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里
你的梦想是什么?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假若生活在1950—1980年代,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成为一名工人。但对于在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度过少年时代的人来说,工人或许是一个感伤的词汇,因为他们的父辈有可能正经历人生中遽然的挫败——从工厂下岗,属于工人身份的光辉彻底黯淡。如若问起今天的年轻人,或许鲜少有人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人。
我们对工人态度转变的背后,是工人这一群体在近几十年岁月里的命运变迁。然而,工人被冷落绝不是时代的福音。工人支撑起“世界工厂”的运转,支撑着大国崛起。
是时候重新检视工人的力量了。
工人是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中国古代就有所谓的“士农工商”的划分。不过,把工人作为一个“阶级”来看待,赋予其政治学层面的意义,则是近代启蒙以后形成的共识。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做了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地位,工人是国家的主人翁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工人身份意味着荣光与梦想。创作于1947年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唱出了那个时代工人的骄傲。工人阶级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工人老大哥”,这个称呼暗示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国力崛起都要依托于工人。
贾樟柯在《中国工人访谈录》中形象描绘了时人对工人这一职业的向往:“70年代末,县城里有谁家的孩子能进到工厂里工作,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每月穩定的工资,意味着暑期的时候会发茶叶、白糖,冬天的时候会有烤火费,也意味着家里人可以去工厂的浴室洗澡,每个月还发若干双手套和几条肥皂……厂里的福利房,将来铁打不变的退休金,都不止是物质的好处,而是一个阶级的内心骄傲。”
19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整体性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体系首当其冲,许多国有工厂纷纷倒闭。工人似乎失去了“改造世界”的力量,他们的身份纷纷成了“下岗工人”。
在双雪涛、班宇、郑执等80后东北作家笔下,不约而同地写到了父辈的下岗对他们的冲击,这一段创伤印记成为他们创作的重要源泉。双雪涛从小就跟父母一起生活在辽宁省鞍山市的铁西区,这里一度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集体生活的热土,被称为“工人度假村”。但在下岗潮中,30万工人近一半下岗放长假。
“咱们工人有力量”依旧慷慨激昂,却恍然像是只属于昔日的曲调。市场经济浪潮下,工人逐渐变成社会的普通阶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涌动,可囿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无法在城市里获得户口、身份,也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医疗和教育福利,他们因此成为“农民工”,成为底层社会的代名词。
从“工人老大哥”到“下岗工人”再到“农民工”,短短几十年间,工人的命运经历了巨大变迁。尽管没有人怀疑工人的重要性,但人们似乎不再将工人视为有力量的、有荣光的群体,不再以成为一名工人为梦想了。
农民工是制造业工人的一大来源,然而从制造业出走的农民工,如今纷纷送外卖去了。美团拥有超过250万名骑手,其中最大来源是制造业工人。以至于著名企业家曹德旺疑惑道:“当下年轻人宁愿去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意去工厂了,这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困境。”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人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除了手工业者、产业工人,也有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白领工人,有新经济形态下的“灵活用工”(包括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当前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普遍受到轻视,尤其蓝领中的产业工人。
工人的力量被低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必须再次强调工人的重要性。
工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实体经济重要。实体经济既包括制造行业,也包括交通通信、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制造业又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重中之重,经济不能脱实向虚。
发展实体经济、强大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工人,没有工人就没有实体经济。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生产需要劳动力,没有劳动力何来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种种伟大建设、伟大成绩——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这背后都离不开工人的力量。
工人之所以重要,在于工人的劳动是一切技术革新的基础。诚如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齐嵩宇所言:“缺乏高技能操作人才,即使有再好的设计、图纸,也难以转化成产品。”
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技术工人的重要性更是凸显。
当前我国产业工人缺口巨大,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工人,这已成为掣肘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抓紧培育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制造强国”提供主体力量。
自近代以来,工人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工人阶级始终坚定地走在时代前列,工人的种种先进精神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了伟大的力量。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工人阶级不断丰富工人精神的内涵。比如“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挑战极限、攻坚克难”的青藏铁路精神等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仍然需要赓续工人精神,发挥工人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力奋斗。
这些年来,我国愈发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研究起草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出台“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启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进入高端制造行业,越来越多技能人才拥有高级职称。
但也应该看到,固然高收入、高福利的高端制造业应者云集,但“用工荒、招工难”仍然是大部分制造企业面临的困境。“工人从哪里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答: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当工人?
归根结底,是工人成长为中产阶层的路被堵塞了——中国工人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成为中产的梦想似乎难有梦圆的一天。
曾几何时,掏粪工时传祥、售货员张秉贵、铁人王进喜、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劳动模范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但19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以收入论英雄,国内渐渐失去了尊重工人、崇尚技工的社会氛围。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劳动保障不足,不少年轻人不愿意走入厂房和流水线成为一名工人。
反观任何制造强国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工人的收入水平很高,社会地位很高。譬如在德国,工人的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少行业的技工工资高于公务员,有的甚至高過大学教授。
对此,我们必须着力改善工人的生产条件,不能让他们总是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必须贯彻机会均等原则,着力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必须大力弘扬劳动的价值,让尊重劳动、尊重工人再次成为社会风尚。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未能充分发挥起培养技术工人的功能,而好的职业教育是蓝领成长为“新蓝领”的关键环节。应提升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实用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在发达国家,蓝领、尤其是新蓝领是中产阶层的主力人群。我国继续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也是在帮助工人成长为蓝领中产阶层。
“咱们工人有力量”从不过时,但要让工人的力量完全被激发出来,就必须让工人拥有荣光——不断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人这一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们要让工人实现梦想——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打破固化的阶层,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效率,帮助工人成长为中产阶层,增强工人的职业吸引力,为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壮大的蓝领中产阶层,亦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中国工人有力量,中国制造就有力量,大国崛起就有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