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乐乐
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与政策的落实,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重在要有良好的学校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以及适合青少年学习的相关书籍。
为此,国家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勇主编了《青少年AI学习之路:从思维到创造》丛书。这是一套专门为青少年接受人工智能教育、学习人工智能编写的“科普+教育”丛书。
这套青少年人工智能入门丛书图文并茂,集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未来前景、技术“内幕”、社会应用、实践操作,让青少年人工智能爱好者和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人工智能,并动手开展人工智能实践。即便是人工智能“小白”,也能经由这套丛书“登堂入室”。所以,丛书非常适合学有余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阅读。
这得益于丛书的主编俞勇和他的博士研究生即各册编著者对人工智能和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青少年认知能力与认知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解。
俞勇多年来的研究方向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强化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他认为青少年学到人工智能的思维方式比获得人工智能的知识更重要。所以,丛书旨在通过问题驱动思维训练,积极引导青少年读者学习主动思考,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丛书的第一册和第四册分别附录了各自的参考文献,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学习和研究。这些参考文献可谓两座微型图书馆。读者可以顺藤摸瓜,一探人工智能诸问题的究竟,尤其是那些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青少年。
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会面临许多困难,但是俞勇认为这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俞勇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他特别强调中国的人工智能教育应该进一步下沉到青少年。他希望有更多中国家长和教育者意识到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重视青少年在思维和软素质方面的训练,从而推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变革,帮助这一代青少年更好地去探索和实践。
美国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曾说:“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正在从事的最为深刻的研究方向之一,甚至比火与电还深刻。”这句话凸显了人工智能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人工智能無疑对各国当下和未来的经济、社会、科技、军事、教育等发展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而发展人工智能必定要从青少年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