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2-05-25 08:37马慧玲牛铭云李帆刘怡含刘化侠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中文版效度信度

马慧玲 牛铭云 李帆 刘怡含 刘化侠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糖尿病作为不能治愈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1]。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糖尿病人数最多,达1.164亿[2]。长期疾病困扰导致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加[3],同时,如果疾病控制不良易引起多器官并发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4],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于患者积极的健康行为及参与疾病防治的各项医疗决策。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是指个体对风险事物特征和严重性的主观判断和评价,是决定其采取行为决策不可或缺的因素[5]。保护动机理论指出,风险感知高的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高[6]。此外,Shreck[7]和Nie等[8]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风险的感知能够影响其健康预防行为,较高水平的风险感知可以促进个体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保持血糖水平达标。因此,了解糖尿病患者对发生并发症风险的感知水平对促进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国内糖尿病患者风险感知研究较少,且缺少针对性的测评工具,国外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risk perception survey-diabetes mellitus,RPS-DM)由Walker等[9]于2007年研发,用来测量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风险感知状况,且该量表已被译成多个语种的版本,均提示其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0]。本研究旨在汉化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并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估我国糖尿病患者风险感知水平提供测量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20年11月-2021年9月选取江苏省及山东省2所三甲医院3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2)答非所问及无法正常回答的患者。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性别、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是否吸烟、饮酒等。

1.2.2RPS-DM量表 该量表包含5个维度,共计26个条目,分别为个人控制(4个条目)、担心(2个条目)、乐观偏差(2个条目)、个人疾病风险(9个条目)和相对性环境风险(9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部分条目需要反向计分,由“完全同意”/“几乎无风险”到“完全不同意”/“高风险”分别赋予1~4分,各条目平均数即为该分量表的分值,得分越高,说明糖尿病风险感知越强[9]。原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RPS-DM量表还有5个测试糖尿病患者风险知识的条目,不计入糖尿病综合风险评分中,即糖尿病风险知识得分对风险感知总分无影响,所以我们未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

1.3研究过程

1.3.1RPS-DM量表的汉化 经原量表作者授权后,本研究严格遵循Brislin[11]问卷翻译-回译原则对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1)翻译:由2位精通中英文翻译且英语六级以上水平的硕士研究生将RPS-DM量表翻译成中文,2位为均有风险感知研究背景。(2)综合:科研团队对2位的翻译版本反复讨论,确定量表。(3)回译:请2位未接触原量表的精通中英文翻译人员进行回译,1位是母语为汉语、有英国留学经历的医学英语专业老师,另1位是母语为汉语、有5年加拿大留学经历的护理专家。(4)专家评议:邀请与本研究领域相关的6名专家(包括2名教授、1名内分泌科主任、1名慢病管理主任和1名内分泌科护士长、1名内分泌科医生)成立专家小组对初稿与原量表进行校正,在不违背原RPS-DM量表的前提下,对量表条目进行修改、文化调试,最终形成中文版RPS-DM量表修订稿。

1.3.2预测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3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RPS-DM量表进行预调查(非正式调查的300例糖尿病患者),目的是了解糖尿病患者能否准确理解问卷内容,平均填写时间为6~7 min,问卷回收率为100%,说明量表方便可行。参与预调查的糖尿病患者认为某些条目偏学术,比如条目3“通过个人的努力,我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会降低”中的罹患,多数患者不理解该词语的意思;患者不理解条目10“足截肢”的意思;由于文化差异,患者对条目22“街头”药物存在疑惑;此外患者不理解条目25“家用日化品(清洁剂)”中的家用日化品;根据患者以上反馈及国内习惯性表达,专家组修正量表语言,使量表更符合中国国情,达成共识后形成中文版RPS-DM量表。条目修改如下:条目3改为“通过个人努力,能帮助我减少患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条目10改为“截肢”,条目22改为“毒品(非法药品)”,条目25改为“清洁剂”。

1.3.3量表信效度检验 (1)信度:通过内容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来测量。重测信度的检验是在样本中选取30例患者,间隔2周后进行重新测试,2次测量的相关系数为0.60~0.80表示信度良好,>0.08表示信度非常好[12-13]。(2)效度:量表的结构效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评定,本研究将因子载荷量<0.40、不同因子上载荷量相差<0.05的条目删除[11,14];由进行文化调试的4名内分泌科专家和2名医学院教授对量表条目的重要性进行评定,专家的遴选标准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采用4分法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1代表“不相关”;2代表“弱相关”;3代表“较强相关”;4代表“非常相关”。计算总量表及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

1.4资料的收集 征得医院教育科与科室护士长同意后,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研究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电子问卷星调查。调查前向患者说明本次研究目的、注意事项及对资料的保密性,取得患者同意后,研究生口述问卷星中的调查内容,患者理解题意后由研究生代为填写,填写完问卷星后当场提交。其中,随机抽取30例患者填写纸质版问卷,间隔2周进行重复测量,以评价量表的重测信度。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使用Cronbach′s α系数来测量,重测信度采用相关分析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00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6±17.69)岁;男92例(30.7%),女208例(69.3%);农村161例(53.7%),城镇139例(46.3%);已婚272例(90.7%),未婚28例(9.3%);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5例(11.7%),小学45例(15%),初中61例(20.3%),高中/中专42例(14%),本科及以上76例(25.3%);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以下160例(53.3%),5 001~10 000元105例(35%),10 001~15 000元21例(7%),15 001元以上14例(4.7%);吸烟者39例(13%),不吸烟者261例(87%);饮酒者58例(19.3%),不饮酒者242例(80.7%);有医保者274例(91.3%),自费者26例(8.7%)。

2.2中文版RPS-DM量表的项目分析

2.2.1条目鉴别度检验 为检验中文版RPS-DM量表条目的鉴别度[15],本研究将条目3、4、6、7进行反向计分后,将300份RPS-DM量表总得分按降序进行排列,前27%(≥3分)者标记为高分组,后27%(≤2分)者标记为低分组,完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条目4以外,高低分2组在其他各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中文版RPS-DM量表除条目4以外,其他条目的鉴别度良好。

2.2.2条目同质性检验 将各条目分与量表总分做相关性分析,以 0.2为评判标准[16],将相关系数<0.2的条目予以删除。结果显示:除条目4相关系数<0.2外,其余条目得分范围为0.235~0.783。综合考虑后将条目4予以删除。

2.3效度分析结果

2.3.1内容效度 经过6名专家的评价,中文版RPS-DM量表各条目的I-CVI为0.833~1.00,量表的S-CVI为0.923。

2.3.2结构效度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评定量表的结构效度,该量表KMO值为0.884,Bat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5 007.895(P<0.001),表示量表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根据因子分析条目删除标准,逐个删除不符合条件的条目18“医学检查(X线、磁共振)”、20“恶劣天气(炎热或寒冷)”,最终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384%,大部分条目进入原量表各自维度,5个公因子为:个人疾病风险(9个条目)、相对环境风险(7个条目)、乐观偏见(2个条目)、个人控制(3个条目)、担心(2个条目)。其中,条目10“截肢”、条目11“癌症”虽然在不同因子上载荷量>0.40,但载荷量相差>0.05,予以保留,将其划分到载荷量较高的因子中。条目3由个人控制归属到担心,予以调整。见表1。

表1 中文版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2.4信度分析结果 中文版RPS-DM总量表及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及重测信度,见表2。

续表1 中文版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表2 中文版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

3 讨论

3.1量表的临床应用意义 目前,国内主要使用慢性病风险感知量表来测量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感知水平,该量表能够评估糖尿病患者患病时所感受到的时间、经济、医疗水平等方面的风险[17],但其不能测量糖尿病患者对将来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感知状况。WHO指出,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比其他任何干预措施都有利于控制疾病[18]。而研究[7]表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将来出现并发症的感知水平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因此,有必要调查患者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感知水平,从而为护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风险感知水平及促进健康行为提供依据。

在本研究中,RPS-DM量表只适用于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特异性高,使得测试结果更准确的反应糖尿病患者对并发症的感知状况;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且内容简洁明了,患者易于理解,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其中,“个人控制”是指患者对自身控制并发症的自信心;“担心”是指患者对将来出现并发症的担心程度;“乐观偏见”是指患者感觉自己患并发症的可能性要比同年龄、同性别的人小;这3个维度更能体现患者对将来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态度,态度的好坏会影响患者对并发症感知水平的高低。此外,“个人疾病风险”测量患者对将来出现截肢、视力问题、足部麻木等疾病的认知,“相对环境风险”维度测量患者对周围环境中导致并发症发生因素的认知,患者认知的高低亦能影响其风险感知水平。

3.2中文版RPS-DM量表的项目分析 本次调查除了条目4“如果我能努力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我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010外,其他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均符合标准[16]。有研究[19]表明,患者对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危险因素的自我效能低,所以其感知将来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高,与本量表多数条目表述内容相符,而条目4与之相反,患者感知将来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低,所以条目4与量表的相关性低。此外,鉴别度检验结果中,高低分两组在条目4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条目鉴别度差。专家小组讨论后,将条目4删除。

3.3量表的效度分析 效度能够测量调查工具是否有效的反映了它所期待测量的内容[20]。内容效度能够测量每一个条目是否反映了所期望表达的内容[21],其中CVI是评估内容效度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本量表经过6位专家进行评定,结果显示:RPS-DM量表的I-CVI值均达0.833以上,S-CVI值为0.923,表明本量表内容效度较好[20],能够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风险感知水平。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评价RPS-DM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条目18“医学检查(X线、磁共振)”因子载荷量<0.40,故删除。可能是因为与空气污染、二手烟等环境风险相比,患者对医学检查影响并发症的认知较低,并且尚未有研究结果表明医学检查(X线、磁共振)对糖尿病风险感知有影响[22-23]。条目20“恶劣天气(炎热或寒冷)”在不同因子上载荷量相差<0.05,经专家小组讨论后删除。分析原因可能为调查对象所在的省极端天气较少见[24],患者对恶劣天气影响糖尿病进展的感知低。条目3由“个人控制”归属到“担心”,可能由于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患者对条目的理解有差异,但是考虑到条目3具体内容更偏向于个人控制,同时统计分析结果也显示,将条目3归属于担心,因子4“个人控制”与因子5“担心”Cronbach′s α系数均降低(0.779、0.503),因此,课题组讨论后决定仍将条目3归属到个人控制。

3.4量表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25],本研究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620~0.947,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2,原量表总的Cronbach′s α为0.860,说明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良好。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20~0.944,重测信度均>0.7,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时间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引进RPS-DM量表并在2家三甲医院对其信效度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中文版糖尿病风险感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患者糖尿病风险感知水平,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高糖尿病患者风险感知,从而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提供依据。但是,本研究调查对象仅限于2家三甲医院的糖尿病患者,今后应继续增加样本量及在其他地区进行调查,不断完善量表内容。

猜你喜欢
中文版效度信度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来华留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教学服务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问卷是否可信
——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效度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