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梦其
建设文明乡风,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湖南省桃江县委针对以往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够重视抑或忽视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状况,明确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其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契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实践证明,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桃江县各级党组织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建设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纳入书记的议事日程,实行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书记抓文明乡风建设,即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分别成立由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文明乡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县到乡(镇)再到村(社区)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宣传干部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文明单位结对抓的责任到位的领导体制和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明确县、乡(镇)两级党组织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不仅应派驻村工作组,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文明乡风建设大力支持,而且将文明乡风建设责任目标落实情况与年度目标管理、干部绩效考核、部门形象测评等直接挂钩,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另外,为充分调动县直各部门积极支持和全力配合文明乡风建设,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帮扶帮建和结对共建,对联系结对帮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以及各乡(镇)驻村办点的机关干部,一律实行文明乡风建设包村责任制,一包至少三年不变。明确要求他们在抓好其挂点(蹲点)单位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突出抓好以文明乡风建设活动为主题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同经济业务工作任务一起下达安排、一起督促检查、一起考核评比、一起奖罚兑现。规定凡乡风文明建设考核不达标的村,其蹲点领导、挂点部门、驻村干部一律不能评为先进,更不得更换驻点单位,直到驻点村乡风文明建设达标为止。
桃江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主线,联系本地实际,采取分类教育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政策形势教育。针对当前部分农民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发展进步的落后状况,组织政策理论宣讲队定期不定期地下到农村基层讲授时事政治、开展政策咨询、提供法律服务,时刻注意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二是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不少农民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问题,坚持以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为引领,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集中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崇德、尚美、务实、图强”的桃江精神,大力弘扬文明进步、健康向上的乡风民俗。
三是知识技能教育。针对部分农民既无文化知识又无专业特长的问题,通过举办农民夜校、能人授课、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科普示范教育、科学种养实地辅导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和致富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是民主法治教育。针对当前部分农民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以致民事纠纷、非法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结合农村实际需求,精心组织广大农民学习国家政策法规,特别是涉及农民利益的现行政策法规,积极引导他们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法定义务,勇于同一切不良行为作坚决斗争,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移风易俗教育。针对当前农村仍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影响甚至阻碍社会发展进程的现状,切实加大移风易俗教育的力度,促使农民群众形成一种惩恶扬善、健康向上的心理,能够分清哪些是需要提倡的新风尚,哪些是必须摒弃的旧陋习,从而自觉做到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桃江县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不遗余力开展以“建设文明乡风”为主题的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在全县由点到面组织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和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活动;二是组织文化、教育、卫健、科技、科协、司法、农业等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和“五下乡”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和社会丑恶现象活动;四是充分利用“节会”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五是大力开展各类群众性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以此来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乡风建设活动中来,完全自觉自愿地用文明意识来抵制歪风邪气,由此在全县农村掀起了“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的热潮。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乡风文明”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乡村振兴”是个综合概念,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的内容,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内容,还包括政治文明的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政治文明,而且还要把“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列入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为此,地方各级党组织必须把文明乡风建设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切忌急于求成、一哄而起,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注重实效。必须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坚持“以立为本、虚功实做、稳步推进”的方针,科学制订文明乡风建设的活动方案及基本原则,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创新工作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一是由上到下的方法。文明乡风建设必须从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抓起。不能一级说给一级听,而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干”的实践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共同参与文明乡风建设。二是由低到高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切忌超越农村的客观现实而影响农民群众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如,在组织农民开展文体活动时,既要在参与的广度上下功夫,又要在活动的高度上做文章。三是由“点”到“面”的方法。文明乡风建设,涵盖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内容繁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办点示范、分类指导、逐步推开”的原则要求进行。首先要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进行文明乡风建设的试点和探索,以取得比较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各地各村的实际,再分期分批在面上予以推开,力争在5 到10 年甚至更长的时限内,逐步实现把全部乡村创建成为文明乡村。四是由“虚”到“实”的方法。在文明乡风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贴近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把“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感染人、熏陶人”的工作与改善当地农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转变农村社会风气、发展农村政治经济等融为一体,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五是由“疏”到“治”的方法。要在耐心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革除一些与时代精神相悖的陈规陋习,建立健全“建设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所需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一旦被大多数农民接受以后,就要用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付诸实施,并不遗余力地坚持执行下去,使之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实践证明,要使文明乡风建设活动真正做到常抓不懈、卓有成效,强化机制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一要落实责任,强化领导机制。地方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必须层层强化领导责任,具体组织落实。二要广开渠道,强化投入机制。文明乡风建设必须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文明乡风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以保证文明乡风建设的正常开支。如,当前亟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三要以立为本,强化教育机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务必把农民教育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全方位地开展对农民的教育活动,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其道德自律和文明意识。四要精心组织,强化参与机制。要实现文明乡风建设人人参与,除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外,关键是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更多地采用一些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进而形成全方位的活动格局,吸引每个人自觉参与,真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五要讲求实效,强化考评机制。为使文明乡风建设活动落到实处,地方各级党组织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层层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及考评办法,既给“软任务”,又下“硬指标”,同时还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督导、监测与考评,并始终坚持将考评结果作为各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发挥考核评估在文明乡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唯有如此,文明乡风建设才能真正“严”起来、“硬”起来、“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