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2022-05-19 06:36怀晴雨胡云梦潘佳欣胡凌娟王沁翔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候鸟异地养老

□文/怀晴雨 胡云梦 潘佳欣 胡凌娟 王沁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提要]通过梳理归纳现阶段我国“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对养老房地产业、健康与养老保险业、养老服务业、养老旅游与文化业所取得的成果及现存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进行补充论证,从需方角度探讨“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方向,在保障“候鸟式”异地养老需求的同时,推动相关地区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并对我国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提供借鉴。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时期,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5%,据有关数据预测,中国以每年5%的老化速度预计在2026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1亿人。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也促使各种养老模式纷纷显现,由于经济、交通等状况的发展完善,以及老年人自身养老观念的转变,使得老年人开始追求高标准的养老环境和生活方式,“候鸟式”异地养老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模式不断受到关注。

一、“候鸟式”养老与养老产业

(一)国外研究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中期步入老龄化社会,开始出现各类有关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老龄化和精神多样性的研究,以促进老年人相关福利的改善。在关于“候鸟式”旅居养老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对涉及到与“候鸟式”异地养老概念相关的异地养老和旅居养老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认为旅居养老是具备观光旅游和人口迁移的双重特征的一种养老模式。起初,多数发达国家将养老看作是国家应该提供的福利性质的服务,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政府负担加重,很多国家开始希望借助市场的力量发展老龄经济,开发养老产业,以解决社会老龄化与政府负担问题,作为在促进旅游等经济产业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新型养老模式开始受到关注。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候鸟旅游式养老产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其产业化研究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养老房地产业、老年健康服务产业、老年用品产业、养老照护产业和教育、金融等支柱产业。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有关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旅居养老等方面的研究出现较晚,亚洲老龄化问题自进入21世纪初期开始显现,2002年联合国发表《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并指出平均预期寿命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76岁,60岁以上的人口将增加到近20亿。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发展中国家开始研究应对策略,国内有关文献研究最早出现在2001年,是对有固定收入群体的离退休老年人异地养老的探讨,2003年作为异地养老分支的“候鸟式”异地养老被提出。

从我国现有的研究来看,对“候鸟式”异地养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养老产业、老年需求等方面。在“候鸟式”养老产业上,学者们开始对迁入地“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养老群体的需求等问题有所重视,也关注其现实政策和应然制度安排等方面。涂伟龙通过引用相关案例以剖析养老地产开发的发展模式问题。李雨潼对“候鸟式”养老群体的调研后发现社区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社会管理服务等供需失衡问题比较突出。罗丽娜从养老市场需求研究发现,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和精神性养老消费需求比较可观。各方面研究的进展也提示有关政府要转变观念,主动把握发展机遇,赶上新时代养老促进经济发展的浪潮,认识到由“候鸟式”养老群体需求带动的产业发展与供给侧改革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二、我国“候鸟式”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一)养老房地产业。“候鸟式”养老房地产是以候鸟型老人为主要消费人群,并结合养老与健康服务等的一种复合型产业,属于养老地产的一个分支。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指导,我国“候鸟式”养老房地产业目前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布局相对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学者也多是以某些热门地区为例进行研究,因此并没有足够的面向全国“候鸟式”养老房地产业的成果。

学者对养老地产进行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倾向于租住养老公寓和购买养老房产,因此需求市场较为乐观。林盛认为发展养老公寓和养老社区,可以缓解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与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之间的矛盾。吴娟娟以海南为例认为国家对养老地房地产业的政策利好,应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张命军得出2013年以来我国的养老地产业处于高速上升期,各大房地产商开始调整战略推动养老地产的发展。不过就目前而言,“候鸟式”养老地产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包括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不具备较为成熟的消费观念;房地产业本身经营模式单一,无法应对淡旺季的差异和风险规避问题;社会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市场秩序监管方面的问题等。

(二)老年健康与养老保险产业。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保障晚年生活的前提,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加之消费观念与消费能力提升,对老年健康产业的潜在需求市场巨大,国家对健康产业也高度重视,因此老年健康产业发展迅速,并有望成为未来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是,该产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够完善,目前存在供需不平衡、相关政策不完善、产业链短、配套产业缺乏、集群效应差、缺乏资金和专业性人才支持等问题。养老保险服务属于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总基调下,发展新型健康医养和养老保险是大势所趋。但就现阶段发展来看,老年人对商业型养老保险的需求迫切程度相对不高,预计在未来10年才会进入爆发期。

对于“候鸟”老人而言,由于身体原因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对健康产业的需求较高,包括日常看病就医、医疗照料、养老保险、老年康复和健身等方面,但目前市场上供选择的养老保险类型较单一,同时医疗保险公平性差、药品费用高、异地医保报销和就医困难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三)养老服务产业。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的核心,养老服务业被定义为给老年群体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服务性行业。十八大召开以来,老龄政策文件开始密集出台,2013年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以促进养老服务与家政、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2019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更加细致专业地划分产业,提出了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繁荣老年用品市场、优化养老服务营商和消费环境等措施,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社会参与、个人发展等多样化的需求,为今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养老服务产业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家政照料、养老用品、文化教育等。刘珍益通过数据对比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是无法满足多层次需求。杨晓彤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业需求市场巨大,但供给单一且区域失衡,需要政策扶持促进良性发展。蒲丹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突出问题还有人才结构缺乏、市场发育不健全和相关产业的政策执行力问题。总地来说,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已经初步完善,但是在满足多元化需求、人才结构和区域公平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养老旅游与文化产业。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富足,近年来我国老年旅游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催生出“候鸟式”养老群体,政府也对老年旅游产业日益重视。老年旅游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还有利于带动相关休闲文娱产业的发展。

养老旅游产业虽然属于新型旅游分支,但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主要包括伴随着老年人口的飞增,国内需求市场增加,老年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大,据有关数据显示,老年旅游人数目前约占全国旅游总量的20%;目前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养老旅游地区,老年旅游企业的反应迅速,推出了多种旅游服务项目,形成观光旅游、健康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样化旅游服务。但是在费用问题、旅行安全问题等方面许多老年人存在忧虑,以及对于老年旅游市场的运行监管、人才专业化和相关支持政策等存在缺陷。

老年文化娱乐服务目前在我国发展态势较好,表现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老年文化服务相关政策积极制定和推行,娱乐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涵盖艺术、体育、影视、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形式也由听广播、看电视等变成现代化的舞蹈、网课、兴趣班等,逐步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不过在产业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缺乏政策支持,商业化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供给少,项目选择受限;缺乏监管制度,环境和服务质量有待改善;消费观念不成熟和宣传力度不足等,导致文化娱乐产业发展受阻。

三、案例分析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候鸟”老人进行了实地调研,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为研究地区,共调研了316例居住于北海市的60岁及以上“候鸟”老人,纳入标准:(1)季节性往返于外省与现居住地的非本地户籍老人;(2)在调查地区居住生活时间1个月及以上;(3)能够正常交流、积极配合。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为研究方法,分析“候鸟式”异地养老的老人对异地养老的需求,并根据结果探究相关养老产业的发展。

(一)对“候鸟”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选择“候鸟式”异地养老的老年人以与配偶同行的低龄老年人为主体。对比CGSS、CHARLS 2015年相关研究数据,“候鸟”老人受教育程度高于平均水平,且多数老年人经济基础良好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住方式上,老年人选择租房和买房作为异地居住的主要方式,其次是选择居住养老机构,极少数的老年人选择住酒店等其他方式,如表1所示。结合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到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主要以舒适度、价格、环境等为主,相比较养老机构和酒店等,“候鸟式”老年人更喜欢成本较低并能够更好感受当地生活的中短期租住民宿、民居方式,其次是对于经济条件优越、常年频繁往返的“候鸟式”老年人会倾向于直接购置房产,从而更方便进行定期“迁移”。(表1)

表1 北海市“候鸟式”异地养老老年人基本情况一览表

(二)所调查的老年人中超过半数(51.3%)患有慢性疾病或其他疾病。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保障晚年生活的前提,在跟进的访谈中了解到,部分患有慢性病和其他疾病的老年人因为当地空气环境好,含氧量高从而前来养老和康复。

在健康服务方面,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有79.4%的人未在旅居地看过病,仅有20.6%的人看过病。且看过病的老年人中,约有30.3%的老年人群体对当地医疗服务水平表示不满意,有39.6%的候鸟式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是通过完全自费支付方式。结合部分访谈了解到,其中感到不满意的部分老人们认为当地医疗条件较差,无法实施抢救等紧急性医疗活动,而且部分医疗机构看病时间仅能在工作日。医疗保险上,大部分老年人仅有原住地的医保,在旅居地并未购买相关医保或商业保险,在报销范围上只能报销住院部分且审批报销过程繁琐,因此有了解过异地医保报销政策的老人,也不愿意在当地看病。(表2)

表2 医疗健康相关情况一览表(单位:%)

在医药方面,有56.6%的老年人未在当地购买过药品,购买过的老年人有43.3%。结合访谈内容可知,多数老年人因无法实现异地药品费用报销而选择在常住地购买药品带到“迁移”养老地,主要原因是药店价格偏高、种类不够齐全,此外也与异地报销医药费的要求繁琐有关。

(三)休闲娱乐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1.1%的老年人未在当地参加过休闲娱乐活动(如广场舞、老年社团、打牌下棋等);参与过的老年人中约有50.4%对活动表示一般满意或不满意,69.9%的老年人认为休闲娱乐活动种类一般不够丰富;另外,在文化教育方面,多数老年人表示没有参加再教育学习或相关文化活动,部分老年人认为参加长期教育成本高,而短期教育供给少、种类不多。

结合访谈了解到,老年人认为当地所提供的休闲娱乐活动较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需求,且活动的宣传力度小等原因,使得老年人不清楚何时何地去参加;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异地养老群体倾向于“同类社交”,不太愿意参加当地的社会娱乐活动,其中32.6%的受访老人表示自己与本地人接触较少、认为本地人不好相处,但同时也期待情况改善加入当地老年娱乐活动。

(四)养老服务方面。根据调查研究了解到,老年人最担心健康问题和晚年生活无人照料,然而在家政照料、健康护理等方面,结果显示约有92.41%的老年人平日里没有接受过生活照料服务。结合访谈了解到,部分老人不信任养老服务机构和其服务水平,还有部分老人受固有的节俭观念影响,表示养老照料护理服务费用高,以及不清楚使用相关服务的渠道。

四、讨论及建议

在老年群体消费能力日益提升和“候鸟式”养老市场不断提质增速的大环境中,如何抓住机遇,能在满足广大“候鸟式”老年群体多样性养老需求的同时,助力当地养老产业转换成可观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一)发展养老房地产及相关宜居产业。养老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整合程度高及综合性强等特点,发展养老房地产业能在满足住房需求、拉动就业的同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针对以租房和购买房产这两类老年人的需求,政府可以发展养老地产租赁+销售的产业模式,开发多种户型的老年公寓、老年友好社区,提高养老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完善配套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既保障销售房产的资金回流,又能通过部分租赁取得稳定的现金流,并逐步发展多样化相关配套服务以推动增值服务盈利。积极引导养老民宿、民居提高住宿相关服务质量;适当开发高档养老度假区,满足高消费高追求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另外,还应发展多种形式医养住所,在冬夏季“候鸟式”老人高峰迁居时期,应适时增加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的床位,丰富养老活动项目,打造出面向占比更多的中端收入老人、设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养老机构,以应对不同时期养老机构供不应求的状况。

(二)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完善养老保险产业。针对“候鸟式”养老老人关注的就医难、异地医保、购买药品报销不便等问题。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也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异地就医购药报销问题,因此为提高候鸟式养老群体的满意度,推动当地医药产业发展,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异地医保结算问题,加大医疗资源支撑,以及确保医药机构数量充足、分布合理,丰富药品种类,同时推动养老保险业发展,鼓励养老健康险、养老人身安全险等相关项目,让候鸟老人能够不用顾虑报销结算问题而放心看病、购药和生活。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涉及面较广,包括了医疗保障、健康护理、生活照料、社会福利、康复产品等多个方面。应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建设,加快布局发展大健康产业、康养产业和银发经济,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医疗”“旅游+康养”产业样板,有意识地引导候鸟老人参与到新兴的康养产业中来,以激活和促进北海的健康产业市场。创新用人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业和医疗服务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如康复护理师、健康管理师、老年家政服务人员等),为提升整体养老水平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并通过市场化运作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老年医疗产品、日常辅助用品生产企业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方便价廉的养老产品,同时壮大医疗用品相关产业的市场。

(三)完善基础设施,助力老年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之一。以有丰富治理经验的海南为例,为候鸟老人提供了包括公共交通设施、老年娱乐活动场所、建设康养机构、维护环境卫生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候鸟式养老群体的生活质量。为此,在“候鸟式”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城市应该加强自身基础设施的建设,理清“候鸟式”老年人前来养老的原因及其需求,设置必要的医疗、文教、休闲娱乐、交通等公共设施,开发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休闲项目,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保健驿站、老年餐桌、老年阅读角等。不仅包括大型设施建设,一些人性化的小设施也是提高满意度的措施,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原因,可以多设置路旁歇脚座椅、直饮水、移动公厕等便利设施。

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和需要进行相关旅游项目的开发,发展多种模式受老年人欢迎的健康旅游项目;积极引导和规范旅游机构,在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同时,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旅游景区要正确定位,合理利用营销手段宣传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更好地打造老年人旅游市场。

(四)转变观念,打造美好城市印象。我国“候鸟式”养老是基于老年人群体养老观念及其养老方式转变而产生的,这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养老模式,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大势所趋,折射出来了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进步。对于能够吸引众多候鸟型老人的城市,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相关养老产业的发展,政府方面及时转变将养老产业理解为福利事业的落后观念,只有转变经营观念,才能够打造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走上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道路,以产业发展思维稳抓发展机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另外,注重社会治安、城市环境、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积极宣传当地优越的特色风光,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品牌。社会民众方面应该继续发扬热情好客的民风,以友好的态度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并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决策,在保持城市良好形象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通讯作者:胡凌娟)

猜你喜欢
候鸟异地养老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养老之要在于“安”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