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 郑天仪 撰文 郑思珩
汉学大师饶宗颐大半生沉浸于学术,学问广博而专精,融通中西古今。在无涯书海中自得其乐,饶公曾说自身的求知欲,强得要吞没他整个人,他却将之视为乐趣。金庸更曾言:“有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一代泰斗落入女儿饶清芬眼中,更是集才情、学艺于一身,并终日孜孜不倦的学者。她从旁观看父亲在纸上笔走龙蛇,荷花风景凭空画就,坦言父亲对她影响最深之处,其实是他的修身为人。
饶公的学术基础源自少时家学,其祖辈因经商累积颇丰家产,让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徜徉家乡潮州“天啸楼”的万卷书中,他视之为乐园。青年时代适逢抗战,饶宗颐四处漂泊,先后受多所大学延聘,才学备受赏识。1949年后,饶公到香港定居,在安定的环境条件下逐步开展其学术研究。
“我在潮州出生,再见饶公时已八九岁,那时候我对于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一无所知,只知众人都说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来到香港,饶清芬追随父亲的步伐,跟从老师习练书画,临摹竹叶,亦替父亲洗笔拉纸。在她的印象中,饶公从一开始已是极为沉醉于学问世界的人。饶清芬谈起过往轶事时,携附一笑:“饶公是个不看重金钱的人,所以往往由母亲负责掌管金钱。与人共膳时,父亲说要请客,后来才发觉自己钱不够,连该顿饭要多少钱都不知道。在茶楼里,他想到一个问题时,就随手拿起餐巾不断写,留下很多现在算是文献的给别人。”
饶公广习百家之学,中西通贯,他常把自身描述为一个“无家可归”之人,因他难以被归作任何一家。饶清芬坦言,少时并不明白父亲日夜钻研的学问,只看到家中丰富的藏书。1968年,饶公因应聘于大学而举家迁往新加坡,清点书籍时发现一共装满了150箱。
他的博学不仅从其藏书量可见一斑,就连他产出的文字亦同样洋洋洒洒。饶清芬回忆父亲写长幅手卷,形容他写字速度极快:“你才刚给他一张纸,很快他又写第二张。”饶公写就的文章与书画,后来被辑录成多达1300万字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一个人在学与艺两方面都有这么重的份量,他说自己一手捧画,一手捧学术,‘学艺相携’,我想这个形容也很恰当。”饶清芬如此评价父亲。
饶宗颐辞世一年多,他所留下的丰硕治学成果,至今仍备受推崇,但他对后人影响备至的,还包括其品德行谊。饶公寿登期颐时,曾挥毫书写诗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来表达自身的人生追求,意谓从“立功、立德、立言”追求死而不朽,如同位处水中央,意志不受时间或他物所碍,在任何环境下皆保持“自在”的心境。
追求名不朽灭,或许显得过于邈远,但维持“自在”心境,却在当下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状态下,成了一份难得的情操。饶公本着求学的好奇心,从看似枯索的经典古籍里看出其兴味,他的文字与书画,更为汉学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与深度。饶清芬因而希望能将饶公的治学追求,与年轻一代分享,譬如走进学校,以工作坊、对谈等形式,融合课程与教学,培养年轻人对饶学的兴趣。
要认识饶宗颐,或许能从他所绘的荷花开始。《爱莲说》赋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饶公则认为荷花有负荷、担当之意,他对传承汉学重任之承担,一如其笔下荷花所象征的精神。荷花为饶公晚年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他笔下的荷花风格屡有创新,他曾以泼墨、敦煌白画等方式描绘心中的荷花形象,所用之笔法、构图涉笔前人未尝之境界,自成一格,因而其荷被冠上“饶荷”之名。
饶宗颐创作过两幅大型荷花,竟都没有事先画稿,这连饶清芬也称奇:“饶公画任何东西都没有稿,我们在旁看时极为惊奇,而他心中早已有构图。”饶公凭空挥就,有时饶清芬伴画时在旁数算,发现多达五十条荷茎交集,作品竟也不显紊乱。“如何令构图看上去不会乱,要乱中有序很难,这就显出他的功夫。”
她回想那时伴随饶公画荷,好几个星期天从跑马地家里往返位于上环的潮州商会,在该处将六张桌子并起来,把纸铺在上面,才有足够空间作画。饶公往往先画茎,再添花。“他会用一支大的画笔先画上几笔,然后就把画卷收起来,因为画那几笔也很费气力,第二次才又取出来再画。”除却荷花,饶公也涉笔山水,作为著名的书画大师,他更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西北宗。他到各处考察及游历时,不忘留下笔墨,饶清芬忆述父亲旅居澳洲时,曾将蓝山三姊妹峰入画,断续取出修补,如是反复画了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