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2022 年是农历壬寅虎年,虎自然成了瞩目的焦点。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猛兽,虎因其凶猛无比、雄健威仪的形象备受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古人对虎的情感却十分复杂:一方面把它奉为信仰的图腾,赋予它通达神灵、驱邪避灾的本领,还将白虎、青龙、朱雀、玄武并称为“四灵”;另一方面,又将它视为灾难和凶残的化身,就连孔子在形容严苛的政令时都以虎作比,感叹“苛政猛于虎也” 。
虎之所以出现如此两极分化的“口碑”,皆因其凶猛的天性。在人类力量薄弱、无法战胜自然时,勇猛好战的虎是守护神的不二之选。但是,当虎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时,被嫌弃也就在所难免。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成也凶猛,败也凶猛”。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中国人对“虎形象”的运用。虎总能恰如其分地出现在人们期待它出现的地方:礼器中有它——《周礼》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战场上有它——《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城濮之战(晋楚争霸关键之战),晋国主帅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两国军队见到蒙着虎皮的战马突然袭来,大惊失色,落荒而逃,最终导致强大的楚国落败。
在浩瀚的文献史料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总能与“虎”不期而遇。而当你走进博物馆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
博物馆里的“虎”大多出现在与战争相关的文物上,其中最特别的当数虎符,别看它个头不大,却可以号令千军万马。这小小的虎符为何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这就得说说中国古代严密的凭信制度。所谓凭信制度,就是把某种特殊的物件作为信物,用于传达命令或证明身份。
我国凭信制度起源甚早,在华夏先民还没有普遍使用文字之前,就采用契刻记事的方法来辅助加强记忆。这些物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信物,一分为二,分放两处。古代常用的信物有符和节两种。符,《说文解字》释为“信也……分而相合”,它既可以作为传达政令、调兵遣将的信物,也可以用于证明身份,作为出入国境、关卡、军营等区域的凭证。节,指古代君主授予使臣作为派遣凭证的信物。至于虎符的起源,有学者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君权和军权越来越集中,国君需要牢牢把握住这两种权力,但又分身乏术,如何安全有效地调动各地军队,成为君主执政的重大考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起了之前对信物的使用。自此,包括虎符在内的符、节开始流行。《史记·皇帝本纪》记载的“ 轩辕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关于符的记录。秦汉时期,凭信制度施行广泛且严格,苏武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尽管被扣押19年,但他一直保留着作为使臣身份的节杖,在史书中留下“持节牧羊”的佳话。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完整的秦虎符——阳陵虎符。这件虎符长8.9厘米,高3.4 厘米,用青铜铸成卧虎状,昂首翘尾,形态逼真,将虎的勇猛好战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件虎符可中分为二,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从铭文可知,用于调兵的虎符,右半符在皇帝手中,左半符在阳陵地方军事长官手中。如果当时有人想调动阳陵的地方军,必须拿着皇帝手中的一半虎符,与阳陵的那一半虎符严丝合缝地对合在一起,才可以执行调遣命令。我们现在所说的“符合”一词也是由此而来。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阳陵虎符结合处已经完全锈死,无法打开。
虎符使用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唐朝初年,唐高祖为避其祖讳,将虎符改成兔符,后又改成鱼符。鱼符使用制度就更加完善了,除了有用于调兵遣将的鱼符,还有用来表明官员身份的“随身鱼符”,用于出入宫门、开关宫门的“交鱼符”和“巡鱼符”。武周时期,武则天为消除李唐的影响,改鱼符为龟符,规定三品以上佩戴“黄金龟”,“金龟婿”一词就源于此。连大诗人李商隐也未能“免俗”,写下了“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的名句。
关于虎符的故事,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信陵君窃符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彼时赵国危在旦夕,信陵君的姐姐是赵惠文王的弟媳、平原君夫人,因担心姐姐的安危,信陵君想要得到魏王的兵符调兵救赵。可是魏王惧怕秦国的实力,一直不敢出手相助。在信陵君一筹莫展之际,隐士侯嬴建议:“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信陵君平时“为人仁而下士”,曾有恩于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最终解救赵国于水火之中。
这个故事将虎符调兵的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也让人产生了一些疑惑:如此紧急的时刻,信陵君伪造一个虎符不是更省事?为何要冒风险窃符呢?如果如姬拒绝怎么办?此外,包括魏王在内的君主为什么放心将调兵遣将的大权赋予小小的虎符?难道就不担心虎符被伪造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件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杜虎符现存左半符,不同于其他虎符呈卧虎状,杜虎符为立虎状,长9.5 厘米,高4.4 厘米,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有形制不规则的凹槽。虎身有40字错金铭文:“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才(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由此可知,调兵遣将的杜虎符,右符存在君主处,左符存在当时杜县军事长官手里,凡是调兵超过50人,杜县将军的左符须与君王的右符契合并勘验无误,才能行动。如果遇到需点燃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则不必合验兵符也可行动。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杜虎符背后的凹槽,它就是解答之前疑惑的关键。其实,每件虎符的左右半符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刻纹和榫卯结构,一一對应才能无缝拼合,就像钥匙和锁一样。即使外形再相似,造不出内部结构,仿造虎符也是徒劳。而且,为了保证虎符的唯一性和安全性,古人还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铸造和使用制度。首先,制造虎符的工匠都是国家顶级的工匠,造出的成品质地精良,一般人达不到这样的技艺水平。其次,每铸造出一件虎符,所用的模具会立即销毁,不给他人可乘之机。最后,虎符上的铭文也是防伪的一部分。如同今天的货币印刷技术,当年在青铜器上镶嵌铭文,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工艺,外人基本不可能掌握。
在这些防伪措施的加持下,君主们自然不会担心虎符被仿造,信陵君也不会“天真”地造一个假虎符去调兵。虎符虽小,但是蕴藏在其中的智慧和历史却异常丰富。
(刘谊人摘自《百科知识》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