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威 王旭光 李 磊 张 忠
(沈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3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 年1 月30 日宣布该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于2020年3 月11 日宣布为大流行[1]。我国从武汉疫情暴发以来,各地政府严格控制疫情的传播,限制人员流动,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积极加入到了这场抗疫中。全国大部分高校无法正常开学。沈阳医学院遵循“停课不停学”原则,积极开展远程教学,力求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侧重于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未来将成为临床一线的医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医学高校不仅要教授他们知识,还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案例教学法是(Case based learning,CBL)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设计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2]。案例教学法包括:设计实践教学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讨论所给的案例[3]。其目标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方式和推理判断能力,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病理学是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一个桥梁学科。医院中的病理科更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的科室,需要病理学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将基础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这些理论、方法在某些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病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由于学生无法返校进行临床实践,所以我们采用了线上案例教学法,最大限度地还原实验教学场景,并且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探讨其在病理学线上教学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级临床专业1~3 班97 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同年级临床专业4~6 班94 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平均年龄(21.56±1.35)岁,采用线上案例法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为(20.87±2.03)岁,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2 组学生均参与了线上教学。试验组和对照组进入测试前进行摸底考试,考试成绩分别为(72.45±5.65)分和(73.08±8.48)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以及摸底考试成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上以讲授法的形式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教学内容。
1.2.2 试验组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线上组建学习小组:分为10 组,每组10 个人,并选出组长,方便组织沟通;(2)预习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案例及自学内容,并由组长以微信的形式分发给各组员进行预习准备,教师线上公布学习目的及需掌握的内容;(3)案例发放讨论:以“左心衰临床表现”为例,进行线上案例讨论;(4)问题反馈:小组进行讨论并由组长收集组员遇到的问题及疑难知识点,以微信的方式反馈给带教老师;(5)医德医风建设。
1.3 观察指标 线上课程结束后,对课程重点和大纲要求进行线上笔试(100 分)和模拟操作考试(100 分),记录每位学生的线上笔试成绩和模拟实践操作成绩,其中模拟实践技能操作采用虚拟仿真平台模拟操作并以连麦的方式向老师讲述相应的考核要点。考核成绩线上自动算出,模拟操作包含以下5 项:慢性肺淤血的切片描述、慢性肺淤血大体标本描述、左心衰的临床症状、慢性肺淤血和肺肉质变的鉴别和临床病理联系(每项均为20 分,共100 分)。在课程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 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GraphPad Prism 8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学生各项技能成绩比较 根据2 组学生在虚拟仿真平台上进行的技能操作,对各项考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组慢性肺淤血的大体标本描述、慢性肺淤血和肺肉质变的鉴别的处理技能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试验组慢性肺淤血的切片描述、左心衰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病理联系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学生各项技能成绩比较 (±s,分)
表1 2 组学生各项技能成绩比较 (±s,分)
2.2 2 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线上授课结束后,进行线上测验,试验组线上理论考试成绩及在虚拟仿真平台上的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s,分)
表2 2 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s,分)
2.3 学生满意度调查 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79.38%(77/97)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63.83%(6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1,P <0.05)。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形态学科,其相关内容涉及多门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4]。目前,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多,抽象概念和形态描述多,因而在理论课学习中学生常感到抽象难懂,对内容缺乏理解而死记硬背,不利于课后的消化吸收。而病理学实验课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来复习和验证理论课内容,使学生对形态学病变有了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联系的机会。由于疫情,学生无法到学校进行实验课实习,所以我们采用了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并结合案例教学法对临床专业学生的线上实习进行了教学工作。研究发现,通过案例教学法,试验组的学生各项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慢性肺淤血的切片描述、左心衰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病理联系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于临床病例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临床现象,作为以医生为未来职业的医学生对此充满着好奇,急于用刚刚学到的病理学知识去认识和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问题去获得正确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让学生在线上的虚拟仿真平台教学中感受到临床诊疗工作的过程,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起来,加强对病理知识的把握,增强学生的实战感,而这种实战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高效、更全面、更直接地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因此,病例讨论有利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使理论与实践得到结合,将过去填鸭式、灌输式及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主动去学习的方式。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线上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