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2022年3月,两份名单让江津区上下沸腾了起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里,重庆江津工业园区·食品(粮油加工)榜上有名。5天后,工信部又公布了《第十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名单显示,江津区联合两江新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碚区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
加上之前荣获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装备制造的“国字号”工业名片,江津区成为重庆唯一一个拥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区县。
从平平无奇到不可小觑,江津区,这个被称为“长江第一要津”的重庆主城新区,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不断擦亮“江津造”金名片,实现跨越式发展。
变工业大区为工业强区
2月16日,江津区珞璜临港产业城工作大会召开,这标志着被誉为“江津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珞璜临港产业城,正式吹响了发展的“冲锋号”。
种好梧桐树,何愁凤不至?珞璜临港产业城很快引来“群凤”竞栖——
国内第一家热塑性弹性体A股上市公司道恩集团的西南总部基地落户于此,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改性塑料、生物降解材料等产品生产基地及贸易中心。
全球卫浴巨头杜拉维特公司在此建立生产基地,这是该公司成立以来在海外投资建設的最大生产基地。
……
作为江津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珞璜临港产业城的高质量发展,凝结了江津变工业大区为工业强区的雄心壮志。
江津区是重庆老牌工业大区。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制造业造血功能不足、产能过剩等弊端逐渐显现,阻碍了江津区大步向前。
怎么办?江津区决定转变发展方向:一边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边着力在新产业发展上谋篇布局。
为此,江津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相继印发《江津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关于鼓励扶持企业挂牌上市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形成了涵盖平台建设、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全方位全覆盖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金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计划、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系列利好举措,推动了江津区工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江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达510家,居全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位居全市前列。
新突破还在继续。
2022年,江津区印发《江津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存量企业“倍增”行动方案(2022—2026年)》,计划实施骨干企业数量倍增、优质企业规模倍增、低效企业质量倍增、数智绿色改造倍增、企业创新能力倍增“五大行动”。
“我们希望通过‘倍增行动,力争到202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6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200亿元。”江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变规模扩张为特色聚集
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此起彼伏”是常态,江津区如何脱颖而出,且保持不断向前的发展态势?
答案是“以特色促发展”。
在江津长江兰家沱深水港区,一艘艘粮油运输船正忙着装卸。每年30多万吨油脂、上百万吨大豆、近50万吨大米和小麦,通过水运,由此转入粮油生产“龙头”商益海嘉里集团在江津德感工业园布局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粮油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从2007年签约入驻,到2020年投资打造“中央厨房”项目,益海嘉里的产业链一步步延伸,为德感工业园正式开启粮油食品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带来了新启发——包括益海嘉里在内,德感工业园集聚了金龙鱼、鲁花等知名粮油品牌,并先后引入中储粮、广州双桥、沈阳桃李面包等明星企业,以及荷花米花糖等地方“名特优”食品生产厂家来此投资兴业。
“食”业让江津区顿悟,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里蕴藏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江津区决定深入推动消费品工业发展,全力打造重庆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由此印发《江津区打造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0-2022年)》《江津区支持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等政策文件。
布局之变,让江津区迅速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基本形成“一桶健康油”“一包调味品”“一张生态纸”“一瓶文化酒”“一篮富硒菜”等行业性集合品牌。
2021年,江津区实现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产值4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35户。
尝到特色的甜头后,江津区进一步深化特色聚集。
目前,江津形成了德感、双福、珞璜、白沙四大工业园的工业矩阵,建成了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了“各美其美”的特色化发展。
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
“成功了!”
2021年11月30日,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传出好消息,由中冶赛迪装备有限公司制造的国产最大口径三辊斜轧管机组成功热试。
这次成功意义非凡:意味着赛迪装备成功打破了进口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实现了该类机组从设计到装配、制造的全国产化。
“经过多年创新、攻关,我们在许多领域实现了技术壁垒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10余项。”赛迪装备相关负责人说,科技创新已成为赛迪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贯穿其生产制造全过程。
赛迪装备的突破在江津区工业发展中不是个例。
近年来,江津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打造江津区工业经济“升级版”。
一方面,江津区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促进“江津制造”变“江津智造”;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方式,大力培育发展以智能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同时,江津区积极扶持和激励企业及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台推动科技创新“黄金29条”,构建《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等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撑。
而今,创新驱动的“新智造”已渗透进江津区工业的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江津区新增有效发明专利344件、增长2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5件;新增科技型企业333家,总量达1482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总量达280家,居主城新区第一。
接下来,江津区将大力推动交通便捷通畅、产业局部领先、公共服务同水平发展,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内陆开放前沿和陆港型综合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地、休闲旅游胜地、宜居城市“五地一城”。7BD29904-7E78-49C3-88D8-9C2070DC7F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