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 也说《信息科技》新课标

2022-05-23 01:13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学时装备

张勤坚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tczqj@163.com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新修订课标(2022年版),一时间,如何理解并实施新课标,成为广大教师热议的核心话题。

关于新课标,虽有专家们的权威解读珠玉在前,但仍有一些老师们最关切的问题令人困惑。因此,便想从一线教师的视角,以《信息科技》为例,谈一点个人看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获悉《信息科技》有了新课标,朋友圈里最先炸了锅,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各式各样抑制不住的喜大普奔。但情绪平复后细研内容,老师们有了各自的担心和迷茫。

有人不解,我们好不容易從“综合”走向了“独立”,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看起来怎么更“综合”了呢?

个人理解,信息技术(科技)从综合实践课程中独立出来,是学科地位进一步提升的象征,而内容和形式上的偏于综合,则是新的课程方案整体上的价值取向的转变。

因此,我们需要在进一步熟悉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去解读学科标准,同时还需注意各学科课标内容、形式上的横向比较和关联。

有人疑惑,一、二年级的信息科技有内容却没学时,那么这内容到底谁来上?去哪上?又该怎么上?

从经验主义出发,我给(小学段)小伙伴的建议是,一、二年级的你主要负责关心“内容”,“学时”担忧直接留给九年级的他们就行。

我认为,一、二年级的无学时有内容,可以理解为信息科技的学习应该从跨(多)学科引入,需要更加注重教室里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信息渗透。九年级的无学时有内容,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跨学科的深度融合,是信息科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一个综合考量。

至于具体的谁来上和去哪上的问题,限于篇幅,只能表个态说:既然“独立”来得如此不易,“主权”大事又岂能假手他人。

有人惶恐,新课标里的“围绕信息科技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手册,开发配套资源”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将来没了教材?

没有教材是不可能的,但教材的形式会更加多维和多元是必然的。我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教材可能会越变越薄,线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则会越积越厚。

薄,是一种必然。因为新技术、新内容、新方法使得再厚的教材都会显得很“薄”。因此,唯有人人参与资源共建,让我们在共建共享中迭代,才能渐积渐厚,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态。

有人提出,新课标让我们挺直腰杆“上位”了,那“正规军”的装备是不是也应该有个标准配置?

老师们的这个想法简单而直接,却也是经常被我们习惯性忽略的重要且迫切的问题。事实上,信息技术装备是老师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却也是最羞于在正式场合提及的。所以我们很少见到一线教师写纯粹谈硬件配置的文章,因为这显得“不高级”,但在各种“秀肌肉”的场合,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例如,我们在安排参观路径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会“路过”学校最好的实验装备室,汇报里炫耀的也往往是所谓的各自区域内的“独一无二”。但,我们没有一个符合行业标准的信息技术装备标准。期盼着在《信息科技》新课标之后,我们会拥有一个权威又实用的信息科技装备配置标准。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学时装备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学习不是“刷学时”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
完善“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议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