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婧 陈静
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护理时采取早期活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指标。结果:早期活动组产妇的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48h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产妇,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护理时采取早期活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产后疼痛,促进排气,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早期活动;临床效果
剖宫产属于产科主要手术之一,对于不适合自然分娩、无法满足自然分娩条件的产妇来说,可有效对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进行挽救,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与经阴道分娩方法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分娩危险系数,且剖宫产手术属于有创手术的一种,其会对产妇肌体产生一定损伤,后续恢复相对较慢,康复较为困难,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强化剖宫产手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方式及质量,以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妊娠周期大于28周,且意识清楚,排除多胎妊娠或胎儿畸形、精神障碍的患者。产妇平均年龄:(28.41±1.63)岁,平均孕周为(39.08±1.27)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指标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一)常规护理组:使用目前常用术后恢复方法,包括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检查其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流血情况。
(二)早期活动组:
在患者回到病房后,取平卧垫枕位,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早期产妇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在术后6-8h内,可以适当抬高床头位置,以30度为宜,将体位调整为半卧位,每2h协助产妇进行翻身1次。在麻醉效果消失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小腿部位进行按摩,轻柔的按摩腓肠肌,以环状按摩方式有胫前向胫后进行按摩,并由上至下向脚踝部位进行按摩,对患者的双脚进行摇动,各个动作重复5次为宜,并观察患者肢体恢复情况。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并拔出尿管,无呕吐的情况下产后4h可恢复饮水,但饮水量不宜过多,产后6h,可补充一些流质食物,产后24h可恢复饮食。如身体情况、心理情况良好则尽早与婴儿接触、对新生儿吸吮实行指导,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方法、技巧、必要性。
12-24h可以根据产妇的实际活动情况酌情让产妇下床进行活动,应确保手术创口包扎的完好性,避免活动时拉伤创口,护士协助患者对镇痛泵进行按压,告知患者如何自主坐起,如何床边坐、垂足坐、在指导患者离床活动过程中,需患者手扶病床站立,进而由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帮扶站立,最终过渡到患者自己站立。根据产妇的活动效果适当的调整产妇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活动量,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统计数据通过 SPSS26.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结果
早期活动组产妇排气时间为(25.11±5.18)h,离床活动时间为(17.69±5.93)h,术后12h、24h、48h疼痛评分分别为6.24±0.78分、3.25±0.48分、2.20±0.35分。
常规护理组产妇排气时间为(32.04±6.05)h,离床活动时间为(23.58±6.01)h,术后12h、24h、48h疼痛评分分别为9.13±0.64分、6.05±0.81分、3.67±0.28分。
3.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无法适用于自然分娩的产妇都会采取这样的方法,然而由于其手术操作过程中,切口相对较大,创伤较大,后续恢复也就面临着一定的考验,因此积极采取适宜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十分关键。
通过本次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对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护理时采取早期活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产后疼痛,促进排气,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参考文献:
[1]聂洲霞,平永美,汪淑香.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剖宮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产妇早期泌乳的作用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9, v.57(05):144-146+150.
[2]刘媛媛,陈娜娜,朱红燕,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 043(004):660-661.
[3]王欢欢,姚丽,吴玉红.快速康复外科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 029(015):2871-2872.
[4]郝世柱,张晋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19, 041(010):796-800.
[5]贾海霞.剖宫产产妇康复与产科护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00(0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