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母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

2022-05-23 08:45彭坤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母猪疾病

彭坤

摘要:母猪繁殖障碍对母猪健康和养猪场生产危害重大,本文针对猪乙型脑炎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四种母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介绍,叙述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變化和预防方法,对保障母猪健康和防止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母猪;繁殖障碍;疾病

1 猪乙型脑炎病

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蚊媒病毒性疾病,猪被认为是最易感动物,多为隐性感染者,发病年龄多与性成熟期相吻合。

1.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通过蚊的叮咬进行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7—9月多发,呈散发。携带病毒的动物和感染病毒的人是传染源,其中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在蚊子体内繁殖,经卵传播。

1.2 临床症状

母猪无明显临床症状,妊娠母猪体内病毒随血液经胎盘侵入胎儿时,导致胎儿发病,母猪流产,产出从拇指大小到正常大小的死胎、木乃伊胎。正常分娩时间超出预产期数日,产弱仔,有抽搐、癫痫等神经症状,有的脑部水肿膨大2~3倍,腹腔积水,大多生后不久便死亡。也可产出正常胎儿,在哺乳期生正常长发育。少数母猪胎衣不下或整窝胎儿木乃伊化未能排出体外,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1.3 病理变化

母猪子宫黏膜充血、出血,胎盘水肿或出血。仔猪主要病变是脑水肿,脑膜充血,切面可见灰质和白质中的血管高度充血、水肿。死胎呈黑褐色或暗褐色,皮下水肿或红色胶样浸润,淋巴结出血,肝、肾、脾有坏死灶[1]。

1.4 实验室检验

取病死猪淋巴结、脑部组织、肝、脾等组织,加灭菌生理盐水研磨成浆液,12,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提取病毒RNA,进行病毒PCR扩增,观测到特异性扩增条带即为阳性。

1.5 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母猪多为隐性感染,发病猪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抗病毒药物防止继发感染,消炎退烧类药物进行退热,阿莫西林、微生物类药物增强抗病力。

1.6 预防

对发病猪隔离治疗,病死猪、胎盘作无害化处理,灭蚊的同时加强对猪舍和饲养用具的消毒。做好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每年4—5月份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每头2mL,后备母猪隔4周后加注一次。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自然状态下,该病不会感染其他动物。

2.1 流行特点

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快,发病率高,呈地方流行性,不受季节影响。患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鼻分泌物、精液、乳汁、粪尿、环境和器械等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潮湿、幽闭、高温等恶劣条件可诱发该病。

2.2 临床症状

急性感染母猪持续高热、心跳加快、气喘、精神沉郁,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或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2]。慢性感染母猪体质变差,伴有消瘦、咳嗽症状。双耳、鼻盘、口、尾部、腹、臀、会阴部发绀,出现蓝紫色斑块,蔓延全身。泌乳量逐渐减少至无奶。

2.3 病理变化

母猪早期肺脏发生间质性肺炎病变,支气管中充满泡沫,后期大理石样变,肺泡间隔增厚,表面有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脾脏中段有肿胀坏死点,肝脏坏死,切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肾脏肿大苍白,切面弥散性斑点状出血,全身多处有出血点。继发感染会发生心包炎、胸膜炎、脑膜炎等。

2.4 实验室检验

细菌学检验:无菌取病猪静脉血、死猪淋巴结、肺、肝等病料,经染色涂片镜检,无菌体。抗体检测:无菌取病死猪淋巴结、脾脏和发病猪静脉血等,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监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抗体,结果是阳性则确诊。

2.5 治疗

猪感染该病后自身的免疫力明显降低,易受到其他细菌和病毒的侵害,疾病传播速度快,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隔离后可通过药敏试验选出高敏药、高免血清进行抢救。然后用复方多糖、活性多肽、维生素等增强免疫力,用强心利尿、解热镇痛、止咳、止喘、止吐类药物对症治疗。

2.6 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封闭式管理,喂全价优质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严格把控引种,不从疫区引猪。加强消毒,做好病死猪及被污染的饲料、水、粪尿、垃圾等的无害化处理。做好免疫接种:使用活疫苗于断奶前后初免,1mL/头,或使用灭活苗于断奶后初免,2mL/头,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一个月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

3 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常见于初产母猪。一旦感染,3个月内会蔓延整个猪群,其后几年内会不断出现母猪繁殖失败的现象,怀孕母猪感染后死胎率达80%~100%。

3.1 流行特点

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春秋两季及母猪配种后最易发。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环境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交配感染或经胎盘垂直感染。初产母猪最易感,母猪本身无明显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

3.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产出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母猪妊娠低于35日龄的感染死胎率达80%~100%,母猪表现出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或屡配不孕,胚胎重吸收,母猪腹围减小;母猪妊娠30~60日龄的感染胚胎木乃伊化,母猪流产,羊水等液体被母猪吸收,母猪腹围减小;母猪妊娠60~70日龄以上的感染胎儿可以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大多数胎儿能存活下来,长期带毒,个别仔猪体弱。

3.3 病理变化

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盘部分钙化,胚胎在子宫中被溶解、吸收,感染胚胎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坏死;大脑的灰质、白质和软脑膜以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少数浆细胞形成的套管为特征的脑膜炎。

3.4 实验室检验

用荧光抗体检测法,取死胎组织切片用荧光抗体诊断液染色,置培养箱中作用30min,取出用PBS冲洗,用中性蒸馏水去盐,滴加硫酸甘油,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有亮绿色荧光颗粒,细胞核不染色。

3.5 治疗

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

3.6 预防

猪细小病毒病常见于初产母猪,因此主要免疫头胎及二胎母猪。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特点是产生抗体较慢,抗体水平较低,免疫期持续半年,但安全性高,临床应用较广,初产母猪5~6月龄免疫接种,经产母猪配种前3~4周免疫接种。还要全面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坚持自繁自养,从猪细小病毒阴性场引种,妥善处理流产导致的排泄物,加强器械、场所、环境的消毒。

4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多流产、死胎,新生仔猪临床表现神经症状,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对病毒的抵抗力随仔猪生长逐渐增强。1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100%,断奶仔猪发病率可达40%,死亡率20%左右;成年猪生长停滞或增重缓慢。

4.1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多发,呈暴发性流行。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传染源,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该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和配种水平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其特征是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

4.2 临床症状

母猪不发情、返情或屡配不孕。妊娠母猪发热、咳嗽、精神不振,早期感染常见返情现象,40d后流产、死胎,有时见木乃伊胎,无畸形胎,末期感染产弱仔,仔猪体温升高41℃以上,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发生共济失调,痉挛,麻痹等神经症状,衰竭死亡。

4.3 病理变化

成年猪一般可自行恢复。病理变化主要是死胎和病死仔猪。肾脏有针尖状出血点,肺水肿,呈小叶性间质肺炎,扁桃体、肝、脾可见散在的白色点状坏死灶,有神经症状的病死猪脑膜充血、出血、水肿,神经系统呈弥漫性非化脓性脑膜炎。

4.4 实验室检验

家兔接种实验:家兔易感,常用作实验动物,取病猪脑组织研制成乳剂,接种于家兔后肢外侧皮下1~2mL,2~5d后,家兔狂躁惊恐,抓挠、啃咬接种部位至破皮出血[3],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数小时后角弓反张,最后麻痹死亡。血清学诊断办法有中和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荧光抗体实验。

4.5 治疗

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前期主要靠预防为主。如果发病可以使用猪血清抗体进行治疗。在出现神经症状前注射高免血清或病愈猪的血清进行治疗。用基因缺失弱毒苗滴鼻可控制疫情。

4.6 预防

严格检疫,不与牛、貂、羊混养,严格控制犬、猫、鸟类和鼠进入猪场,做好消毒和监测工作。不断净化猪群,淘汰感染种猪。用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哺乳仔猪注射0.5mL,断奶仔猪注射1mL,妊娠母猪分娩前3周免疫接种一次。

5 小结

本文介绍的四种母猪常见繁殖障碍性疾病都是病毒性疾病,对母猪和仔猪危害性大,而且目前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养殖过程中应以预防为主,业主要不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措施,净化养殖环境,灭蝇灭鼠,阻断传播途径,严格执行标准的免疫程序,保障母猪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 闫家军.一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0, 22(2):64.

[2] 段彩英,张凤钗,贾敬亮,等.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几种疾病临床鉴别诊断[J].北方牧业,2020(3):20.

[3] 柴磊,王世山,靳玉珠,等.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畜牧獸医文摘,2013,29(6):100-101.

猜你喜欢
母猪疾病
CHI3L1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久坐可致多种疾病
母猪产后发情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论夏季母猪便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如何预防母猪假孕
母猪返情率高的原因及其降低措施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影子疾病,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