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05-25 01:43:15许学琼
健康护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培训

许学琼

摘要:在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作为一项核心内容,由于大多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均为老年人,发病较急,患者表面较为平静,病情具有危、重、险、急等情况,患者及其家属未能充分的认识到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危险性,一旦患病患者一时无法接受,从而增加了管理风险发生概率。本文分析心血管内科疾病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合理化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病房;风险管理;培训;管理制度

前言:管理风险本身具有风险复杂性、不确定性等情况,管理工作在实施及开展过程中受间接及直接因素影响,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为了能够降低管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应识别、分析、评价及处理潜在的管理风险,使管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得以大大下降,以防止对医院及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中老年人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疾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病情变化速度快、病情严重、心血管不全、心律失常等情况,极容易引发心跳骤停及心肌梗死不良管理事件的发生概率。为了能够降低心血管内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应给予患者风险管理,以此来取得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

1.心血管内科疾病常见的安全隐患

1.1管理人员因素

由于管理人员对心电图理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并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病情发展不及时或不到位,从而加剧了患者的疾病进展,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进一步恶化。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不强,当心血管病内科疾病患者病情紧急时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延缓了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进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另外,管理人员由于管理记录缺陷及记录不及时,未能充分的了解到患者病情的实际变化情况,从而不能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增加了管理不良事故发生概率,对疾病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1.2管理因素

与管理者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有直接关系,例如,认为护士不能高效落实各项制度是护士自身的原因,未能积极解决这项问题。并且未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及权限,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向下级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下级是否高效执行与自己无关,从而出现对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情况。由于未能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监督工作不严格、培训工作不到位,从而增加了管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1.3患者因素

由于大多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生理功能处于不断衰退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视力、听力均出现不断减退情况,身体虚弱、行动迟缓,加之受基础疾病影响,患者极容易出现夜尿增多、尿频及尿急等症状。另外,患者在匆忙行走期间,在光线黑暗及起身困难的情况下,增加了患者跌倒及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概率。由于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在向患者讲解突发疾病所造成的后果及可能会出现的疾病预后时,患者对管理人员的信任度不强,从而不能及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

2.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2.1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能够提升心血管内科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需要严格按照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中的要求实施及开展,并在科室中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培训内容的选取需要以心血管内科的特点为依据,组织学习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相关知识,以便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应保证管理文书书写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及时性,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管理。管理人员应掌握心电监护系统的使用方法及心肺脑复苏抢救程序。在科室中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急救演练相关知识及技能,确保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时,管理人员能够配合医生的工作,提升疾病抢救效果[3]。

2.2制定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心血管内科病房管理工作效果及質量,应制定出完善的工作制度及流程,以避免出现差错事故。管理人员需要总结日常经验,以此来不断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并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严格秉承管理制度中的要求,以此来提升管理工作质量。另外,应加强对管理者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得以端正,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对于管理工作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加大对管理者发展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容易发生管理纠纷的环节上,例如,在心血管内科中实施双岗排班制度,护士长在为管理人员进行排班时,应保证能够合理进行搭配,以此来达到对管理人员不足之处的弥补。要求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期间需要严格按照管理带教工作的要求执行。管理人员作为患者病房的管理者,管理者在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期间,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以此来完成对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及管理意识的培养,应教会患者床档使用方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任何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解决,并汇报给护士长,以降低护不良事故发生概率。

2.3加强患者管理

由于大多数在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较多的陪护人员,应确保医院中走廊的畅通无阻,在走廊中安装扶手,为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应保证地面的防滑性,避免地面出现水,降低患者摔倒事件发生概率。在卫生间中安装坐便椅及坐便器、扶手及挂钩等,防止患者突然站起进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疾病的产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晕厥。应为患者配置床上小桌及床档,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使患者的安全性得以提升[4]。

结论:心血管内科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及患者几方面因素构成,要求管理人员及管理者自身应掌握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并且应具备管理意识,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患者管理,以降低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生概率,减少安全隐患事故发生概率,以此来为患者提供优质、有序及安全的管理服务,以此来达到对管理风险的预防。

参考文献:

[1]吴蕾.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157,160.

[2]唐利平,卢兰芳,罗丹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蛇志,2016,28(4):475-476.

[3]李正红.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 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95-96.

[4]陈景林.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3):34-35.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培训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