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5日,是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说起共青团的历史,就不得不提施存统。施存统(1899~1970年),浙江金华人,1920年6月,在上海与陈独秀、俞秀松等共商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团中央首任书记。
领导发展青年团
担任青年团中央书记后,施存统在团的机关刊物《先驱》上发表系列文章,指导各地团的工作;然后,抽出精英干部,加强团的统一领导。在团的幼年时期,施存统的文章和见解,对团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时中国共产党组织是秘密的,青年团则是半公开的,所以党的活动大多以团的名义开展。党中央和团中央的关系非常密切,党中央开会,施存统经常代表团中央出席;团中央开会,陈独秀也经常参加。
《共产国际给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中对施存统领导的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你们居然能在广泛的中国青年中开展急进的革命工作,青年工人群众间的实际工作,使你们得以巩固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小团体变成几千团员的大组织。中国的青年团已成为能组织群众运动的团体。”
1923年8月,团的“二大”后,施存统的神经衰弱已十分严重,无奈辞去职务,离开了团中央。1926年春,施存统与钟复光结婚,从此改名为施复亮。
潜心撰写抗战檄文
大革命失败后,施复亮失望之下,声明脱离中国共产党。他在《革命评论》《民众先锋》等刊物上,著文反对蒋介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短短几个月内,施复亮潜心写了数十篇关于抗日的檄文。
当时有人提出北平为文化城,不驻兵,上海为中立区,幻想日军不侵入,施复亮对此写了《上海中立区与北平文化城》和《赶快把和平的门关闭起来》,纠正和平妥协的谬论。
1937年11月,施复亮发表《一个诚实的声明》,对脱党一事作出深刻的检讨:“一时错误,不能革命到底,心中深感不安和惭愧,诚实表白:我在今天还勉强可以自慰的就是直到今日为止,我还没有存心欺骗过群众,没有做过损人利己的事,没有走上升官发财的道路,没有为了穷苦而做过违背自己良心的事,说过违背良心的话。”这是他一生中又一次转折点,他由此踏上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
积极参加民建活动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接见了施复亮等各界爱国民主人士。1945年12月16日,民主建国会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施复亮被选为常务理事。
新中國成立后,施复亮担任劳动部副部长。任职期间,他烟酒不沾,多余的钱用于储蓄,一旦国家人民有难,立即慷慨解囊,诸如救济上海失业工人、为河北水灾捐款、为支持家乡办学捐助故居全部房产……1970年,施复亮去世,没有给家庭留下一分财产,只有他高尚的品质成了他的儿子——著名音乐家施光南巨大的精神财富。(摘自《文史天地》 胡平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