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已过,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防疫压力依旧难减。
明确病毒的传播方式及感染风险,有助于制定更科学的防控措施,是实现高效抗疫的基础。
早期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携带者会将病毒颗粒散播于环境。这些脱落的病毒颗粒可在空气中存活数小时,同时保持传染性;在黏附于物体表面后,它们甚至能存活3天(具体取决于温度、湿度和表面材料等因素),换言之,在此期间人们若不慎接触到被其污染的表面,也极有可能被感染。
后者被称为接触传播,是目前新冠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另一种是飞沫传播)。而前者则称作空气传播,作为第三种相对“非主流”的传播方式,其风险几何,学界尚无定论。
近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奚传武教授团队在《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观点,增进了我们对空气传播的了解,也颠覆了我们的过往认知——新冠病毒通过空气(气溶胶)传人的概率,是通过物体表面传人概率的1000倍。
研究小组对多处校园环境进行采样和新冠病毒检测,共采集256处空气样本和517处物体表面样本。
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健身房可能是极其危险的公共场所。在健身房采集的所有样本中,75%的空气样本及50%的表面样本呈阳性。其中,3/4的阳性样本来自健身房的饮水机按钮,而所有健身器材均未“中招”。
而公认的高危场所——办公室,阳性检出率实际上很低。此外,电脑键盘、电灯开关、桌面及课桌的阳性检出率也较低。随后,研究小组又综合数据模型,评估了人在不同阳性位点感染新冠的风险。结果显示,吸入感染风险因暴露时长而异,但总体而言,吸入感染的风险比表面接触后感染的风险大得多。因接触空气病毒颗粒感染新冠的概率约为1%(每100次空气接触约有一次感染),因接触表面病毒而患病的概率约为1/100000(每10万次表面接触仅有一次感染)。
以校园健身房为例,当其空气中病毒浓度为0.06gc/L(略低于此次空气采样的平均浓度)时,若锻炼者不戴口罩,并进行40分钟的中高强度训练,吸入感染的风险大约为1.5%。而单次用手触碰污染表面(等于此次表面采样的平均浓度),同时手还与黏膜接触时,感染风险仅为1/100000。尽管论文合著者Richard Neitzel教授认为,这项针对定期消杀的校园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代表所有社区环境,但他也坚信,相较于接触传播,人们更应关注新冠病毒的空气传播。
既然空气传播如此凶险,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论文指出,如果某一房间每小时通风换气10次,保证36%的空气循环,感染风险可降低87%;而不论通风情况如何,佩戴N95口罩都可将感染风险降低38.1%至98.5%。
由此可见,保证空气流通、正确佩戴口罩,依旧是两大防疫利器。
◎编译|陈之涵
◎來源|科技宣传文化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