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静
人文素养历来是一个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人文素养教育是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地、长期的工程。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渗透和体现,而工匠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个具体反映。
在当今浮躁现实的社会里,人文素养似乎有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迹象。生活在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忘记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在某些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缺失,责任不全在学生,当前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也有不完善之处。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面对着竞争激烈的中考和高考,学校老师和家长更偏重于对学生学习知识及成绩的关注,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使得学生一进入大学,各方面人文素养的缺乏随之暴露出来。另外,有些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比如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再加上高职创新教育一般采用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很难把专业以外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意志激发出来,导致一部分学生非常缺乏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高职学院的辅导员,看到学生的这些表现,笔者深刻体会到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是当务之急。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则是用心活、用心干、用心经营、用心诠释人生。下面是工匠精神的三要素。
一、要有樂趣和热情
智路从九岁直到今天,除了生病以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他说:“我喜欢反复的日常生活。我不喜欢休日。我在工作的时候最快乐!”我想,他之所以完成这么伟大的业绩,正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明确概括了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
二、要坚持不懈
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底止。这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而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在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可以发现那些不断研究、探索,在某一领域上独辟蹊径的人。孔子先生就是一位代表人物。像他自己说的“学如不及”一样,当许多弟子向他求知时,他一生从不骄傲自满,而不断地学习、积累并总结经验。
三、要坚强和忍耐
我们一般把那些通过不断的努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匠人”。但我们周围缺少真正称得上“匠人”的人,是因为成为匠人,需要传承,需要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走出困境时,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中贯穿工匠精神的三要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精益求精,品质更上一层楼。
刚刚升入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有些许的向往和懵懂。因此,学生刚入学时上好“开学第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好相对轻松的高职三年的学习,告诉学生在大学中要特别注重学习研究之能、团结合作和吃苦耐劳之能。有些同学没能进入喜好的专业,感到很困惑。其实,在现实的人生中,往往不能做到喜欢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干什么。但成功的人却能够做到让“兴趣”成为学习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学习的动力,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这将是人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培养吃苦耐劳之能,只有能承受和克服各种困难,能耐得住寂寞、禁得起失败,才能真正享受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和愉悦,历练出真正的大学生的有容雅量和健全人格,才能培养出对专业的乐趣和热情。
在培养学生的坚持不懈的品质方面主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典型成功案例、身边榜样告诉学生: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韧,没有“五日三省吾身”的修炼,哪能轻易见到彩虹?观历史兴亡之变,查古今成败之理,功败垂成也好,功亏一篑也罢,失败往往是走过了90步,却不能坚持走完剩下的10步。同时给同学们分享故事“给凌晨4点的蚂蚁”。
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要加强学生的坚强和忍耐性格的培养。当今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性格上缺乏耐心,遇事就躲,不愿参与各种活动,尤其是缺乏吃苦精神。针对这种情况,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鼓励学生多参与,并组织学生多次进行社区实践,进入养老院与老人聊天,倾听老人经历。在每次活动后,都会进行班会总结,树立正面典型,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告诫学生要:如冬梅,因寒风来袭而愈显其幽香;如煅剑,因用力敲打而益增其锋芒。勤奋是逆境的坚守,是日常的修炼,有着夸父逐日的执着,蕴含水滴石穿的坚韧。就此而言,稍有懈怠,略有迟缓,则不可谓之勤矣。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驰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驰则百处懈矣”。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青年毛泽东常常以此自警自励。心勤而身懒,则无非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口勤而手懒,则不过是眼高手低、口惠而实不至;昨勤而今懒,则必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懈怠的病菌一旦侵入,就会四处扩散,不断摧营拔寨,直到腐蚀整个肌体、攻陷精神城堡,矢志勤奋又怎能不慎独慎微?
总之,对于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长期工作,也是学生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