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燕
一个午后,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电话那头是以前一名学生的家长。
一接起电话,就听到这位妈妈着急又无助的哭声,原来是孩子有自残行为,虽然伤势不严重,但足以让大家担心。
在和这位妈妈聊了将近1个小时的电话后,我大概了解到,最近家里因为婆媳关系不和,经常发生争吵,而孩子爸爸又经常外出应酬,还总是喝得酩酊大醉才回家。家庭里持续散发的负能量,以及父爱的缺失,导致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
我跟这位妈妈约了时间和孩子见面,孩子本来和我就比较熟悉,所以并不抗拒来见我。
我让她先玩一下沙盘游戏,她不愿意多操作,只放了一座大山和一个很小的女孩子。经过第一次交谈,我了解到,孩子觉得自从奶奶搬来一起住后,家里总是吵架,奶奶也很强势,每次受伤的总是妈妈,她很想去帮妈妈,可是苦于自己没有能力反抗,更没有能力保护妈妈。而且,每次弟弟哭闹,奶奶和爸爸都会批评她。这让她感到很痛苦,觉得家里没有温暖,没有她的位置。
于是,我跟孩子探讨了家里老人的好处和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问题,跟她沟通如何进一步尝试和妈妈沟通、和爸爸沟通,让爸爸去做奶奶的思想工作。
但我发现,一提到爸爸,她又开始有抵触的情绪了。我只能和她约定,下次再谈谈爸爸这座“大山”的问题。
第二次再见面,她开始有了一些笑容,她觉得跟妈妈说了自己一些想法后,家里就不怎么吵架了。这次的话题,我开始询问她有关爸爸的情况。她说她不喜欢爸爸,也不喜欢爸爸喝酒,更不喜欢爸爸喝完酒回家。她很討厌爸爸喝醉酒回来后,还抱她亲她,满嘴的酒气让她十分难受。虽然,从小爸爸就很疼她,也经常抱抱她亲她的脸,但现在爸爸没有顾及女儿已经到了青春期的年龄,孩子已经不习惯爸爸较为亲密的行为。
发现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孩子妈妈意识到了作为家长的疏忽,开始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如今,孩子情绪改善,已重返校园。
身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陪伴孩子学习人生技能,让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知道背后有充满爱的父母为他护航,保护他,呵护他,给孩子幸福的童年。1E8FFA27-C512-4549-B383-634CDF32E4E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