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福建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

2022-05-21 00:36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创课程体系区域

张 丹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福建 福州 350108)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国家战略与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向性和精准化越来越明确和全面,正在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为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产业平台,还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因此,在此背景下,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强大脑”“技术源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要以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结合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效的利用校内外资源,坚守本地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对自身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创新体系中的带动与引领作用,为国家和地区创新人才的培养走出一条有特色、高质量、强内涵的当地路径,使之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对高校创业型人才不断更新、日益复合的需求。

因此,国内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也必须要顺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进行改革。各高校需要在立足于对创业教育重视的基础上,充分参考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自身的教育课程实际内容和目标进一步明确与细化,通过相关服务保障措施的制定,确保本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更加科学的严谨性和严格的规范性,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走上可持续、高水平、接地气的发展轨道。

近几年来,地处东部沿海的福建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本地经济社会不断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期,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创新转型速度加快,社会市场对在闽高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在闽高校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应找准自身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和新业态中的供给定位,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升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课程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和全面发展。[1]《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一门兼具极强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要本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原则,倡导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教学,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但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审视之,笔者认为其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定位应涵盖个人与社会双重层面。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迭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面向当地、服务社会的价值引导,从而教学目标定位在社会层面上出现模糊、失焦。

2.教学内容急需充实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素材。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普遍存在地方特色不浓,忽视结合区域资源,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全国各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想法相似,教学内容相近,课程内容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项目雷同,多聚焦于全国性的热点问题,一些区域性的痛点问题反而无人关注。

3.偏重理论教学,实践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该课程本应是极具实践操作特色,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基础仍停留在纯理论教学的层面,存在教学与社会脱节、实践性不强的问题。

二、高校创业基础课程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改革方向

(一)优化课程体系,强调课程实用性。

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继能力结构的形成与全面素质的提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是大学教学得以发生的基础,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和必要载体。[2]因此,优化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先导。首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的全面育人观,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最直接的智力源泉。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需要有激情、有素质、有情怀的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深刻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例如强化地域特色文化熏陶,提升地方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梦融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浪潮中。

其次,构建紧扣地方需求、分级依次递进、开放多元精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由创新创业基础理论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组成。[3](如图1)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课程目标定位于塑造创新创业人格,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基本创业能力。课程内容涵盖地方经济特色及双创政策法规,其中特别突出介绍当地的创业先锋及双创成功案例,以期培养学生扎根当地、在当地创业的意识与认知;二是以当地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专创融合,面向专业开设专业双创融合课,授课教师在讲解专业理论的同时,注重挖掘创业机会、培育创业项目、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素养、聚焦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以创新引领创业;三是分类教学,精准实施,面向已在创业的学生或创业处于孵化阶段的学生,从具体项目实践的角度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创实践课程,具体教学形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实际情况开设,如创业训练营、导师指导项目孵化等。学生创业项目经由学校平台与资源科学孵化后顺利实现社会移植,拓展项目的区域社会经济服务价值,使得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图1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构图Fig.1 Structure char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in universities

(二)因地制宜,丰富地域特色教学资源。

注重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资源与当地社会经济产业资源禀赋融合贯通,打造“三融”创新创业课堂——创业文化与地域传统文化相融合;教学环境与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相融合;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相融合。首先,当地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扎根地方的文化根基。充分挖掘优秀文化中的现代因素,使其顺应时代特征,符合当前创新创业精神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地域文化自信,为学生传承与创新开辟新渠道。例如福建茶文化、泉州“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朱熹理学文化等文化资源均可与福建地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深度融合。福建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三茶融合”双创实践教学,并成立了茶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不仅开展了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将服务范围辐射到了社区、行业以及企业等多方面。[4]其次,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就业创业资源紧密对接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创新创业人才与当地社会匹配度。例如通过布置校园“双创”文化环境营造创业氛围,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当地创业孵化园丰富创业思维,并在教学考核环节采取过程式考核方式提升创业素养,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产教融合等。再次,紧盯区域经济特色优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才素质的需要。例如在“专创融合”课程改革实践中,聚焦以地方创业政策为基础的创业法律意识教育、教学案例的本土化,从而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适应性。

(三)完善课程实践体系的设置,夯实实战能力。

创新创业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两个特色,课程除了传授创新创业领域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与之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技能,促进“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在教学开展中,很多高校往往因实践支持系统的缺少或不够重视实践环节等原因,导致创新创业课程仍主要采取概念性的教授方式“纸上谈兵”,降低了学生对地方经济整体的实际认知。这就需要完善课程实践体系的设置,充分发挥产业资源的育人作用,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寻找并把握商机的教学内容中,可通过对当地的市场调查的形式加强学生对市场的体会;在熟悉创业基本流程的教学内容中,可运用沙盘模拟等仿真情境练习的方式,进行实践的分析和操作;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当地社会需求为导向,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就业创业资源对接,采取真实情境联系的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在更为具体、深入的实践水平开发学习者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三、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思考

(一)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与创业精神有机融合。

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5]16个字内涵丰富,从福建省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中提炼,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创业精神元素,例如,福建华侨心系祖国、归国创业、回报家乡,可作为创新创业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的典型思政案例。再例如福建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团队精神、敢拼会赢的创业文化更是创业精神的完美诠释。以“爱国爱乡”的价值观贯穿创业教育课堂,为教学活动指引方向;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拓展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创业思维;以“乐善好施”的高尚情操塑造乐于助人、服务公众的企业家形象;以“敢拼会赢”的进取精神和自强个性培养不惧风险、敢于拼搏的创业典型性格。二者精神元素的有机融合,极大提升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精神理论的感性认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丰富了地方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的实践路径内涵,营造投身区域经济建设的文化实践氛围。

(二)开展“区域化+项目化”教学实践。

紧紧围绕福建省社会经济政策导向,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政策优势和校园资源优势,引导学生主动顺应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切实提升学生开展区域化创新创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有效提升区域创业的成功率,为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走符合福建特色的乡村创新创业之路。

双创课程可立足福建省的生态优势,聚焦乡村振兴,因地制宜,从生态化农业品牌拓展的角度,培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走好乡村振兴道路。例如,挖掘福建茶文化,打造茶叶产品、茶艺、茶馆、茶主题游、茶文化民宿等项目。再如,紧抓福建海洋渔业强省建设机遇,依托福建省渔业资源禀赋优势,围绕渔业“资源节约、绿色生态、质量安全”发展目标,从水产养殖、海产品贸易、海洋生态保护技术支持等角度打造生态渔业品牌。如福建外经贸学院聚焦福建省特有禽类的养殖,对毕业生创业项目进行技术扶持、商业模式指导,整合当地的零散农户资源,建立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模式,还建设了“农产品展示中心”和“健康生活体验中心”,逐步形成了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协同创新中心。[6]

2.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的双创融汇契合点。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道路,是中共中央深刻把握两岸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构想。与台湾一衣带水的福建省,是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双创课程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中寻找双创机遇,培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例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台湾地区文化产业特色亮点,发挥大学生强大的创造力,从设计服务、动漫游戏、原创艺术等角度,打造特色鲜明的福建文化符号;借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借鉴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有益经验,提炼出福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丰富福建旅游内涵,提升福建形象,助力乡村振兴。

3.用数字为双创赋能。

福建省把数字福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在数字福建建设的新征程上,双创课程可乘借福建数字经济发展的东风,培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如,创造数字化消费新形态,如数字学习、数字医疗、数字传媒、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出行等。再如,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农产品电商。如厦门大学学生创业项目“数字乡建”依托厦门大学的技术优势,运用创新技术,全面整合乡村信息,为乡村保护与建设提供专业化、集中化、低成本、高效率的乡村数据服务,提升乡村振兴项目的对接效率,助力实现实现乡村跨越式、可持续发展。[7]

四、结语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政策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福建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现高校双创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猜你喜欢
双创课程体系区域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分割区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