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硝基杯[4]芳烃(ZXC⁃51)及其含能离子盐的合成与性能

2022-05-19 07:50张行程张梦娇牛雪洁杨文静胡文祥周秋菊
含能材料 2022年5期
关键词:晶体结构感度酚酸

张行程,张梦娇,牛雪洁,杨文静,喻 莉,胡文祥,周秋菊

(1.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阳市绿色催化与合成重点实验室,河南 信阳 464000;2.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1 引言

含能材料是现代武器实现发射和毁伤的能量来源,其能量水平的提升可极大地提高武器的性能[1-4],因此,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制备一直是含能材料研究的重要目标[5-16]。多硝基杯[4]芳烃类含能化合物通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类性能良好的耐热炸药[15-16]。张行程等[17]于2020 年首次报道了12,52-二氟-14,16,34,36,54,56,74,76-八硝基-2,4,6,8-四氧桥连-1,3,5,7(1,3)-杯[4]芳烃(ZXC-20)的合成,ZXC-20 的热分解温度Td=333.76 ℃,爆速D=8070 m·s-1,是一种高性能的耐热炸药。研究发现,多硝基杯[4]芳烃的内部尽管具有较大的空腔,却很难引入诸如硝基等较大的含能基团[18-19]。

近年来,含能离子盐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较高的正生成焓,以及较大的产气量等特点,日益成为含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如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盐(TKX-50)由Klaplötke 等[9]于2012 年首次报道,是一种高性能(爆速D=9698 m·s-1)、高密度(温度为100 K 时,ρ=1.918 g·cm-3)、非 常 钝 感(撞 击 感 度IS=20 J)的含能离子盐。此外,一些二唑类、三唑类的含能离子盐也被大量报道,但依然没有解决能量、感度和爆轰性能之间的矛盾[19-20]。

为了探索新型高能钝感、环境友好型的含能离子盐,本研究以1,3,5-间苯三酚和1,3-二氟苯为原料,通过硝化、成环等三步反应得到酸性化合物ZXC-51,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系列杯[4]芳烃的含能离子盐,得到了这些化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ZXC-51 的爆轰性能进行了表征。ZXC-51 及其含能离子盐是一类在空腔内引入较大含能基团-NO2的杯[4]芳烃类化合物。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试剂:1,3,5-间苯三酚、1,3-二氟苯、氨基胍盐酸盐、二氨基胍盐酸盐、碳酸胍和三乙胺,北京偶合科技有限公司;乙腈和甲醇,探索平台;硫酸和硝酸钾,国药集团,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核磁(JNM-ECZ600R/S3 600 MHz),X-单晶衍射仪(Bruker D8 Venture),综合热分析仪(TA Q600 TA Q2000),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质谱联用仪(Xevo G2-XS Qtof),元素分析仪(PE2400Ⅱ)。

2.2 合成

研究首先用硝-硫混酸将间二氟苯进行硝化,得到化合物1,5-二氟-2,4-二硝基苯(1);再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以化合物1 与1,3,5-间苯三酚为原料,通过成环反应得到化合物3[17-18,22-23];化合物3 用发烟硝酸进行硝化即可得到酸性化合物ZXC-51;最后以ZXC-51与盐酸胍、氨基胍及2,5-二氨基-1,3,4-三氮唑发生中和反应[15]得到相应的盐ZXC-52,ZXC-53 和ZXC-54(Scheme 1);与氨水、羟胺或水合肼等反应时,ZXC-51 会 发 生 开 环[19],得 到 相 同 的 产 物4 和5(Scheme 2)。此外,盐ZXC-54 与二氨基胍可发生部分交换反应得到盐ZXC-55(Scheme 3)。

Scheme 1 Synthesis of ZXC-51,ZXC-52,ZXC-53 and ZXC-54

Scheme 2 Reaction of ZXC-51 and NH3·H2O,Ammonia,NH2OH,and H2NNH2

Scheme 3 Synthesis of the double salt containing both an aminoguanidine cation and a 1,3-diaminoguanidine cation

2.2.1 1,5⁃二氟⁃2,4⁃二硝基苯(1)的合成

在冰水浴和磁力搅拌下,向1 L三颈烧瓶中依次添加225 mL硫酸和225 mL发烟硝酸,在此温度下,向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1,3-二氟苯(114 g,1.0 mol)。待1,3-二氟苯滴加完后,继续搅拌混合物2 h,然后将体系温度缓慢升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反应完成后,将混合物缓慢倒入冰水中,有大量沉淀析出,过滤,收集固体,并用水反复洗涤,干燥后得米黄色固体,经表征为目标化合物1(189.723 g,93 %)。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286-8.234(m,1H),7.539-7.465(m,1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56.605-160.439(m,1C) ,133.705,125.456,110.784-110.073(m,2C);m/z(FAB+):205.13[C6H2F2N2O4+]。

2.2.2 化合物3 的合成

将1,3,5-三羟基苯(2)(12.60 g,100 mmol)溶解于150 mL 无水乙腈中,在室温下依次添加三乙胺(83.47 mL,60.60 g,6.0 eq)和1,5-二氟-2,4-二硝基苯(20.4 g,100 mmol,1.0 eq),将混合物回流并搅拌30 h 后,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将混合物浓缩至原体积的四分之一,磁力搅拌下向剩余液体中慢慢滴加甲醇(约200 mL)至没有新的沉淀产生,过滤,固体部分用甲醇洗涤3 次。将所得黄色固体添加到300 mL 稀盐酸[3M]中,搅拌5 h 后过滤、干燥得黄色固体,经表征为化合物3(23.44 g,76 %)。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81(s,2H),7.89(s,OH),6.63(s,2H),6.55(s,4H),6.52(s,2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61.38,155.99,155.04,133.88,125.46,108.57,105.72,101.75;m/z(FAB-):578.02[C24H10N4O142-]。

2.2.3 ZXC⁃51 的合成

冰水浴磁力搅拌下,将化合物3(8.7 g,15.0 mmol)慢慢加到发烟硝酸(30 mL)中,加完后将体系缓慢升温至55 ℃后持续搅拌27 h。反应完全后将混合物在室温下静置过夜。过滤,干燥后得黄色粉末,经表征为化合物ZXC-51(9.75 g,产率为76.47%)。DSC(5 ℃·min-1):265.84 ℃(dec.);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81(s,2H),7.60(s,2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60.18,154.44,145.06,138.15,133.59,125.32,113.52,104.03;15N NMR(60.8 MHz,DMSO-d6,25 ℃)δ:359.13,357.70,352.03;m/z(FAB-):847.75[C24H4N10O262-];Anal.calcd for C24H6N10O26:C 33.77,H 0.69,N 16.54;found C 33.90,H 0.71,N 16.47。

2.2.4 ZXC⁃52 的合成

在室温磁力搅拌下,将ZXC-51(850.0 mg,1 mmol)加入到在30 mL 无水甲醇中,随后加入盐酸胍(191.0 mg,2 mmol)。待盐酸胍加完后,继续搅拌12 h,有大量沉淀产生。将混合物浓缩至10 mL 后,过滤、干燥后得黄色粉末,经表征为化合物ZXC-52(679.0 mg,产率为70.11%)。DSC(5 ℃·min-1):229.10 ℃(dec.);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84(s,2H),7.67(s,2H),3.59(s,6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60.45,158.30,154.37,145.02,138.17,133.80,125.32,113.53,103.93;15N NMR(60.8 MHz,DMSO-d6,25 ℃)δ:358.87,357.64,352.09,70.20;Anal. calcd for C26H16N16O26:C 32.11,H 1.82,N 23.23;found C 32.24,H 1.67,N 23.14。

2.2.5 ZXC⁃53 的合成

室温磁力搅拌下,向30 mL 无水甲醇中依次加入ZXC-51(850.0 mg,1 mmol)和3,5-二胺基-1,2,4-三唑(198.0 mg,2 mmol),加完后,继续反应12 h,有大量沉淀析出。将混合物浓缩至10 mL 后过滤,固体干燥后得黄色粉末,经表征为化合物ZXC-53(710.0 mg,收率为67.75 %)。DSC(5 ℃·min-1):212.95 ℃(dec.);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83(s,2H),7.66(s,2H),6.92(s,6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60.48,154.15,151.88,144.76,138.13,133.59,124.98,113.53,103.72;15N NMR(60.8 MHz,DMSO-d6,25 ℃)δ:359.90,358.02,351.79,297.64,242.60,48.18;Anal. calcd for C28H16N20O26:C 32.00,H 1.67,N 26.85;found C 32.07,H 1.54,N 26.72。

2.2.6 ZXC⁃54 的合成

室温磁力搅拌下,向30 mL 无水甲醇中依次加入ZXC-51(850.0 mg,1 mmol)和 氨 基 胍 盐 酸 盐(148.0 mg,2 mmol)。加完后,继续反应10 h,有大量沉淀产生。将混合物浓缩至10 mL 后过滤和干燥后得黄色粉末,经表征为化合物ZXC-54(783.0 mg,产率为78.41%)。DSC(5 ℃·min-1):217.34 ℃(dec.);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85(s,2H),8.53(br,2H),7.66(s,2H),7.12(s,3H),4.20(br,10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60.39,160.24,154.14,144.47,138.13,133.59,125.47,113.22,104.03;15N NMR(60.8 MHz,DMSO-d6,25 ℃)δ:358.99,357.72,352.26,225.05,88.96,49.66;Anal. calcd for C26H18N18O26:C 31.00,H 1.89,N 25.55;found C 31.27,H 1.82,N 25.25。

2.2.7 ZXC⁃55 的合成

室温磁力搅拌下,向30 mL 无水甲醇中依次加入ZXC-54(998.0 mg,1 mmol)和二氨基胍(198.0 mg,2 mmol),加完后继续搅拌22 h,搅拌过程中有大量沉淀产生,过滤并干燥后得黄色粉末,经表征为ZXC-55(547.0 mg,产 率 为54.00%)。 DSC(5 ℃·min-1):208.57 ℃(dec.);1H NMR(600 MHz,DMSO-d6,25 ℃)δ:8.81(s,2H),8.50(s,2H),7.65(s,2H),7.20(br,2H),6.66(br,2H),4.57(br,2H);13C NMR(125 MHz,DMSO-d6,25 ℃)δ:160.34,154.47,144.92,144.24,138.06,133.70,125.08,113.34,104.19;15N NMR(60.8 MHz,DMSO-d6,25 ℃)δ:358.81,357.87,351.91,266.34,250.04,93.05,50.98;Anal. calcd for C26H19N19O26:C 30.65,H 1.77,N 26.47;found C 30.81,H 1.89,N 26.26。

2.3 结构测定和性能表征

在293(2)K 的温度下,对化合物ZXC-51~ZXC-55晶体进行X 射线单晶衍射实验,晶体结构直接由程序SHELXS97 和SHELXL 直接法解出。非氢原子坐标及各向异性热温度因子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化合物ZXC-51~ZXC-55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条件为氮气氛围(氮气流速为100 mL·min-1),升温度范围为50~500 ℃,升温速率为5 ℃·min-1,坩埚为氧化铝坩埚。

3 结果与讨论

3.1 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在296 K 下,化合物ZXC-51~ZXC-55 的晶体结构见图1,晶体结构数据及精修参数见表1。可以看出这些化合物均为三斜晶系,除化合物ZXC-54 空间群为⁃C1 外,其它4 种化合物的空间群均为P-1。

每个ZXC-51 分子带有4 个水分子(图1a),ZXC-51·4H2O 晶体密度为1.4192 g·cm-3,每个晶胞中有8 个分子;每个ZXC-52 分子含有2 个水分子,ZXC-52·2H2O 晶体密度为1.7727 g·cm-3,每个晶胞中含有4 个分子。晶体结构表明,在盐ZXC-52 的晶体结构中,阴离子和阳离子规则地堆叠在一起(图1b),致使ZXC-52·2H2O 具有较高的密度;ZXC-53 的晶体结构显示,每个ZXC-53 分子带1 个水分子(图1c),ZXC-53·H2O 的 晶 体 密 度 为1.6662 g·cm-3;ZXC-54和ZXC-55 的晶体结构中都不含水分子,在296K 下,ZXC-54 的晶体密度为1.7996 g·cm-3,晶体密度较高,而结构非常相似的化合物ZXC-55 的晶体密度仅为1.6618 g·cm-3,远低于ZXC-54 的晶体密度,可能是因为在ZXC-54 中,氨基胍双键与苯环间存在π-π 堆积效应,而在ZXC-55 中却没有,此外二氨基胍较强的氢键作用,也致使两苯环间空隙增大(图1e),密度降低(表1)。

表1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及精修参数Table 1 Crystal data and structure refinement parameters ofZXC-51-ZXC-55

分别对化合物ZXC-51~ZXC-55 的晶体结构中C1和C2,C3 和C4,C5 和C6 以及C7 和C8 位上碳原子间距离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C7 和C8 位两个碳原子间距离为4.732~4.849 Å,C5 和C6位碳原子间距离为8.950~9.379 Å,而C3 和C4 位两个碳原子间距离缩短至4.600~4.710 Å,C1 和C2 位两个碳原子间距离也缩短至5.698~6.337 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硝基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而导致对应的苯环间的 距 离 缩 短。ZXC-53 中C1—C2 间 的 距 离 最 大,为5.841 Å,可能是由于3,5-二氨基-1,2,4-三唑的环效应致使其电子云富集,氢键作用能力增加的原因导致。同样,在ZXC-55 中,C1—C2 间 的 距 离 由ZXC-54 的5.767 Å 增加至5.829 Å,C3—C4 间距离也由4.600 Å增加至4.616 Å(表2),也可能是由于ZXC-55 的阳离子中氮原子数目增加,其氢键作用力增加的原因。

表2 环上部分原子间的距离Table 2 The distances between some atoms on the rings

3.2 热稳定性

ZXC-51~ZXC-55 的TG 和DSC 曲线如图2~图4所示。由图2a 可知,化合物ZXC-51 的质量损失分为2 个阶段,在110 ℃以下为第一阶段,质量损失约5.6%,是化合物ZXC-51 失去结晶水的过程(理论值为7.81%),第二阶段为254.38~300.77 ℃,TG 曲线显示该阶段质量损失为67.23%,同时DSC 曲线上在相同温度区间内有1 个放热峰,峰值温度为265.84 ℃,是化合物ZXC-51 的固相分解过程。

图2 化合物ZXC-51 和ZXC-52 的TG-DSC 曲线Fig.2 TG-DSC curves ofZXC-51 and ZXC-52

图2b 是化合物ZXC-52 的TG-DSC 曲线,化合物ZXC-52 在223.65~232.30 ℃区间内,质量损失为89.39%,峰值温度为229.10 ℃,峰型较窄,分解迅速。

ZXC-53 在192.22~235.15 ℃区间发生分解,质量损失67.23%,峰值温度为212.95 ℃,是化合物ZXC-53 固相分解过程,在发生分解前无明显的吸热峰,无熔化现象发生(图3a)。

ZXC-54 在200.87 ℃开始分解,温度达到234.63 ℃后分解完全,质量损失为43.96%,峰值温度为217.34 ℃(图3b)。ZXC-55 的结构与ZXC-54 的结构非常相似,它们的TG-DSC(图4a)测试结果也非常相似,DSC 曲线的形状几乎完全相同(图4b)。ZXC-55 在198.41~223.65 ℃区间内发生分解,质量损失69.40%,峰值温度为208.27 ℃,低于化合物ZXC-54 峰值温度。

图3 化 合 物ZXC-53 和ZXC-54 的TG-DSC 曲 线Fig.3 TG-DSC curves ofZXC-53 and ZXC-54

图4 化 合 物ZXC-55 的TG-DSC 曲 线 及ZXC-54 和ZXC-55 的DSC 曲线Fig.4 TG-DSC curve ofZXC-55 and DSC curves ofZXC-54 andZXC-55

3.3 爆轰性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 方法[8],优化了ZXC-51 的分子结构,由BornHabe 循环[24]将所计算的燃烧热转化为固相生成焓(ΔHf),使用EXPLO5(v6.02)软件对化合物ZXC-51 的物化性能和爆轰性能进行了计算,进而对ZXC-51 的性能进行了预估。因为ZXC-51 与2,4,6-三硝基-1,3-间苯二酚(斯蒂酚酸,styphnic acid)都属于多硝基苯酚类化合物,而斯蒂酚酸至今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研究将ZXC-51与斯蒂酚酸的爆轰性能与感度进行比较。(ZXC-51 所生成的盐的热分解温度要远低于化合物ZXC-51,所以本研究只对ZXC-51 的爆轰性能及其感度等进行研究),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ZXC-51 的爆速D=8193 m·s-1和爆压p=31.18 GPa 都要明显高于5,5′-双(2,4,6-三硝基苯基)2,2′-双(1,3,4-噁二唑)(TKX-55)(一种由四个芳香环偶连的含能化合物)和斯蒂酚酸。此外,ZXC-51 的热分解温度、密度和生成焓也明显高于斯蒂酚酸(表3)。

使用摩擦感度测试仪和标准BAM 落锤方法(2003)对化合物ZXC-51 的摩擦感度(FS)和撞击感度(IS)进 行 了 测 试(表3)[27]。测 试 结 果 表 明 化 合 物ZXC-51 撞击感度为36 J,比TKX-55 更加钝感。ZXC-51 摩擦感度与TKX-55 相似,都大于360 N。

表3ZXC-51,TKX-5 和斯蒂酚酸的性能参数比较Table 3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ZXC-51,TKX-55 and Styphnic acid

4 结论

(1)首次以1,3,5-间苯三酚和1,3-二氟苯为原料,通过硝化、成环等三步反应得到酸性化合物Z XC-51,总收率较高(为53.72%),制备方法简单,同时在杯[4]芳烃的空腔内引入了体积较大的含能基团(—NO2)。

(2)在羟胺、氨水和水合肼等作用下,ZXC-51 会发生开环反应;ZXC-51 与盐酸胍等有机碱反应时得到相应的含能盐。此外,ZXC-54 还可以与1,3-二氨基胍发生部分交换反应生成复盐ZXC-55。

(3)晶体结构表明无论是中性体ZXC-51 还是其生成的盐均属于三斜晶系,除化合物ZXC-54 为-C1 空间群外,其余化合物的空间群均为P⁃1。

(4)ZXC-51 的热分解温度、爆压、爆速和撞击感度分别为265.8 ℃,31.18 GPa,8193 m·s-1和36 J,表明ZXC-51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晶体结构感度酚酸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晶体结构与性质热点探析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例谈晶体结构中原子坐标参数的确定
化学软件在晶体结构中的应用
铝粉对高氯酸盐基电控固体推进剂感度的影响
新疆紫草总酚酸提取物指纹图谱建立及4种成分测定
HMX及PBX颗粒度对撞击摩擦感度的影响试验
丹酚酸B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FOX-7晶体形貌对感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