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夕美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教师一直以来应该思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而且要注重加强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以及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读写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提升。下面,笔者将谈谈如何运用读写结合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中的基础也是重要内容。而想要有效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的先进教学技术,将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断促进自身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进行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2“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的阅读文章 Developing ideas “Time for a Change?”的教学时,我首先在网络上搜寻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然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获取信息,然后再结合教材内容,更直观地感受各个国家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最后再引入学生的生活實际,比如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让学生了解表达节日的相关英语词汇。接着,我又让学生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 What do you think the retired teacher means by “To me, the process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din- ner itself”?2. Which of the two opinions do you agree with? Why?3. How would you describe a Spring Festi- val family dinner to a friend from overseas?在学生讨论完这几个问题后,再根据教师展示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日进行英语写作。这样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灵感,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且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思想感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高中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以及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英语知识,而且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有关文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比较文化异同,吸取文化精华,尊重文化差异。
比如在进行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 Unit 4“Breaking boundaries”这一单元中 Understanding ideas“My 100 Days With MSF”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并介绍与文本相关的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社会发展背景等内容。然后再结合教材所提供的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阅读兴趣。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后,引导学生以这个故事的背景为基础,开展读后续写活动。由于本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要内容是打破边界。本单元语篇内容丰富:从建立无国界医生组织,到出现“地球村”的概念;从一百多年前 Abraham Lincoln发表的《葛底斯堡演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 Edgar Snow 通过《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向世界报道了真实的中国,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所有的语篇都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产生边界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打破边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打破边界?最终让学生意识到,在过去其他国家对我们是有偏见的,但是现在中国站起来了、强起来了,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有底气让其他国家客观公正地看待我们,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要努力地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这样,学生的文化品格就得到了培养。
三、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教学,也要充分传授学生高效的学习策略,同时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英语文章,并在此过程中模仿文章中的英语语言表达技巧,将其吸收并内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在英语写作时,不仅能达其意,而且有内涵。
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充分利用时文拓展阅读,比如说最近热播的《觉醒年代》,我从网站上找了一篇关于该剧的英语文章,稍微改编了一下,来训练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这是我截取的一段文字
“Can red TV dramas awaken a strong desire in youngpeople to learn about China’s revolutionary history ?The answer is yes. Chinese TV drama Awakening Age,which narrates the story of how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 (CPC) was founded in 1921, ended severalmonths ago, but it remains a hot topic on social media,where discussion shows that it has played a positiverole in educating young people about China’s revolutionary history...”读完语篇后,要求学生完成我设置的四个问题:
1.What can we know about Awakening Age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replace the underlined word“hailed”in paragraph 2 ?
A. recorded B. recalled
C. proven D. praised
3.What did watching the drama help Li Lin acquire? What words could best describe the drama ?
A. Instructive and touching.
B. Historical and delightful.
C. Informative and entertaining.
D. Imaginative and inspiring.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相结合的方式阅读文章,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在老师的启发下,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教师还布置了写一篇《觉醒年代》英语读后感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写作。
四、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培养一直贯穿了英语教学的始终。在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有效工具,以及最近流行的鱼骨图,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内容转化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图形,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构建出一幅层次分明的英语知识体系概念图,提升学生读、写的效率。
比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The world meets China”这一单元,Understanding ideas “Welcome to DUNHUANG”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學前,我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了两个问题: 1. What makes Dunhuang unique ?2.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Dunhuang ? 然后,让学生结合文本思考 Why is Dunhuan the ideal place for the 2017 Silk Road In- ternational Cultural Expo?最后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的逻辑结构,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文本内容。然后,我又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素材,结合思维导图,融合自己的理解或者在阅读中收集的素材,站在“导游”的角度,感知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和掌握如何与游客交流。同时,我要求学生必须把握以下三个要点:1.如何吸引游客的注意力;2.如何把握住事物的主要特征;3.如何展开具体描述。为了强化这一过程,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tour guides 和 tourists,并让他们同桌之间互换角色再次操练,加深对文本的延伸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学生表达的逻辑性。最后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完成一篇向外国朋友 James 介绍敦煌:“Welcome to DUNHUANG”的写作,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后作业。
总而言之,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而且要注重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发展,从而发挥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