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2022-05-23 07:48何晓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何晓娟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中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思想,为学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提供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提升学生思维逻辑能力提出几点有效方法,希望能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具有明显的抽象逻辑特点,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对概念和公式定理的深入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究科学有效的思维培养方法。

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在课堂环境中完成的,是在和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加安全感和参与感,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发表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进而产生思维火化的碰撞,实现认知的突破和思维的创新。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新。

比如在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分配的涵义。然后,学生们调动生活经验和字面理解开始回答。有的学生说分配就是把一样物品分给几个不同的人。有的学生说分配就是教师把卫生任务安排给不同的小组。这样看似与数学无关的讨论,实际上是学生认知思维的真实体现。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答案的五花八门而进行批评或者斥责,打击学生参与课堂,进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这种时候,教师既要肯定学生的踊跃发言,还要提供一定的思维指导。以“我爱足球和跑步。”进行引导,让学生们将它分成两句话:我爱足球,我也爱跑步。知识之间是相同的,学生们能很快明确这也是分配的概念,同时结合已学运用定律的知识,进行迁移思考,也就为乘法分配律的有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平常的交流互动中,教师也要用亲和的态度,平等的姿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如师亦友的良好关系,为学生的思维发散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亲身经历对知识理论的探究过程,才能实现有效的理解,知道公式推理的前因后果,明确其存在的基础和运用的特点,提高综合素养水平。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参与,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减少人云亦云的盲从,形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不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实现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基于此,教师要改变理论灌输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比如在圆柱体表面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不能直接用演示的方式带领学生得出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只会加剧学生的惰性和依赖心理,不愿意主动思考和认真分析,影响最终的理解效果和运用效果。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考虑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科学划分,使他们能够优势互补,展开有效的探究活动。学生首先对表面积概念进行分解,从而得出是表面积是底面和侧面积的组合。结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解决底面积的问题。侧面积则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结合前面的折叠和展开图形的学习,把曲面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把未知变成已知。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实现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就是需要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规定,小学数学在教学中主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具有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对数学知识开展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可以是在文具店购买文具,也可以是在书店购买书籍,让学生之间开展角色扮演,假设在文具店一支笔需要五元钱,一块橡皮需要三元钱,一个本子需要四元钱,学生身上只带了二十元,问学生购买两只笔、一块橡皮、一个本子需要多少钱?学生们纷纷对结果进行计算,这时候需要教师引导扮演售货员的同学进行思考,需要找给顾客多少钱?这样结合生活中可以遇见的实际例子,引发同学们进行思考,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完善知识体系构建,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个整体而复杂的知识体系。学生的数学认知也是从易到难,逐步丰富和完善的。从数学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学习是层层深入的过程,乘法是除法的基础,圆柱是圆锥的基础,比是比例的基础等等。因此,想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反思,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并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比如在完成关于“圆知识”的单元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归纳和总结,并对适合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和拓展。以圆的周长和面积为例,学生可以将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引入其中,分析其中的异同点,并进行原因探究,进而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并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和不断进步。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这也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积极采取措施,给予学生思维训练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