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燊
2021年10月31日,由广东省小作家协会、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发现自然之美”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生自然写作大赛决赛在韶关丹霞山顺利举办。通过预赛选拔出的全省各地423名中小学生选手现场比拼,以笔为器,决战丹霞。他们欣赏丹山碧水,观察自然生态,用文字记录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喜爱,对守护青山绿水的思考,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本次决赛作文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绿色的使命”两大选题展开,要求选手们的关注点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中国梦”,能够结合日常生活所见所想有感而发。
经过90分钟的写作,由6名作家组成的专业评委团进行了认真的阅卷与评定,最终评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5名。文中绝大部分小作者都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能够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行为和态度理念,切实成为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践行者,成为地球家园和大自然的守护者。本刊将陆续刊登部分获奖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文学少年笔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人类,生于自然,活于自然。自然就是人类的母亲,它用双手创造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金秋十月,又带来了“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春天。
曾经的人们,为了土地,为了财产,淡化了对自然的热爱。二战时期,多少树木毁于战火之中?多少的湖水被污染得漆黑如墨。我初次回老家时,黄土飞扬,村口的大桑树下杂七杂八地堆放着这家那家的物品。甚至猫粮之类能发出恶臭的东西都在那儿,时不时还有几只野狗窜到树脚旁狂吠。树叶绵软无力,我仿佛透过那层厚厚的树皮,看见桑树那奄奄一息的心,在诉说着悲哀。
一旁的水塘也好不到哪里去。水面上漂浮着废纸皮、牛奶盒、塑料袋等垃圾,水散发着刺鼻、令人恶心的味道,隐隐约约看见几条大红金鱼在水中有气无力地游动,大大的鱼眼中透露出幽怨。它们愈游愈远,结果一个村民将渔网一撒,金鱼就被困住了。村民的眼中毫无怜悯的意思,反而闪着贪婪的光芒。
这些可怜的生灵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好像进入了永远无法挣脱的黑暗牢笼,任人宰割。
但如今,人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这一伟大组织的脚步走,跟着习主席的指引走,环境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一次回故乡,我惊奇万分。桑树的腰板挺立了起来。远山高耸入云,白茫茫的雾气在半山腰萦绕,隐隐约约看得见山上的竹林。深吸一口空气,感到心旷神怡。村民们眼中的贪婪不见了,他们用感激的目光看向大自然,他们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制造了园林。桃花竞相开放,清风一吹,树叶便奏出“沙沙沙”的乐曲。
还是那一个水塘,还是熟悉的地方,景观却完全不一样了。水面的垃圾早已被清走,水清澈见底,许多金鱼在水中快活地游动。青石板上蹲坐着几个妇女,她们一边谈话,一边清洗衣服。时不时传来儿童的嬉闹声。哦,是他们骑在牛背上,准备去河堤上玩耍呢!
树上的鸟儿不再蔫头蔫脑的样子,它们鸣啭、歌唱,悦耳动听的歌声带着“扑棱扑棱”折翅膀的声音,一起在空气中传播开来,像涟漪一样传入人们耳中。就连天边的祥云,也仿佛在为鸟儿鼓掌。看到这一切后,我不禁舒展开紧锁的眉头,欣慰地笑了起来。
后来才知道,这些是村民们用血汗换来的。他们上山种树,下水收垃圾,还动用金钱打造了美丽的园林。据说在修建情趣万千的石子路时,一个略懂雕刻的村民上山找石材,被一块落下的石头砸中了腰,差点残疾。出院后,他马上去到了山脚,叫人帮他把石头搬回工作室,在灯光下奋战了三天三夜,终于雕刻出了一个雕像。从此,来访的人们都能看见一座山和一个湖的雕塑,旁边是小巧的石花朵,仔细点看,就可以看见几个小字:青山绿水的馈赠,我们一定要回报……
是呀,大自然赐予了人类需要的一切,让我们能更好地生活。我们不应该攻击她,伤害她。否则,我们迟早会受到上天的处罚!
(指导老师:潘 蕾)
此文获本次大赛小学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