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研究

2022-05-21 14:25王嘉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编码供应链物流

王嘉/文

标准化是行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前提和基础。现代物流产业,要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的协调,根治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中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可靠性低等问题,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削减物流资源占用和成本开支,提升上下游企业乃至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关键在于解决单一企业或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快速、及时和透明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实现不同产业的信息互联互通,而其基础就是物流信息标准化,即必须制订出不同物流系统之间信息交流与处理的标准协议或规则,作为跨系统、跨行业和跨地区的物流运作桥梁,以顺利实现企业间的物流信息数据的交流、不同地区间物流信息的交流、供应链系统间信息的交流、不同物流软件系统的信息交流等,最终完成物流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的目的。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由“物流信息”搭建平台,而后者则没有。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随时都能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这一点对物流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迅速和准确的信息交换能够帮助人们制订新的和独特的物流解决方案,以全方位的服务、方便快捷的办法、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物流活动是改变商品/产品的时间和空间效能的活动,它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保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系统的信息化要求日益迫切,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必须加大力度。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通过标准化来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成为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

目前,国际上在物流信息编码、物流信息采集、物流信息交换等方面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标准,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国虽在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但仍有一些关键的物流信息标准尚未制定和普及,而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特别是物流信息标准化步伐,是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基础。

当前,我国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主要由基础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以及单项标准组成,其中物流信息基础标准为第一层,物流信息工作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和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处于第二层,各单项标准处于第三层。其中,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交换和应用入手,又分为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物流信息记录与存储标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标准、物流信息安全标准和物流信息设备标准。我国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编码标准

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大量的物流信息进行合理分类,并用代码表示。将物流信息分类编码以标准的形式发布,构成标准物流信息分类编码。人们通常借助此编码进行手工方式或计算机方式的信息检索和查询,特别是在用计算机方式进行物流信息处理时,标准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显得尤为重要。统一的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是物流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

物流信息编码标准是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它对不同应用领域的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编码,使这些编码便于识别终端自动识读和计算机管理。物流信息编码标准的核心是将物流信息编码应用到现代物流系统中,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自动数据采集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以促进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现代化和合理化,在实践中做到“货畅其流”。

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编制原则

按照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中对于标准体系表的研究与编制提出的要求:体系表要做到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等四个方面;并且根据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现代物流的情况,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的编制既要遵循制定标准体系表应遵循的原则也要考虑物流信息本身的特点。因此,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尤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全面性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物流的各个环节及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提出各个环节所用到的物流信息编码标准。

层次性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应具有层次性,能反映出标准适用的范围。适用范围大的标准处于标准体系表的顶端,反之处于较低层次上,具体的个性标准处于最低层次。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表中的子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子体系间有边界,也有交叉。同一标准不能列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子体系中。

先进性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表应能适应现代物流对物流信息编码标准的需求,强调并突出发展现代物流需要制定和推广的关键的物流信息编码标准,并能指导物流信息编码标准化的工作及发展方向。

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的构成

本文将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物流信息编码标准基础标准,是制定所有物流信息编码标准时所必须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是全国所有物流信息编码标准的技术基础和方法指南,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和指导性。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主要有GB/T 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和GB/T 20001.3-2015《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分类标准》等。

第二层次为各种物流信息进行编码的技术标准,对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按照物流信息编码对象不同分为四大类:贸易单元编码标准、物流单元编码标准、物流参与方与位置编码标准和相关信息编码标准。

贸易单元编码标准是针对贸易单元进行物流信息编码的一组标准。贸易单元是指一项产品或服务,对于这些产品或服务需要获取预先定义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供应链的任意一点进行标价、定购或开具发票,以便所有贸易伙伴进行交易。它包括各种单个项目及其不同包装类型的各种形式。物流单元编码标准是针对物流单元进行物流信息编码的一组标准。物流单元是指为需要通过供应链进行管理的运输和/或储存而设立的任何组成单元。物流参与方与位置编码标准用来标识物流供应链等活动的参与方和位置。相关信息编码标准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其他信息的编码标准。

第三层次为各种物流信息的具体编码标准。例如,贸易单元编码标准主要有商品条码、店内码以及EPC系统编码等。商品条码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并在国内成功推广,推动了我国商业自动化和物流效率的提高。店内码国家标准制定,在商业企业的应用较为广泛。EPC系统编码与商品条码的结构完全兼容。物流单元编码标准主要有GB/T 18127-2000《物流单元的编码与符号标记》等。物流参与方与位置编码标准,如GB/T 16828-2021《商品条码参与方位置编码与条码表示》等。物流相关信息编码标准主要有GS1系统应用标识符、物流单证编码标准、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物流作业编码标准等。

具有三层次的物流信息编码体系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信息编码体系结构图

这三个层次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并且是逐步细化的。在总体结构上能尽量做到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适当、划分清楚,适合国内现代物流信息编码的要求。这个物流信息编码标准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就是目前国际通行的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简称GS1系统)中的编码标准体系。

GS1系统是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它具有全球性的覆盖面,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广泛接受,在满足物品标识的要求方面,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目前,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万家公司和企业,使用GS1系统的商品条码对物品进行标识。采用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即大家采用一个共同的数据语言,可以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快速、准确地无缝链接,因此,避免了诸多互不兼容的系统所带来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避免造成供应链的迟缓和不确定性。

GS1系统的编码体系,如图3所示,其中附加属性代码不能脱离标识代码独立存在。

图3 GS1系统编码体系

GS1标准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多种提高其商业效率和生产率的方法。应用不同的GS1标准能够极大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行、降低成本、缩短定货交货时间、提高准确性和更好地改善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可以准确、高效、快速的获取和利用,提高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可以很好地解决物流信息分散,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及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等诸多问题。我国在90年代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推广国际通用的、开放的、跨行业的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目前成功应用于零售、制造、物流、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电子政务、医疗卫生、产品质量追溯、图书音像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

猜你喜欢
编码供应链物流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生活中的编码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Genome and healthcare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