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驰
现存种群数量仅200多只的鸮鹦鹉可不一般。在鹦鹉家族中,它是基部最原始的类群之一;雖是鹦鹉,却长着猫头鹰般的大圆脸,呆萌气十足;它是现存唯一不会飞的鹦鹉,也是最重的鹦鹉,还是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
不会飞的呆萌鸟
鸮鹦鹉具有让人一见难忘的独特魅力:体型大,看起来有些“发福”,宛如一大团绿影在地面悠然前行,比起典型的鹦鹉形象,它的气质更像一条呆萌的狗。
成年鸮鹦鹉体长58~64厘米,体重0.95~4千克。雄鸟通常体重在2千克左右,雌鸟在1.5千克以下。它们是鹦鹉中最重的种类,比亚军紫蓝金刚鹦鹉(最重的会飞的鹦鹉)重了大约400克。之所以这样“压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鸮鹦鹉能囤积大量脂肪。大多数鸟类出于飞行的考虑,体重控制得很好,不会猛“长膘”,鸮鹦鹉是唯一不会飞的鹦鹉,也就不太在乎这一点了。
它们通体淡黄绿色,背面有深褐色或黑色斑纹,和我们印象中羽色艳丽的鹦鹉差别明显,这倒让它们能和植被丰富的栖息环境很好地融合。从长相上看,鸮鹦鹉的一大特色便是它的脸,圆圆的灰色脸庞极似鸮形目鸟类的脸盘,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喙部较大,呈淡灰蓝色。喙部两旁长有长长的羽须,这是它们在黑夜中感知物体的重要工具。它们的腿粗壮,爪子尤为硕大,便于行走和攀援。
既然不会飞行,鸮鹦鹉的翅膀自然较为短小,羽毛也没必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很是柔软蓬松。1845年,英国动物学家乔治·罗伯特·格雷(曾担任大英博物馆鸟类学部主任)将鸮鹦鹉正式发表,并建立了鸮鹦鹉属这一单种属。属名很形象,意为“猫头鹰脸”,种加词则意为“柔软羽毛”。
在会飞行的鸟类中,胸部肌肉在飞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甚是发达,为了给这些肌肉提供附着的部位,胸骨腹面正中形成一纵向的脊状突起,形如船底的龙骨,故名龙骨突。鸮鹦鹉胸部肌肉并不发达,也没有龙骨突。
鹦鹉家族中少有的“夜猫子”
作为新西兰的特有种,鸮鹦鹉曾广布于南岛、北岛和其他一些较小的岛屿。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对它们很熟悉,在毛利语中,它们被称为kākāpō。kākā是毛利人对鹦鹉的统称,pō意为“夜晚”,合起来就是“夜鹦鹉”,这很好地概括了鸮鹦鹉的“夜猫子”属性。
新西兰属于波利尼西亚岛群,和该地区的不少群岛(如夏威夷)一样,新西兰缺乏本土食肉哺乳动物。这样一来,鸮鹦鹉不用担心被食肉动物捕食,也就没有太大必要飞行了。另一方面,鸮鹦鹉也占据了一部分本该被哺乳动物占据的生态位。鸮鹦鹉的生态位较广,除海滨、灌丛和草原外,在以罗汉松科等植物占优势的森林中也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它们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也较强,无论是夏季干热的北岛,还是南岛西南部冬季寒冷的亚高山地区都是它们的家园。
虽然没有食肉动物的威胁,但鸮鹦鹉仍有天敌——新西兰隼等现生和已灭绝的本土猛禽。这些猛禽中没有常在夜间活动的鸮形目成员,为了躲避天敌,鸮鹦鹉可能因此演化出了保护色和主要在夜间活动的习性。在白天,鸮鹦鹉通常躲在树下或地上。
鸮鹦鹉视力不佳,为了在黑夜中移动和觅食,它们发展出了极佳的嗅觉,可以通过气味分辨食物,喙旁的羽须也能帮助感知物体。虽然不会飞行,但和其他鹦鹉一样,鸮鹦鹉具有对趾足(第1、4趾向后,第2、3趾向前),加上弯曲的喙部,这让它们具有很强的攀爬能力,可以从地面攀至高高的树冠。翅虽短小,但可以做“降落伞”,帮助鸮鹦鹉快速而安全地落至地面。鸮鹦鹉是已知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寿命普遍在60岁以上,这可能和它们较低的基础代谢率有关。
独占一科的演化奇葩
无论是从形态还是习性上看,鸮鹦鹉都算得上鹦鹉家族中的奇葩,最初被鸟类学家单独分到鹦鹉科下的鸮鹦鹉族中。鸮鹦鹉和现生的哪种或哪类鹦鹉的亲缘关系最近呢?说来也巧,就在距鸮鹦鹉家乡新西兰不远的澳大利亚,有一种夜鹦鹉,后者羽色也以绿色为主,且常在夜间活动,虽然能飞,但偏爱在地面活动。如此看来,似乎夜鹦鹉应该和鸮鹦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过最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却推翻了这一假说,两者的相似可能是适应相似环境的趋同进化结果。
要了解鸮鹦鹉的身世,还得先从整个鹦鹉家族的起源说起。整个鹦形目约含398个现生种,可分为3个超科:鹦鹉超科、凤头鹦鹉超科和鸮鹦鹉超科。鹦形目的多样性中心位于大洋洲和南美洲,其中尤以大洋洲为盛。大洋洲和南美洲远隔万里,为何两地都有这么多鹦鹉呢?这和鹦形目的起源地——冈瓦那古陆有很大关系。如今八竿子打不着的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和印度次大陆等地在距今约5.5亿~1.8亿年间,其实都连成一体,这就是冈瓦那古陆,随后冈瓦那古陆的各组成部分渐渐分离。据推测,鹦形目是在白垩纪(距今约1.45亿~6600万年)时期的冈瓦那古陆起源的。
在鹦形目的系统发育树上,鸮鹦鹉和同样特产于新西兰的啄羊鹦鹉属亲缘关系最近。啄羊鹦鹉属虽然飞行能力不俗,但它们也喜欢在地面觅食活动。鸮鹦鹉和啄羊鹦鹉属构成了整个鸮鹦鹉超科,这一超科位于鹦形目系统发育树的最基部,尤可见其原始。据推测,在距今约8200万年前,新西兰从冈瓦那古陆分离,之后鸮鹦鹉超科的祖先便和其他鹦形目祖先分隔,走上了独立的演化道路。在距今约3000万年前,鸮鹦鹉和啄羊鹦鹉属彼此分离。如今,不少鸟类学家主张专门为鸮鹦鹉设立一科:鸮鹦鹉科。
从遍布新西兰到极危种
距今约700年前,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的祖先抵达了新西兰,包括鸮鹦鹉在内的新西兰动物首次见到了人类。对于在海上漂流多时的人类来说,发现葱郁的新西兰真是一大福分,但人类却并未给鸮鹦鹉带来什么福祉。
根据化石记录推断,鸮鹦鹉在新西兰曾是颇为常见的鸟类。在毛利人的传说中,其祖先初到新西兰时,鸮鹦鹉的分布也甚广。由于鸮鹦鹉不会飞,遇到危险时并不逃跑,而是静止不动,加上浑身散发出特殊的甜香味,这种肉多体大的“傻大个”自然容易被毛利人捕获,成为盘中餐,它们的羽毛也被制成羽饰装饰披风。毛利人清除植被,破坏了鸮鹦鹉的部分生境;随毛利人祖先抵达新西兰的波利尼西亚鼠也成为鸮鹦鹉的新天敌(捕食卵和雏鸟)。
和美洲野牛等不少动物的命运相似,原住民虽然对鸮鹦鹉的种群数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并未让它们灭绝。在原住民之后抵达新西兰的欧裔移民和他们引入的家猫和鼬科动物等非新西兰本土动物把鸮鹦鹉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20世纪20年代,新西兰北岛的鸮鹦鹉灭绝,南岛的种群数量也呈下降之势,地势崎岖的峡湾地区成了鸮鹦鹉最后的避难所。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开始怀疑鸮鹦鹉已经灭绝。转机出现在1974年,人们发现了一些雄性个体。1974到1978年间,人们在峡湾地区共发现了18只鸮鹦鹉。1995年,鸮鹦鹉仅剩51只,鸮鹦鹉复育计划于同年启动。
2019年8月17日,鸮鹦鹉的数量突破200只,这是难能可贵的成绩,但鸮鹦鹉的命运依旧面临威胁。2019年4月,人们在鸮鹦鹉中发现了首例真菌感染病例,36只鸮鹦鹉被直升机转移到兽医院接受CT扫描和长达数月的精心治疗。此外,鸮鹦鹉经历了数量急剧减少的厄运,在遗传学上存在明显的瓶颈效应,以至于如今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不利于抵御疾病等风险。希望鸮鹦鹉能在人类的帮助和呵护下坚强地延续下去,实现家族兴旺。
(摘自《世界知识画报》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