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莉 赵京鹤 高明/文
数字经济包含数字政府和产业经济两方面,其中数字政府是近两年基于数字中国理念提出的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式。是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数字政府的构建,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将政府产生的各类文件、档案、数字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以数据形式存储于政务云中,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快速检索和定位。另一方面,基于数字政府产生的各类数据,从宏观层面构建各类城市运行监测和管理模型,这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孕育突破的重要方向之一。综合来看,数字经济中数字政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具体包括“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两个方面:其中“一网通办”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以大数据为手段,通过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大幅提升政府为民办事和为企办事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效能。而在“一网统管”中以“提升营商环境”为目标,基于政务外网的多部门“协同指挥”和“协同作战”为手段,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使得我国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由此可见,过去几年中,通过数字化手段已实现了对政府效率的提升,也逐渐让人民享受到了数字化的红利,为后期政府的数字化治理和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是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数字经济加速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方向。
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建立完善信用档案,推进政企联动、行业联动的信用共享共治。加强征信建设,提升征信服务供给能力,从而达到鼓励和督促企业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三步法则,不断优化完善协同会商机制,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从而达到有效打击数字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
通过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协同治理模式。
明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以市场发展为导向,明确监管范围和统一规则,加强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政府部门协同监管,从而构建立体的监管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分类清理规范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从而提升企业和民众对于政府的满意度。
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分工协作,以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为基础,围绕各类行政管理与监管业务,推动监管数据采集和共享利用,提高监管的开放、透明、法治水平。通过探索开展跨场景、跨业务、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的方式,创新基于新技术手段的监管模式,从而构建出更加健全的触发式监管机制。
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强化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有效发挥对规范市场、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支撑作用。
该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体系,提升数字经济治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第二方面是通过推进完善风险应急响应处置流程和机制,强化重大问题研判和风险预警,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水平。
在前两方面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机制,推动线上线下监管有效衔接,强化对数字经济衍生类平台经营者及其行为的监管。
建立完善政府、平台、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多元参与、有效协同的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形成治理合力,鼓励良性竞争,维护公平有效市场。
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相关内容,未来数字政府将成为智慧城市主要的应用支撑内容,并在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和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两方向进行发展。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通过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通过该机制,一方面将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另一方面将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向基层深度拓展,提升服务便利化、共享化水平。
通过开展政务数据与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增强基于大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能力,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聚焦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通过不断深化数字技术应用的方式,实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从而将“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成为政府与市民、企业之间的信息桥梁,让人民切实体会到智慧城市的福利。
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为切入点,充分运用新型数字技术,强化就业、养老、儿童福利、家政等民生领域供需对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深入开展通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
加强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的远程服务,拓展教育、医疗、社保、对口帮扶等服务内容,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升面向特殊群体的数字化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服务和数字平台深度融合,探索多领域跨界合作。
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对于城乡公共服务的协同优化。
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从而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城乡常住人口动态统计发布机制,达到助力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
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和鼓励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智能系统的方式,打造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围绕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与智慧应用,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丰富“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的数字家庭生活应用。
鼓励有条件地服务企业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达到提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的目的。
推广智慧导览、智能导流、虚实交互体验、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支持实体消费场所建设数字化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打造数字产品服务展示交流和技能培训中心,从而达到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的目的。
未来,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将逐渐从基础建设转向应用建设。数字政府逐渐成为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的主要体现方式,通过一网统管、城市大脑等业务应用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向智慧化管理的升级。政府将城市的管理交给市场,政府逐渐从城市的运营者转型成为城市的监管者,为城市的多元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