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英
一直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蓦然回首,不觉踏上教书育人的岗位已有十五个年头了。这十五年来,我一直在想,幸福感是什么?幸福感是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身心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我想就是每天在学生身上有所想,有所发现,有所期待,期待他们给我不时而遇的惊喜和感动。当班主任的这十几年,总有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反反复复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让我在教育路上三思而前行。
其一,输送关心,收获快乐。
晓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她从小没有父亲,母亲由于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她身边,她一直被寄养在托管阿姨家。孩子心里有些受伤,上课常常发呆、掉眼泪,我一问,原来孩子是想妈妈了。看着孩子悲伤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下了课我立马跟她妈妈沟通了此事让她多关心关心孩子,她妈妈也答应会尽量多回家陪孩子。以后,每天我都会有意地关注她,课下我们两个也经常谈心,孩子很乐意把她的心事跟老师分享。在得知孩子每天的早饭就是吃凉面包时,作为一名母亲,我很心疼她。无力改变她的现状,那我就多关爱她一点,以后早上我时常会给她带个煮鸡蛋、带一些小点心,给她梳梳散乱的头发,帮她搓搓冰凉的小手,替她整整衣领……慢慢地孩子跟我越来越亲近,每次看见我都要抱抱我,上课听讲也很认真,课堂上她只要一举手我立即找她发言,只要她有一点点进步,我就表扬她、鼓励她,课后再抽时间辅导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学期期末测试,孩子的成绩从以前的白卷一下子提高到了86分,拿到卷子的那一刻,孩子开心极了。下了课她跑到跟前跟我说:“老师,下学期我再努努力一定会达到优秀。”看着孩子流露着快乐的眼睛和越来越自信的小脸,我周身都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身为师者,我能做的不仅仅是教书,这是我的快乐。
其二,挥洒爱心,收获希望。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毫无保留;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
诚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长期没有母亲的陪伴,父亲也只会用拳头教育,孩子的性格有些暴躁和特立独行。在幼儿园我行我素惯了的他,升入一年级的第一个星期他依然保持着“小毛驴”的脾气,不理会老师的教育,上课敲桌子,动手打小朋友,跟老师顶嘴……那天放学站路队时,他不仅自己不好好站,还用脚踹其他的小朋友,我让他到边上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他不仅不听还朝我大吼“我不用你管!”我一时气愤给他爸爸打了电话,跟他说了孩子的情况,通过交流我得知孩子在幼儿园时一直是个难管的“小刺头”,幼儿园老师对他很头疼,久而久之就对他放任不管了。电话里他的爸爸表示一定会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并一再恳请我帮助孩子早日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怜天下父母心”,挂了电话我心里有底了。我让孩子中午回家好好想想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今后要如何改正?下午孩子来上学,走到我跟前时,非常响亮地喊了声“老师下午好!”哟,这不就是帮他转变的好契机嘛!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了他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听到表扬,孩子非常高兴。我拉着他的小手,问他:“你还有什么想要跟老师说的?”孩子低下了头,跟我说“老师,对不起, 我上午不该打同学,也不該朝老师大吼大叫。”我握着他的小手跟他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改正了咱们还是好孩子,你以后要学会控制好自己脾气,能做到吗?”“能!”孩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课上只要他认真听讲,我就会奖励他一个小印章;早上他早早来班级打扫卫生,我会在他的兜里塞块巧克力、放包小饼干;在他认真书写的时候,在他耳边悄悄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你认真写字的样子”;家访的时候当着他爸爸的面夸他的进步和优点,并跟他爸爸交流了平时教育孩子的方法。慢慢的孩子眼里的逆反不见了,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话,不随便动手打人了,课上表现非常积极,热心班级事务……
善待学生,不急不躁,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让其闪光,做他们成长路上的陪伴者,这就是我的幸福。
爱本是无言的教育,师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坚守自己的教育情怀,怀包容之心,在乎每一名学生,让他们做一个简单而幸福的人,让我们成为快乐的教书人,孕育桃李,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