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建
(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都610041)
抱箍法在圆柱盖梁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技术成熟,主要源于圆柱表面为圆弧形,圆形抱箍采用2个半圆形钢模对拼,可以使抱箍弧面与圆柱弧面紧密贴合,并随着对拉螺栓的紧固,可以在钢箍与圆柱之间的全部接触面形成均匀的有效压力,从而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为盖梁施工提供支撑。
但抱箍法在方柱盖梁施工中应用较少,主要由于方柱表面为平面,与之对应的抱箍表面也是平面,如果方抱箍仅按照常规设计制作,不做任何处理,在进行对拉螺栓紧固加载时,螺栓紧固力只在对拉螺栓位置附近产生较大的压力,无法传递至整个抱箍,从而无法实现抱箍与方柱整个接触面之间力的传递,也难以形成足够的静摩擦力平衡上部荷载。为了解决方柱抱箍螺栓紧固力无法有效传递正压力的问题,对方抱箍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项目上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借鉴圆柱抱箍圆弧面传递压力的优点,进行方抱箍优化设计时,采用方抱箍圆做法,即:将方抱箍内侧面做成与方柱面贴合的平面钢板,外侧面做成圆弧面钢板,在平面钢板与圆弧面钢板间焊接加筋肋板,形成外圆内方的抱箍;在通过螺栓施加紧固力时,紧固力会通过外圆弧面钢板经加筋肋板传递给内侧平面钢板,实现向接触面施加均匀有效压力的目的,从而形成足够的摩擦力,为盖梁施工提供支撑。
2.2.1 抱箍对工字钢提供的支撑力计算
以天津某高速项目盖梁计算为例,盖梁混凝土52.26 m3,钢筋质量11.07 t,抱箍(含)及以上各项荷载:
盖梁自重:G1=620.63 kN。
15 mm厚竹胶板及10 cm×10 cm方木(44根)自重:G2=17.23 kN。
I40b工字钢(18 m×2根)及10 cm×10 cm方钢(4 m×24根)自重:G3=48.18 kN。
抱箍自重(暂按1.5 t×2个):G4=29.4 kN。
施工荷载取:G5=90 kN。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G6=72 kN。
按照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抱箍(含)及以上各项荷载:
Q总=γ1(G1+G2+G3+G4)+γ2(G5+G6)=1 122.64 kN
式中,γ1、γ2为荷载分项系数,γ1取1.35,γ2取0.7×1.4=9.8。
2.2.2 抱箍所受正压分布力计算
抱箍所受正压分布力:
式中,m为由于摩擦作用引起的正压力减小系数,取0.15;r为方抱箍圆做法外圆弧半径,取1.2 m;u为抱箍与墩柱之间的摩擦系数,取0.3;ξ为抱箍与墩柱之间的接触系数,取0.6;代入数据得q=447.36 kN/m2。
2.2.3 抱箍之间连接力计算
4片抱箍之间紧固力相同,即考虑P=P1=P2=P3=P4,则:
代入数据得:P=531.66 kN。
2.2.4 抱箍螺栓数目的确定
根据所选用的螺栓为8.8级M24粗牙螺栓,螺纹间距h为3 mm,螺栓的工程应力面积为353 mm2,保证应力为400 MPa,该类型螺栓的保证应力荷载为:[P]=141.2 kN。需要螺栓个数为:n≥P/[P]=3.76。
2.2.5 螺栓紧固力计算
扭力扳手对螺栓施加的紧固力:
式中,k为扭力扳手做功损失系数,取0.3;L为扳手力臂长度,取300 mm。代入数据得Pb=470 N。
2.2.6 抱箍钢板厚度计算
式中,[σ]为抱箍材料(钢材)容许拉应力;[τ]为抱箍材料(钢材)容许剪应力;h′为抱箍高度,取500 mm。
保险起见,安全系数取1.5,则抱箍钢板厚度应不小于t1、t2中较大值的1.5倍,即:t≥1.5max(t1、t2)=11.40 mm。
结合实施具体情况,抱箍钢板厚度取12 mm。
为便于操作及传力,根据抱箍理论计算确定了抱箍设计参数:方柱抱箍设计成4块进行组拼,抱箍高度50 cm,牛腿宽≥30 cm;抱箍平面钢板、圆弧钢板及加筋肋钢板采用厚度12 mm普通钢板;抱箍片采用螺栓连接,连接钢板采用厚度25 mm普通钢板,并对称预留6个螺栓孔;螺栓采用8.8级M24粗牙螺栓,螺纹间距h为3 mm。根据抱箍设计参数,绘制抱箍制作图,委托有资格的模板加工场按图加工[1]。
墩柱与墩柱之间搭设满堂盘扣支架,支架上方采用10 cm×10 cm的方木拖住工字钢,间距60 cm。其间距与盘式扣件的顺桥方向排列一致,且与盘式扣件的顶托紧密相接。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0.6 m,步距为1.5 m。支架高度不超过8 m时,支架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设置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设置竖向斜杆,并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当模板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搭设高度超过8 m的模板支架时,竖向斜杆满布设置,沿高度每隔4~6个标准步距设置水平层斜杆。
根据设计高程计算抱箍安装后的顶面高程,用记号笔把它画在墩柱上用作安装抱箍的标记。抱箍安装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安装前在地面上把抱箍分别拆开,安装时再进行组装。
吊车吊起一侧抱箍,吊装过程中要平衡。在抱箍的内表面缠上一层厚5 mm的土工布,将一侧抱箍吊至预定画线位置用铁丝与墩柱主筋固定位置,再以该侧抱箍为准调整抱箍下方盘口支架高度,吊放安装相邻抱箍,安装过程中抱箍螺栓不宜拧紧,在整套抱箍全部定位完成后对称拧紧螺栓达到设计要求扭力,完成安装,并且抱箍的牛腿要平行桥的方向[2]。
主梁型号根据受力计算确定,利用吊车把纵梁安装在抱箍的牛腿上,并设置4道φ18 mm的圆钢做横向拉杆,将2根大纵梁连接为一体。工字钢安装完毕后,要测量工字钢的顶面高程,两侧工字钢高度要一致,顶部要水平否则要调整。
纵梁安装合格经过验收即可安装横梁。横梁采用长4 m,型号为100 mm×100 mm的方钢,安装间距600 cm,对称安装,一边安装方钢,一边用铁丝把方钢绑扎在工字钢钢梁上。横梁安装完毕要检查横梁的平整度,复核盖梁底高程和横梁高程的高差,检查盖梁底高程误差是否符合要求。
盖梁底模采用定制钢模板,水平对接,要求拼缝紧密,不允许有错台。底模铺装完毕马上安装安全护栏杆,在盖梁一侧搭建施工安全通道。
施工前,需进行抱箍预压试验。支撑体系安装完成后按照盖梁荷载的1.2倍进行预压,观察抱箍是否有滑移现象。预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后续盖梁钢筋加工及安装、侧模安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按照常规的盖梁施工即可。
盖梁底模采用与抱箍、主次梁及分配梁同时卸落方式。
先使用吊车钢丝绳吊住抱箍及主龙骨,缓慢松动螺栓使抱箍与墩柱适当松开,轻撬底模板使其与盖梁混凝土分离,再拧松抱箍螺栓使其下降,使底模体系与盖梁脱开,并缓慢下放直至抱箍及其上主梁、底模落地依次拆除临边防护栏杆、底模及其余抱箍构件[3]。模板拆除后,由工长组织及时清理模板,将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后,按规格码放,以便再次使用。使用后拆卸下来的方钢、方木及其构件,将有损伤的构件挑出,重新维修,严重损坏的要剔除更换。对拉螺栓及高强螺栓的螺纹上的锈斑及混凝土浆等要清除干净,用后上油保养。
1)采用“方抱箍圆做法”解决常规方抱箍无法施加均匀有效压力问题,可以在抱箍与方柱接触面产生足够均匀有效压力,从而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为盖梁施工提供足够支撑。
2)抱箍用材常规(主要材料为钢板、螺栓)、制作简单(模板厂即可照图加工)、造价低廉(每套抱箍为1.5 t)。
3)抱箍转运方便、装拆简单、可多次循环使用。
4)采用抱箍法,无须进行地基处理、减少支架搭设,可以加快施工速度、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5)本工法几乎不受沟渠、塘地、雨季及软弱地基的影响。
6)适用于各类方柱盖梁施工,对于高度6 m以上或处于软基地段、涉水路段方柱盖梁施工,其应用效果尤为明显。
采用该方法进行盖梁施工,不用进行地基处理,少量的辅助支架直接搭设在承台上,减少了支架搭设工作量,大大缩短了盖梁施工周期、明显降低成本;方柱抱箍圆做法的搭拆方便、快捷、安全,基本不受场地及雨季影响。其经济效益及工期效益十分明显[4]。
1)经济效益。采用本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节约地基处理费、减少支架租赁费及搭设人工费、节约吊车及板车的台班费,根据在天津某高速项目实施的情况分析,平均每座盖梁可节约3 000~4 000元。
2)工期效益。采用本方法进行盖梁施工平均持续时间12 d,相较于传统盘扣支架法,可以节约2~3 d。以天津某高速124座盖梁施工为例,从2021年6月初开始施工,至10月底全部完成,历时仅5个月,基本未受到雨期影响,且资源投入大大减少。如采用传统的工艺进行施工,在投入相等资源情况下,至少需要8个月以上施工周期,且还将受到雨期影响,所以其工期效益十分明显。
在工程施工中,面对方柱盖梁施工能否采用抱箍的问题,笔者对方柱抱箍如何有效传力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圆柱抱箍的原理,采用方柱抱箍“圆做法”从理论上予以顺利解决,通过在项目上进行实践应用,证明了方柱抱箍“圆做法”的成功,并且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工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