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海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按专业化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随州市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样本,通过开展调研访谈、分析行业部门数据,并在374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存在短板和不足,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1.选拔培养并重,干部能力趋向一专多能。一是在源头引活水。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从知名高校选调高层次人才来地方挂职,大力招录公务员选调生,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二是在内部挖潜力。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科学设置培训班次,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切实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优先培训,紧缺人才加速培养,年轻干部全面培养”,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强化实战锤炼,干部培养手段更加多元。一是坚持在攻坚一线锻炼干部。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与急难险重任务,让其在攻坚克难过程中,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在基层一线锻炼干部。多层面、宽领域、精细化推动干部到农村、社区、工厂等一线实践锻炼,促使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坚持在斗争一线锻炼干部。坚持把严峻复杂的斗争一线作为干部成长的练兵场,推动干部在复杂尖锐的斗争、大风大浪的考验中,进一步提升政治智慧和专业能力。
3.健全用人机制,干部选拔突出实绩导向。一是坚持五湖四海用人唯贤。充分发掘人才资源宝库,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吸引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到地方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二是力促干部交流畅通无阻。最大程度地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板块的优秀人才发掘出来,多措并举打通干部交流壁垒,尽可能发挥干部的专业特长。三是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导向。在领导班子配备上和职级职务晋升上,以实绩论英雄,优先提拔重用适应岗位需求、专业能力突出、专业精神较强、工作成绩明显的干部。
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短板与不足
1.干部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主要指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中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调查发现,干部自身对专业化建设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一是对政治素质这一首要前提认识不足。干部队伍专业化首先是政治能力、领导能力的专业化。调研数据显示,仅有45.7%的干部将“政治立场坚定”作为首要因素,未达到多数。二是对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认识不深。接受调研的干部中,对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很了解的占8.6%,一般了解的占56.4%,有所了解的占27.0%,不了解的占8.0%。同时,在专业化干部需求方面,对善长文字写作的需求最高,达到34.4%。这些数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干部队伍专业化认识存在的局限。三是对持续积累专业知识的认识不足。接受调研的干部中,61.5%的受访对象因工学矛盾影响学习和培训,能够持续深入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的更少,仅占42.5%。
2.干部任用需进一步增加专业化权重。在现行选人用人体制机制下,主要是以“德、能、勤、绩、廉”综合表现为依据,专业化考核指标体系不够健全。组织部门在干部任命时,有时没有考虑专业化因素,不利于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目标。同时,由于人员编制和成长平台有限,个别领域的专业型年轻干部进入少、留人难,导致专业型干部占比明显过低。如在本次调研对象中,承担農业农村建设发展任务的干部有112人,有农学专业背景的仅4人,占比仅3.6%。
3.专业化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专业培训是广大干部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干部专业化培训机制尚不健全。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形式单一。接受专业能力培训主要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资源、培训平台等受限制。二是覆盖面窄。大部分干部较长时间才能培训一次,个别干部甚至从未参加过专业培训。培训间隔在5年或5年以上的干部占比36.9%。三是效果不佳。部分干部过度依赖单位组织的培训,平时不愿学习或者无时间学习的干部达到36.9%,学习消极被动,更缺少专业学习的主观意愿。
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思想认识,确保干部专业化建设方向不偏。一要把牢政治标准。只有政治过硬,才能方向不偏,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才能根基牢固。要强化宗旨意识和政治自觉,永葆政治本色。二要把准目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专业化水平是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综合。”建设专业化干部队伍,必须统筹推进,实现全面发展。三要把严用人关口。干部选拔任用中,要尽可能结合干部的学科专业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并结合干部自身特点和个人能力,扬长避短,实现人岗相适。
2.强化学习培训,确保专业能力提升永远在路上。一要强化专业培训。通过经常性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更好地解决新形势下的各种难题。二要拓展交流平台。切实用好“请进来”与“走出去”两种方式,善于借力借脑,依托外地优质培训资源,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三要做好自主学习。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的学习主动性,立足本职岗位,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真正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3.强化培养锻炼,确保专业水平符合新时代要求。一要加强岗位历练。组织部门要善于发掘不同岗位上的好苗子,敢于压担子,优先将其放到基层、一线摸爬滚打,有计划地安排到吃劲岗位上经受锻炼和考验才干。二要抓好年轻干部培养。分年龄、分类别建立成长人才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人才梯队。三是抓紧高精尖干部培养。分级分类制定领军干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构建领军人才快速成长通道和平台。四要落实挂职锻炼。实施机关干部、基层干部双向挂职,形成一体化的培养链条。
4.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干部专业化建设保障有力。一是建立招录交流机制。将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优先招录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型、专家型人才。建立健全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机制,既把内部干部送出去开眼界,又把外面干部请进来传经验。探索建立聘任制,面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专业机构,把行业精英吸收到党政部门,做大做活专业化队伍。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含情含金”的关爱机制,把专业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放到关键领域、重要岗位。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将专业化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干部队伍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四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在实践中因为缺乏经验、先行先试而出现失误、错误、过失的干部,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加以宽待,适当鼓励,促其争当促进派、实干家。
(作者单位:随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