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绘图比赛对优化解剖学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2022-05-19 03:19:02汤文莉毕伏龙王灵站魏成喜赵宏林
关键词:医学类解剖学绘图

汤文莉,毕伏龙,王灵站,魏成喜,赵宏林

(内蒙古民族大学 医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解剖学是医学类多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学科。医学绘图(Medical illustration)是一种以记录和传播医学知识为目的生物插图形式,它可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且形象[1]。解剖学作为医学形态学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操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借助大量形象直观的解剖图和声色并茂的多媒体资源,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掌握知识。但由于人体结构复杂、内容抽象、学生接触尸体的机会少、实操机会少,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便滋生厌学、畏学、拒学。作为艺术重要表现形式的绘图在人体结构展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果能将解剖学与绘图完美地结合,不但能拓展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构造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使专业知识构架立体化,增强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使枯燥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激发师生对于人体奥妙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竞赛式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竞赛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较好的作用[2]。

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内蒙古民族大学(以下简称内民大)为积极参与全国医学生绘图大赛,创新思维、促学、促教,共举办三届面向全校的医学类和非医学类解剖绘图比赛。比赛宗旨是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认知水平,参赛作品的评判标准是结构逼真、标注准确、比例恰当[3]。创新、创意方面要求符合作品立意,不可喧宾夺主、脱离主题。参赛作品中不乏立意新颖、思维创新、专业性强、画工扎实、民族特色鲜明的优秀作品。每届赛事后,内民大都选拔出优秀的作品提交全国医学生解剖绘图大赛组委会参赛,获得了骄人的成绩。通过比赛调动了师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了绘图教学方法的开展,促进了民族交流团结,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1 三届大赛作品参赛及评选结果

内民大首届解剖绘图大赛于2018年3—4月开始征集作品,5月份由学校选派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足的美术专业和解剖学专职教师共同组成评定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严格的评选。首届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23幅,符合大赛要求的作品115幅,115幅作品分别来自内民大4个学院(医学类学院3个,非医学类学院1个)7个专业(医学类专业6个,非医学类专业1个)。参赛及评选情况见表1。本届由于是首次举办,经验和能力都存在不足,提交作品相对较少,涉及学院、专业、学生数相对较少,但通过此次举办,提高了学生们对解剖绘图比赛活动的关注度,很多同学表示希望通过一年的准备,将会积极地参与到第二届的比赛中去。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第二届解剖绘图大赛作品征集的时间较短,2020年5月开始征集作品,6月份完成作品的评选。本届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56幅,符合大赛要求的作品132幅,132幅作品分别来自内民大8个学院(医学类学院4个,非医学类学院4个)12个专业(医学类专业8个,非医学类专业4个)。132幅被评选作品中医学类学生的作品126幅,非医学类学生的作品6幅。参赛及评选情况见表2。相对于首届参赛作品,除参与的学院和专业有明显的增加外,其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充分说明通过首届绘图比赛的成功举办,已经影响到更多的学院及专业学生,更多非医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因解剖绘图专业性强,除艺术表现外,人体结构的精准展示仍是比赛的重要评定标准。

组委会在总结前两届比赛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第三届解剖绘图大赛作品征集提前在2020年底开始,各专业参赛学生们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至2021年5月,第三届解剖绘图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02幅,符合大赛要求的作品184幅,184幅作品分别来自内民大11个学院(医学类学院5个,非医学类学院6个)19个专业(医学类专业9个,非医学类专业10个)。184幅被评选作品中医学类学生作品150幅,非医学类学生作品34幅。参赛及评选情况见表3。相比较前两届大赛数据,第三届解剖绘图比赛参赛作品更多,参与学生明显增加,影响力更强,涉及专业更广泛。为激励更多医学类专业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参与度,本届比赛的评比分为医学类专业组和非医学类专业组,获奖人数大大增加,学生们的积极性更高。

表3 第三届解剖绘图比赛情况统计Tab.3 Statistics of the Third Anatomical Drawing Competition

2 三届大赛作品参赛学生情况分析

三届解剖绘图大赛数据整理分析见表4。参赛学生涉及到内民大26个学院中的11个学院19个专业学生,充分证明解剖绘图大赛影响力和号召力。三届解剖绘图大赛共收集到作品481幅,符合大赛要求作品431幅,参赛作品数量已具规模。431幅作品中由医学类学生完成作品388幅,占作品总数的90%,非专业完成作品43幅,占作品总数的10%。从第一、二届解剖绘图大赛参赛学生获奖情况来看,总获奖人数为30人,其中,医学类专业学生29人,占总获奖人数的96.7%,非医学类专业学生仅1人获得优秀奖,占总获奖人数的3.3%。通过以上数据统计显示,医学类专业学生参赛人数、获奖人数比例均远远大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充分说明内民大举办解剖绘图大赛专业性强的特点。基于前两届参赛情况,为激发更多专业学生参与到解剖绘图大赛中,组委会将第三届参赛作品评定改为医学类专业组和非医学类专业组,获奖人数较往届有所增加。从绘画技法及构图专业性角度可见,非医学类学生参赛作品中艺术表现和绘画技法较医学类学生精湛;但从解剖学知识结构精准表达角度可见,医学类学生作品较非医学类学生更胜一筹。通过解剖绘图大赛等形式很好地为内民大各专业学生提供了展现专业知识和艺术特色的平台,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紧张地创作之余增进了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使专业知识与艺术完美结合,达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渗透。

表4 三届解剖绘图比赛情况统计Tab.4 Statistics of the three Anatomical Drawing Competitions

3 解剖学艺术化的意义

解剖学是医学类多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形态学中较重要的课程,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学科。作为艺术重要表现形式的绘画,可以教会人们认知、欣赏与理解,释放个体的天性。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教师们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是将解剖学知识理论立体、完整地展现。解剖绘图和图解在解剖学起源和发展,以及在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5]。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相比相对被动,多数学生理论环节死记硬背、实践环节对照验证。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内容的增多,学生们就会身心俱疲,厌倦周而复始的学习方法,这时创新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绘画是很好的学习手段,绘画既可应用于大众,又可以美轮美奂地以艺术精品呈现,从寓教于乐到作品的升华,必需做到认真地观察、敏锐地捕捉、细致地表现,从而使解剖学教与学的思维方式与绘画的表现意义科学有效地相结合。教师们运用绘画手段传授知识,可以使刻板的知识点瞬间变得鲜活立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魅力迅速提升。学生们在繁重的学业中,运用绘画激发学生的个性本真,使解剖学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师生共同创作,在解剖学基础上运用绘画的艺术手法将复杂的人体结构个性化地表现,使其结构得到动与静很好地诠释与领悟,深刻理解学科间的交融,人体美与艺术美可以如此完美地结合。

4 参赛作品特色分析

通过内民大三届解剖绘图比赛的作品来看,参赛学生的解剖绘图作品特色鲜明、构图大胆、线条流畅、色彩亮丽、内容丰富。但是参赛学生提交上来的作品大多是临摹绘画,原创作品与创意绘画占比很少,写生极其少量。临摹作品的内容大多数来自于教科书或是解剖图谱,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原创,选择临摹的创作方式说明学生还没有主动获取创作实物素材的能力和胆识,大都处在模仿与重复的阶段。创意作品仅在少数学生中得以表现,内容包括其生活、生产元素在创意作品中更多被设计、引用,说明作品的灵感源于生产、生活,具有真实感和灵动性,充满了医学人文内涵。除美术专业学生有人体外部写生作品外,其他专业参赛作品没有直观的人体内部结构的写生作品,也是本赛事的遗憾之处。可喜的是随着思政教育的融入,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被很多参赛选手所运用,其间不乏很多表现医者仁心、母爱伟大、疫情无情人有情等素材的作品。针对以上作品类别分析,希望今后能够看到学生们更多的原创、写生、创意和人文作品,使解剖绘图比赛的作品种类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深刻。

5 大赛对绘图法教与学的促进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各学科执着追求之路,探索出具有特色鲜明适合各专业医学生的科学有效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都是内民大教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伴随学分制改革,解剖学课程亦发生了深刻变革,显著特征为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地位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学生真正成为自我学业规划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由“授之于鱼”转变为“授之于渔”,教师谆谆善诱的不是知识结论,而是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手段。解剖绘图对医学生尤为重要,通过绘制解剖图,医学生锻炼了细致观察、缜密思考和精准表达的能力[6]。教师将专业知识与绘图有机地结合,将表述的人体结构通过绘图的形式充分展现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描绘,势必会把学生带进一种理论与艺术相结合的意境之中。同时,书本上的抽象文字立刻立体化、艺术化、生动化,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教学中现场绘图所彰显的是艺术的惟妙惟肖和专业的严谨,是语言所不及的一种教学能力的升华。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教师绘图教学的这种形式,自身模仿,尝试绘制,开拓思维,使观察变得细致入微,使知识构架艺术化,增强学生们动手和动脑能力,使枯燥的知识学习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师生互动,寓教于乐,增强师生对于人体奥妙和艺术的理解。解剖学随着绘图教学方法的深入和绘图大赛的举办,绘图运用与专业知识内化,达到了专业渗透与知识交融升华。医学生学习解剖学主动性和个性化作用凸显。

内民大三届解剖绘图大赛的成功举办,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师生运用绘图法教与学的积极性。学生们在教师地专业指导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其间多幅作品被中国解剖学会赛事所认可。优异的成绩激发了教师们高质量运用绘图法教学和学生们高质量运用绘图法学习解剖学的热情。解剖绘图大赛有效地搭建了开展解剖学教与学和医学生创新培养的平台。

居里夫人曾说过:“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美”。医学的对象是人,人体表现出来的结构美、形态美、功能美、健康美、生命美以及诊治之美等[7]。解剖绘图比赛为医学生提供了展现大美人体的平台,比赛的实质不只是作品的竞技,更是学生们相互交流、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解剖绘图比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更为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使绘图方法在解剖的教与学得以传承、发扬与创新。

猜你喜欢
医学类解剖学绘图
来自河流的你
中国三峡(2022年7期)2022-12-02 05:28:02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学与玩(2022年10期)2022-11-23 08:31:08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3期)2018-05-30 07:01:33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电子测试(2018年4期)2018-05-09 07:28:32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
河北遥感(2015年2期)2015-07-18 11:11:14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