他采取了“以儒治国,以佛治心,以藏传佛教治藏”的基本国策,封藏传佛教萨迦派为国教,拜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掌管全国的佛教事务,并统领藏族地区的政治与宗教。从此,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随着藏传佛教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各地纷纷大规模兴建寺院。

这一时期,许多尼泊尔工匠陆续前往西藏从事佛教建筑,而许多西藏的佛教徒和经师则纷纷前往印度、尼泊尔拜师学习。西藏地区和尼泊尔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此前,国师八思巴曾于1259年计划从尼泊尔招募80位工匠,在西藏地区建造一座黄金塔。年仅16岁的阿尼哥毫不犹豫地报名应征。人们觉得。他年纪太小,但阿尼哥却说,虽然我年纪小,可我的心并不小。

他勇敢地承担了队长的职责,带领这批工匠翻山越岭来到西藏。

在西藏建造黄金塔的日子里,阿尼哥的设计方案被八思巴看中,他觉得自己的眼光不会错。

这个小伙子是个奇才。于是,八思巴指定阿尼哥作为建造黄金塔工程的总监工。阿尼哥沒有辜负八思巴对他的信任,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率领着尼泊尔的工匠把黄金塔造好了。这是尼泊尔建筑和藏式建筑艺术首次在藏区佛寺建筑中结合的成功尝试。遗憾的是,在今天的西藏,我们再也找不到当年阿尼哥建造的那座黄金塔了。

1269年,贵为帝师、国师的八思巴来到大都,他向皇帝忽必烈推荐了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已被他收为俗家弟子的阿尼哥。初见阿尼哥时,忽必烈没有想到,那个艺术才能名声大噪的人竟然是眼前这个从容淡定,面无惧色的青年。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对话:

“你见到我不感到害怕吗?”

“圣人待他的人民像对孩子一样爱护,儿子在父亲面前,为什么要害怕呢?”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

“天下战乱,百姓受苦,我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特为众生而来。”……

这次谈话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一个历史的机遇就这样落在了年轻的阿尼哥身上。

1271年,忽必烈决定在元大都兴建一座镇护天下的大佛塔,他亲自下旨让阿尼哥负责设计和施工。阿尼哥接受了营建白塔的任务后,带着伟大的抱负开始了他的工作。他把在家乡帕坦得到的灵感和心得都用在了元大都白塔的建造上,希望把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印刻在这个中国北方的大都市中。经过长时间的思索,阿尼哥最终决定采用尼泊尔的佛塔样式来建造。这种尼泊尔佛塔的蓝本是古印度覆钵式佛塔造型,塔身主体像一个倒置的钵孟,这也是藏传佛教所沿袭的样式,所以又被人们叫作“喇嘛塔”。

阿尼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花费了8年的时间,终于在1279年建好了这座白塔。整座佛塔高50.9米,砖石结构,通体洁白。白塔建造工艺的精巧,算度的准确,令人叹为观止。

这座塔融合了中尼佛塔建筑艺术的精华,既适应宗教活动的要求,又起到了“壮观王城”的作用。

元代碑文中写道:“如果不是建造得这样壮丽,就无法显现出它的尊严;如果不是建造得这样雄壮,就无法显示出它君临天下的气概。”白塔的建成,不仅为中国古老的佛塔增添了新的种类,也给藏传佛教的覆钵式塔制定了中央模式。据《元史》记载,白塔落成当日,“奇光烛天,京城为之生辉”,从此“金城玉塔”的美名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忽必烈大喜过望,当即命人从白塔向四方各射一箭,划出了一块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土地,并亲自下令,以这座白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寺庙,即“大圣寿万安寺”。

毫无疑问,阿尼哥是一位艺术全才,他对于元代建筑艺术、宗教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史书中记载,“凡两都(大都与上都)寺观之像,多出其手”;他绘制的织帧,“织锦为之,图画弗及也”;他制作的佛像,被时人称为“西天梵像”,体现了元代最完美、最成熟的造像艺术水准。除了佛教尽心竭力,阿尼哥还为儒、道两教的传播贡献良多。同时,他还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以当时知名画家、雕塑家刘元的成就最大。现在北京西安门大街附近有个“刘元塑胡同”,就是为了纪念元代雕塑家刘元而命名的。

阿尼哥把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元朝各地几十座寺庙、雕像来凝固下来,正是这些大气、精美、具有浓郁印藏风格的艺术精品,使南亚、西域的宗教文明渗透到太平洋沿岸,与此同时,中国的龙凤图案也飞到了尼泊尔、印度、西域人的日常生活中。

1306年3月的一个晚上,62岁的阿尼哥放下了手中的规尺,离开了人世。皇帝赐谥他为“凉国敏慧公”,葬于宛平县。忽必烈的“以佛治心”并没有让以后的朱元璋等人臣服,倒是让中国的佛教信徒、画家工匠、甚至普通百姓们看到了阿尼哥的心,看到了神秘的尼泊尔印藏文明的艺术结晶。

他在中国度过的45年中,主持营建建筑10余座,创造了题材广泛、艺术精湛、风格迥异的宗教类艺术作品不计其数。他将印度、尼泊尔等佛教造像艺术传入中国,融入华夏文明,从而使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生重大变化,并影响到明清两代。

他为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为汉、蒙、藏各民族艺术的融合,为中、尼两国文化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他辉煌的艺术成就将在中尼两国文明进程与交流史上永远闪耀着灼灼的光辉,传诵千秋。

猜你喜欢
中尼白塔佛塔
中尼边境守护营
中尼边境守护营之金光大道
中尼边境守护营
中尼边境守护营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庆州白塔与庆陵、庆州城初探
长沙窑瓷器上的佛塔装饰
RP-HPLC法同时测定广金钱草中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