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对国际贸易供应链进行了解,同时要探寻供应链的发展规律,并将企业发展融合其中,由此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融资的相关对策,即增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理念、创新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积极预防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完善供应链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体系,旨在为更多的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融资对策
本文索引:陈龙.<标题>[J].商展经济,2022(10):-047.
中图分类号:F740.45 文献标识码:A
1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及特性
1.1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业务虽然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是所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对我国供应链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金融机构在国际贸易中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以行业供应链贸易背景为基础,并结合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供应链上各流程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以将风险控制在有效范围,或者将风险最小化,从而使企业获得金融支持。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相关内容是供应链金融与国际贸易金融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企业融资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兴的融资模式,为供应链上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大支持,进一步深化链上各企业的协同合作,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奠定基础。
1.2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特性
国际贸易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共同组成了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中心,供应链是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中心,在此基础上要从核心企业出发,通过信用形式以贸易结算方式为出发点进行考虑,并针对此制定不同的融资方案,为不同的融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助力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特性。首先,金融服务的开展始终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将供应链上企业的融资要求直接转嫁到核心企业上,并以此为出发点,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支持,通过将货物或应收账款等授信与融资产品进行结合。其次,供应链上金融服务方案的设计和制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融资价格和结算方式都会对金融服务产生相应影响。再次,国家外汇相关政策的调整,也会对供应链融资服务产生一定影响,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设计要严格依据政策。最后,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自偿性特征,具体体现在融资还款来源的自偿性,以及在融资过程中的封闭性等。
2 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的参与主体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有众多的参与主体,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参与主体不仅包含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还有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下面从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参与体,即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物流企业四个主体进行简要的论述:
2.1 金融机构
目前,金融服务的相关业务一般是由商业银行接手,而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也是金融服务业务的一种体现形式。商业银行作为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资金的授信者,其作用是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融资服务,为企业解决各流程环节的融资问题,即进口采购、出口赊销、账款回收等流程。在多样化的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产品中,商业银行的融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范围已经延伸至信用担保、追收账款、现金支付和管理等功能业务。因此,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中,金融机构要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更加完善、全面、快捷的融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对其中的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实现供应链实力提升的目标。
2.2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供应链上众多企业的引导者,核心企业一般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先进科学技术、良好信誉、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大企业,并在行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国际贸易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是信息的集散中心,核心企业与银行之间进行沟通后,对整个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清晰地掌握链上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及盈利水平,所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供应链融资风险,确保供应链融资的有效性。
2.3 中小企业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中的众多企业中,有核心企业,也有很多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等,中小企业带着这些优势参与到供应链中,并围绕在核心企业的周围,构成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小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中的融资对象,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中,盘活企业动产及应收账款,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及使用率,不断拓宽进出口范围并扩大规模,最終增强其在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2.4 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能全面掌握国际贸易中交易各方的运营状况,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供应链中,物流企业可以直接看到所要交易的货物内容,其专业的货物管理能力能对货物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银行对货权的有效控制,以此最大化地降低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在推出供应链融资后,往往选择与大型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并构建供应链物流平台。
3 供应链金融融资类别
3.1 应收账款融资形式
应收账款融资形式,即企业为了获得运营资金,将买卖双方签订的合同作为应收账款产生的基础,在合同约束下,应收账款是处在第一位的还款义务来源,是债权企业和债务企业同时参加的融资模式。此种融资方式较为适合资金雄厚、实力强的大企业,而对中小企业而言则不适用。一般情况下,供应链金融是由三方单位共同进行,而其中债券企业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单位,占据主导性的位置。
3.2 保税仓融资形式
保税仓融资形式在中小企业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如果企业资金出现周转问题而无法支付货款时,则银行为企业提供帮助和资金支持,确保企业能够购买货物,但货物的提取权利不在企业的手中,而是由银行来掌握。保税仓融资形式的参与方由四方组成,即银行、融资企业、供货商、监督方。
3.3 融通仓融资形式
融通仓融资形式在物流方面的应用效果明显,即在实际运行中,银行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确保企业拥有一定的客源,由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
3.4 进口增信融资形式
在国际贸易信用证采购项下的贸易过程中,国内的采购商不具有银行授信,通过信用证进行支付也不能实现。在此采用进口增信融资形式,即核心企业对没有支付信用证的采购商收取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对外开立全额信用证进行采购,而在货物交付给核心企业后,将货物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分期分批量的销售给采购商。与此同时,采购商分批分量的进行提货付款,这个过程能从根本上解决采购无足够货款情况下,通过快速销售回款来偿还货物。
4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融资的有关对策
4.1 增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理念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开展中,树立先进的供应链金融控制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展控制工作时,要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采纳其精华部分,更好地开展控制工作,确保控制工作的高效性。与此同时,在划分控制对象时,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并使其对岗位职责有清晰的认识,在此方式下能无形中提高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能力,合理控制风险。不断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控制理念,即使企业在遇到困难时,也能担负自身职责,及时解决问题,将风险降到最低,使损失降到最小。
4.2 创新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产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程度逐渐加深,而贸易额在逐年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一部分企业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在创新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对融资产品进行创新,创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传统贸易结算形式,以及传统的融资产品,另外对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也是其中要考虑的内容,实现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效果,同时促进供应链国际贸易融资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4.3 积极预防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
构建风险预防部门,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其主要服务于供应链金融,以预防供应链金融模式风险和降低风险为目的。在供应链模式前期,相关部门人员要进行前期调查,对客户的资金情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详细调查,在完成供应链审批后,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对资金的监督上,要掌握资金的流动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展风险预防工作,降低风险。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将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重点来关注,对审批或收款要严格按照审批制度进行,由此体现审批的专业化特性。完善严格的审批制度,是供应链金融模式在企业中良好应用的基础。
4.4 完善供应链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体系
能够决定供应链贸易融资信用基础的,除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管理与信用,同时还有供应链的整体管理程度。所以,在融资工具不断延伸的过程中,信用风险在无形中加大,风险范围也进一步扩散。在供应链上的企业,如果一个成员企业出现融资问题,将会影响整个供应链,供应链自身的资金管理将面临极大的考验,与此同时,银行信贷管理也面临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供应链贸易融资信用风险体系非常必要,还要辅以完善的供应链信用管理法规制度及风险预警防范制度,确保供应链金融良性、有序和长远地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发展进程中,供应链金融作为全新的融资方式,对于供应链结构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能够对信息进行高效整合,对资金进行合理应用,而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从供应链金融层面来看,金融行业中包含多种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运行均非常有效,可帮助企业融资,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史浩,戴小红,郁国培.数字贸易产业链、生态链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从供应链金融到区块链金融[J].时代经贸,2021,18(12):36-41.
徐明.多式联运供应链金融的协调与协同优化[J].中国外资,2021(22):94-95.
贾汉星,郭文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供应链金融信用传导机制分析与对策:基于核心企业结构洞视角[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60-168.
蒋倩倩.以区块链技术改造供应链金融的思考与探索:基于民营银行的分析[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90-96.
张文镔.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21(16):176-179.
张霞,王惠芬,唐秋鸿.价值链视角下代理进出口贸易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路径分析[J].现代商业,2021(20):29-31.
舒思羽. B2B电商平台参与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授信模式研究[D].北京: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21.
刘孺泾.分析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的几种常见融资方式[J].财经界,2021(11):64-65.
邓娟娟.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其对策探讨[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1):78-79.
杨宗翰,陈晓梅,彭薇.基于供应链金融支持的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中国-东盟沿边金融改革的视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6):97-98.
田江,宋景锐,李俊怡,等.面向新经济的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风险管控[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8):66-70.
吴信科.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浅析[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0,12(3):51-54.
王鑫,陈力源.基于区块链技术多层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优势、价值及构建:信用无损失传递微观视角下的分析[J].南方金融,2020(1):60-68.
吕俊. L公司基于工业物联网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
何黎明.发展现代供应链金融 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1):8-9.
作者简介:陈龙(1992-),男,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毕业于新疆農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对外经济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就职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