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军,程晓东,王雪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045)
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废水不断产生并排入水体,其中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水污染控制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传统均相芬顿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易于实施、操作方便等优点而受到重视,然而应用过程中存在药剂消耗量大、化学污泥产量多、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如引入光[1,2]、电[3,4]、超声[5]、臭氧[6]或构建类芬顿体系[7-9]等。在工程领域,流化床芬顿技术是对传统均相芬顿的重要改进[10],它以流化膨胀的方式在石英砂、陶粒、活性炭等载体表面沉积附着形成铁氧化物,以之为催化剂并通过促进Fe2+/Fe3+在体系内的循环,达到提高氧化效率,降低铁盐投加量及铁泥产生量的目的[10]。但是,流化床芬顿技术需依靠外循环泵提供上升动力,运行能耗大、载体磨耗高、流态不易稳定,填充比一般不超过30%,导致形成的铁氧化物总量不足。针对流化床芬顿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气提过程和优化内构件,开发移动床芬顿反应器,实现了载体的内循环,达到提高填充比,缓和反应条件,降低运行能耗,提升有机污染物氧化效果的目标。
实验原水取自北方某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场二次沉淀池出水,COD浓度为116.4~121.2 mg/L,BOD5/COD<0.1,氨氮浓度<1.0 mg/L,总磷浓度<0.3 mg/L,pH值范围7.2~7.5。水样采集后于4 ℃条件下保存,使用前放置至室温。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移动床芬顿反应器本体、各类药剂储罐、蠕动泵、气泵等组成。其中,移动床芬顿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直径150 mm,高1.0 m,载体为粒径0.5~0.8 mm的石英砂;反应器底部呈圆锥形,设有气提管和内套筒,通过压缩空气将载体由反应器底部提升至顶端并回落至外筒,实现载体在床层的内循环。均相反应器尺寸与移动床反应器相同,无内套筒,设置搅拌器,保证混合均匀。
图1 移动床芬顿反应器
炼油废水经硫酸调节pH值后依次与FeSO4·7H2O、双氧水混合,由蠕动泵打入移动床芬顿反应器,调节参数并在设定的时间取样,用1.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静置30 min后,取上清液进行水质指标分析。
所用试剂为FeSO4·7H2O、双氧水(30%)、硫酸、重铬酸钾、硫酸亚铁铵、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生产。
材料形貌表征采用Hitachis-4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完成,日本日立公司生产。COD分析采用HJ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将石英砂进行除杂、筛分和清洗后,投加至芬顿反应器中,填充比为70%。在室温25℃±3℃条件下,调节pH值为3.5,进气量为2.5 L/min,控制Fe2+浓度为0.5 mmol/L,H2O2浓度为5 mmol/L,连续运行反应器。起始阶段,石英砂呈白色半透明状,随着反应进行,石英砂表面逐渐变为浅黄色、亮黄色,直至深黄色,第20天石英砂表面颜色基本不发生变化,形成负载石英砂催化剂,扫描电镜可见有颗粒状铁氧化物附着于石英砂表面,呈现粗糙并有裂痕的微观形貌。有研究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的铁氧化物最可能为无定型FeOOH,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11]。
控制Fe2+浓度为0.5 mmol/L,H2O2浓度为5 mmol/L,进气量为2.5 L/min,pH值为7,考察HRT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移动床芬顿反应器出水的COD浓度随HRT的增加而降低,相应的COD去除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当HRT为15 min时,COD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27.2 mg/L和76.9%,低于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指标要求,也低于地方标准中对石油炼制工业的最严要求(COD≤30 mg/L)。当HRT为30 min时,COD去除率略微提升,为78.3%。可见,在芬顿氧化反应达到较高去除率后,继续延长HRT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提升不显著。
图2 HRT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考察不同pH值条件下移动床芬顿反应器对COD去除效率。维持条件在Fe2+浓度为0.5 mmol/L,H2O2浓度为5 mmol/L,进气量为2.5 L/min,HRT为15min,如图3所示,当pH值为3.0~3.6时,COD去除率为76.9%~78.1%;当pH为3.8~4.0时,去除率为62.6%~36.9%。可以看出,移动床芬顿反应器能够在pH≤3.6时保持较好的COD氧化效果。原因为:反应过程中Fe2+氧化产生Fe3+,OH-通过水解过程与Fe3+反应形成以FeOOH为代表的铁氧化物并负载于石英砂表面,铁氧化物可与H2O2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OH,发生非均相类芬顿反应,能够有效拓宽pH范围[12]。芬顿反应过程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铁氧化物表面被氧化为小分子酸,创造了局部的酸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外部酸的投加量。当pH>4.0时,可以观察到淡黄色的Fe(OH)3絮体,芬顿氧化反应削弱,对有机物的降解效率下降。
图3 pH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考察不同Fe2+投加量条件下移动床芬顿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维持条件在H2O2浓度为5 mmol/L,进气量为2.5 L/min,HRT为15 min,pH为3.6,如图4所示,当Fe2+投加量为0.1 mmol/L时,COD去除率为54.6%;当Fe2+投加量为0.5 mmol/L时,COD去除率为76.9%;当Fe2+投加量由0.7 mmol/L上升至1.1 mmol/L时,COD去除率区间为78.2%~80.7%。可以看出,总体上出水COD浓度随Fe2+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当Fe2+浓度大于0.5 mmol/L时,COD去除率提升不显著。芬顿反应过程中,随着Fe2+增加,催化H2O2产生的·OH增多,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Fe2+超过适当比例,COD去除率提升不明显的原因有以下两点:①Fe2+增多,催化分解H2O2速度加快,单位时间内产生的·OH增多,可引发自由基淬灭的副反应;②Fe2+及氧化生成的Fe3+可能更多地参与了水解及絮凝反应,导致·OH的产量下降[13]。
图4 Fe2+投加量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在移动床芬顿反应器的内套筒底部通入压缩空气,在内套筒中形成气-液-固三相混合体系,将负载石英砂由反应器底部提升至顶部并回落至外筒,形成的内循环过程能够提高传质效率,实现负载石英砂在床层内的均匀混合,同时防止板结。维持HRT为15 min,Fe2+浓度为0.5 mmol/L,H2O2浓度为5 mmol/L,pH为3.6,考察进气量在2.5~10 L/min时COD的去除效率,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在不同进气量条件下,内套筒中负载石英砂均能实现稳定提升,进气量增加可使床层的循环速率加快,但COD去除率基本保持不变。可见,在上述气量条件下,反应器内部具有良好的传质效率,Fe2+与H2O2能够迅速反应生成自由基。气提过程的引入能够有效替代外循环泵,不但大幅降低能耗,还可使外筒中负载石英砂处于有序向下的“移动”状态,通过与液相充分接触实现铁氧化物在石英砂表面的沉积和更新,而流化床芬顿反应器中的载体处于膨胀状态[14,15],持续进行碰撞摩擦,与之相比处于“移动-气提”交替状态的移动床芬顿反应器,更有利于增加铁氧化物的负载量,也有利于通过进气量来调控石英砂表面铁氧化物的厚度及活性。
图5 进气量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考察传统均相芬顿在典型操作条件下的运行效果,并与移动床芬顿反应器对比,如图6所示。
图6 移动床芬顿与均相芬顿的对比试验
a) 条件1:进水pH=3.0、Fe2+=0.7 mmol/L时,均相芬顿出水COD平均值为28.8 mg/L,与移动床芬顿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接近。
b) 条件2:进水pH=3.0、Fe2+=0.5 mmol/L时,均相芬顿出水COD平均值为31.6 mg/L。
c) 条件3:进水pH=3.6、Fe2+=0.5 mmol/L,即与移动床芬顿运行条件相同时,均相芬顿出水COD平均值为39.8 mg/L。
可见,与移动床芬顿反应器相比,均相芬顿需要更苛刻的酸性环境和更高的Fe2+投加量。通常认为在芬顿反应中,Fe2++H2O2→Fe3++·OH+OH-和Fe3++H2O2→Fe2++·OOH+H+是2个基本反应,其中Fe3+还原速率远低于Fe2+的氧化速率,故在工艺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入Fe2+。在移动床芬顿反应体系下,通过引入“移动-气提”过程降低载体磨耗,提升床层的填充比,石英砂表面负载生成铁氧化物总量增加。在低pH值条件下,铁氧化物通过催化H2O2产生更多的·OH参与反应,有利于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16]。在试验条件下,外部Fe2+的投加量减少了28.6%。
本文通过引入气提过程和内构件设计,开发了移动床芬顿反应器,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反应器对炼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氧化效果,得到如下结论。
a) 通过气提过程可以实现负载石英砂在反应器的内循环,填充比可达70%,反应器启动20天后,石英砂表面可形成深黄色的铁氧化物。
b) 在pH值为3.0,Fe2+浓度为0.5 mmol/L,H2O2浓度为5 mmol/L,进气量为2.5 L/min的优化条件下,炼油废水经氧化后出水的COD浓度为27.2 mg/L,去除率为76.9%。
c) 与传统均相芬顿相比,移动床芬顿反应器操作条件温和,Fe2+投加量降低,化学污泥量减少。与流化床反应器相比,能耗降低,并易于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