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婷婷
如果不是当上一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医生,刘剑楠或许会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奔腾跳跃,引人注目。
刘剑楠在投身医学之前,已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他与篮球的结缘故事始于小学。凭借着对篮球的热爱,他在读书时一直坚持着专业的篮球训练,在一次又一次的极限突破中收获了成长。2017年,经过12年的专业学习,刘剑楠正式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为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肩扛起繁重的医、教、研工作。多年篮球训练对身体和意志力的磨练让他应付起这些繁重的工作时游刃有余。
回望过去,篮球训练不仅锻炼了刘剑楠的身体,也磨砺了他的品格,为他带来了荣誉。而未来,刘剑楠也会在口腔颌面外科这一新的“篮球场”上继续冲锋陷阵,朝着他毕生的目标,全力以赴。
汇入口腔颌面外科的河流
刘剑楠走上口腔颌面外科这条路,其实颇具戏剧性。大学选专业时,家人建议他选择医学,因为“家里面没有学医的”。刘剑楠听从家人的建议,在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一学就是7年。选专业是医学生涯的重要转折,口腔种植作为热门专业之一,也是刘剑楠父母给他的首选建议。而这一次,刘剑楠却一反常态,坚定地选择了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因为在外科实习时的每一台手术、每一个急诊都让他记忆犹新。相比于其他口腔专业,口腔颌面外科的培养周期长、手术难度大。一方面,为了防治口腔颌面部疾病的需要,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内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等有关学科不能截然分割;另一方面,由于它本身的外科属性,与普通外科学、整形外科学,以及内、儿科学等有着共同的特点与关联。因此,口腔颌面外科学既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像一条河流,汇聚各种精华。
口腔颌面外科的治疗范畴上至颅底、下到颈根,在这样涉及广泛且内容复杂的解剖部位中,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不仅需要完成肿瘤根治手术,同时还须重建软、硬组织缺损,重塑生理功能,但这道门槛并不能难住刘剑楠。博士期间,他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简称“上海九院”)张陈平教授,专注于牙种植牵引技术(DID)的研发;博士后期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教授,进一步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DID的精准治疗。作为一名研究型外科医生,刘剑楠的临床与科研经历相辅相成,曾获得中国著名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院士发展基金会希望奖。名师的指点和教诲,使刘剑楠打下了厚重而坚实的专业基础,能从容迅速融入口腔颌面外科的河流,并专注于智能颌骨重建,尤其是DID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漫长而坚定的成长路
DID技术是张陈平教授在国际上首创的种植牵引“一体化”技术。它實现了下颌骨从“形态修复”到“功能重建”的重大突破,在国内外同行中广受认可。“全世界没有几个团队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做一些‘从0到1的工作,对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锻炼。”刘剑楠如是阐述自己迎难而上的原因,而这条路注定漫长。
相比于其他专业,一名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至少10年的培养周期,注定大器晚成。刘剑楠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对自己的成长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如果天天只做重复性工作,不愿创新,不懂思考,不去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最终只能固步自封,没办法向更高处发展。”
由于肿瘤学科自身的综合性、交叉性,博士毕业后,刘剑楠选择留校并入职上海九院,像一颗种子默默发芽、扎根,为后期成长为参天大树积蓄力量。
之所以选择上海九院,刘剑楠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口腔肿瘤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学科的参与,更离不开放疗、化疗、介入及康复等相关专业的支撑。上海九院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其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科即拥有外科、内科、介入、激光、靶向、种植、赝复及机器人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治疗团队。”在这里,有很多让刘剑楠尊敬的前辈:20世纪60年代,邱蔚六院士通过和神经外科医生一同开颅,最终解决了国际上颅底肿瘤切除的“卡脖子”问题;2014年,张陈平教授通过颌骨缺损重建DID技术,最终提高了病人颌骨重建功能恢复率,这项技术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如今,上海九院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积蓄的影响力已辐射至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身在这样优秀的平台,刘剑楠也不断勉励自己要向优秀的前辈看齐。无论是坐诊看病,行医者道义;还是坚持科学研究,将医学成果惠及普通患者……每一件事情,他都希望能做到最好。临床任务很重,科研任务也不轻,但因为深知其中的意义,刘剑楠再苦再累都甘之如饴。
让刘剑楠倍感欣慰的是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国际领域同行们的肯定。“2012年,已有500余年历史的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也将海外唯一的头颈肿瘤国际培训基地放在了上海九院,这给了我更多与其他国家医生、其他领域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走出去”,凭借DID等上海九院已经在国际领域形成优势的颌面外科技术,进一步扩大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品牌力;另一方面“引进来”,将国外学者趋于前沿的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引入,在学术交流碰撞中共同进步。怀抱这样的理想,这些年,刘剑楠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在兼具实力和开放氛围的平台中收获更多的成长。
研究型医师之路
“医学研究和临床转化不仅能推动临床的进步,更能真正实现科学研究的价值。”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刘剑楠开始了研究型医师之路。2019年,他获得上海九院“青年医师协同创新团队”200万元启动经费,带领团队走上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的道路。
当今下颌骨重建手术存在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精准、安全、效率”等方面问题:完美下颌骨重建的前提取决于精准的图像分割,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软件均需要手动分割上、下颌骨及牙齿,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人力成本,同时手动分割引起的误差还显著降低了重建精度;对于下颌缺损范围越过中线甚至全下颌骨缺损的病人,医生无法通过镜像还原正常下颌骨外形,造成重建无参照可依,无经验可循的困局;目前相关手术规划方案仍停留在“框架重建”水平,造成很多病人重建后无法种植、行使咀嚼功能的局面;虽然数字化外科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但模型材料的形变、导板设计、切割槽误差累计及截骨、钻孔、固定等手工作业引起的偏差还是大大增加下颌骨重建的不确定性;血管化骨移植在塑形过程中须对血管蒂进行保护,但骨瓣及截骨导板的遮挡往往会造成视野盲区,增加了移植失败的风险。
难题很多,但刘剑楠也并非毫无准备。自从踏入颌面外科领域,他对这些手术中的问题就已经有了关注、思考和探索。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的年轻队伍,开始了对问题的逐一攻克。作为负责人,刘剑楠肩上的担子很重,那段时间,常常是夜里10点过后,他的实验室还灯火通明。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既然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就想把它做好。”在刘剑楠的有序部署下,针对以上问题,他和团队在前期“产医研”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两年时间,逐步开发完成了“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了验证系统的精确性、有效性与可靠性,他们还对模型进行了实验与临床研究。在精细的操作下,“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最终实现了临床应用与转化,这不仅推动了下颌骨重建外科手术向个性化、安全化、精确化与微创化方向发展,还引领了国际数字化口腔颌面外科的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已经完成模型试验,相关论文成果也于2021年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了《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上。
在“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进行的同时,刘剑楠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开展另外5项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上海市卫计委优青等项目。通过这些研究,刘剑楠先后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1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包括头颈重建及种植领域顶级杂志文章3篇,封面文章1篇)。
在成果转化方面,刘剑楠获得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与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景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下颌骨功能重建器械、牙种植牵引系列装置和手术规划系统,并获得Ⅰ、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除此之外,他的相关科技成果还获得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9年上海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2019年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一等奖,他本人也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晨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奖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
做一名會换位思考的好医生
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累积与研究项目的顺利推进,刘剑楠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刘剑楠说:“我刚步入临床时,很多病人因为一个很小的手术痛哭流涕,我其实很不理解。10年多从医路走来,我不仅完成了千余例颌面部肿瘤手术,同时自己也尝试了很多角色。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的目光高度集中于术野,不容一丝疑虑;但当我作为病人被推向手术台时,我看到的却是无影灯,角度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只有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病人,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医生。”
刘剑楠的这种人文思考,已深深地贯穿于他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始终。他说:“每天面诊来自全国各地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病人,相同肿瘤的病人,往往由于首诊医院不同,接受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大家也许习以为常了,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并不正常。因为肿瘤治疗讲究的是规范性,如果不同地域、不同医院、不同专业针对同一疾病给出的诊疗计划不能一致,就无法实现医疗公平,那是医学工作者的悲哀,对于病人来说是可怕的。”
朝着这个目标,刘剑楠在聚焦颌骨重建研究的同时,也将研究方向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此规范治疗技术,细化操作标准,让所有的病人都能接受同等的治疗,让医疗更加同质化、普及化。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病人拥有平等治疗机会的这个愿望可能要在多年后才能实现,但可以预见的是,已经有人开始行动。
(责编:关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