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社区里的世界遗产

2022-05-19 04:36
今日中国 2022年5期

文| 本刊记者 马 力

位于厦门市世界遗产鼓浪屿上的雷厝是这个“历史国际社区”为数不多的中式建筑,今年6 月,已有125 年历史的雷厝经修缮后将全新亮相。

“我高祖雷正中估计不会想到,百年后祖宅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焕发新生。”位于厦门市世界遗产鼓浪屿上的雷厝是这个“历史国际社区”为数不多的中式建筑,它的第五代后人雷晶晶谈及正在进行的修缮时,难掩兴奋。今年6月,已有125年历史的雷厝经修缮后将全新亮相。

雷厝的“新生”

厝,在闽南语中是“房子”的意思,也有闽南传统建筑之意。1897年,鼓浪屿第一位华人西医雷正中在岛上修建了两落红砖厝,取名雷厝。

“雷厝是鼓浪屿上现存不多的,仍由本姓后人居住且保存较为完好的闽南风格建筑。”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蔡松荣介绍,雷厝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重点历史风貌建筑之一,2021年11月发现房屋的承重结构出现问题,鼓浪屿管委会随即对它启动了修缮保护工作,雷晶晶正是这次修缮的家族负责人。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换掉被白蚁毁坏的横梁和檩条,重新修葺屋脊等部分,为真实还原历史风貌,我还为设计施工单位搜寻了不少祖宅的历史信息。”在雷晶晶看来,修缮不仅仅是为家族保留一座“有温度”的房子,更是要保护鼓浪屿原著民100多年来不断延续的“活态”历史。

世界遗产—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

在雷厝修缮进入后期时,雷晶晶和家族其他成员商议,准备拿出一间房屋建家族博物馆。“把先辈的老照片和家族历史资料陈设其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房子背后的故事。”

雷晶晶为此关掉了在鼓浪屿经营多年的民宿,专心致志地对祖厝的历史进行整理和研究。“这次抢救性修缮,是雷厝建成到现在第一次大规模的保护修缮。”雷晶晶说,整个过程是梳理祖厝百年历史的最好机会。

在翻阅鼓浪屿大量史料后,雷晶晶清晰地了解了祖厝传承的脉络。“高祖的孙子雷文铨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成归国后担任滇缅公路桥梁总设计师;雷文铿出任德士古石油公司CEO,身兼4个国家的代理人;我爷爷雷文锭是一名建筑师,厦门第一个飞机场、厦门大学图书馆等都是他的作品。”得益于前辈们当年对祖厝的精心维护和保养,老房子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雷晶晶父母组建的鼓浪屿社区乐队—雷厝乐队

为了更好地延续雷厝“活态”文化,雷晶晶的父母在2009年牵头成立了当地第一支居民乐队—雷厝乐队。“没想到,这个由邻居和亲朋好友组成的‘家庭音乐会’还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申遗出了一份力。”雷晶晶介绍,鼓浪屿申遗期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享遗产专家委员会西格费瑞德·安德斯一行20多位专家在观看了雷厝乐队的演奏后,称其为“历史国际社区最棒的‘活态’元素”。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为鼓浪屿颁发世界遗产证书时,雷厝乐队为其演奏了意大利名曲《卡普里岛》,这让她不禁翩然起舞,感慨“历史国际社区”独有的文化魅力。

这次祖厝修缮,雷晶晶把亲手剪出的彩色瓷片贴在了屋檐上,并在瓷片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说,多年过后,这就是可以为后代口述的历史。“就像我现在触摸祖辈留下的历史一样,正是家族一代代人的接续传承,祖厝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至今”。

“小时候喜欢仰望祖厝里的精美木雕,那些花鸟鱼虫雕刻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多年来我记忆深处留存的全是这些细节的种种美好。”雷晶晶说,即便是百年后,雷厝大门上“和平处事 忠厚持家”的家训仍旧鲜活。

正在修缮中的老建筑

老建筑“活”起来

和原住民雷晶晶不同,43岁林聪海喜欢称自己为“新鼓浪屿人”。

“2007年上岛,在老房子重新利用的基础上,开了我的第一家民宿,现在手上经营的有3家,我们还是喜欢称它们为‘家庭旅馆’,游客住进来会有家的温度。”作为岛上第一批开设民宿的代表,林聪海亲眼见证了鼓浪屿这座美丽小岛的华丽转身。林聪海介绍说,之前有些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和缺少保护而倒掉,但从2005年起,厦门市政府加大了对岛上老房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鼓励民间资本上岛进行“活化利用”,老房子改民宿从那个时候兴起。

除了管理好自家经营的民宿,鼓浪屿民宿协会会长的身份让林聪海对岛上几百家民宿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多观察和思考。“每座老房子的风格都不一样,经营房子的主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怀,在老建筑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保护传承好‘历史国际社区’的整体氛围。”林聪海介绍,目前岛上的1000多栋老房子,已经有近500栋被改造成了民宿,保留了社区原有功能,同时实现了社区向度假旅游的“活化利用”,“充分体现了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原则,让老建筑换发新的生命”。

今年是张小娟在鼓浪屿上经营民宿的第10个年头。她经营的老房子落成于1883年,曾是欧洲和美洲海员的疗养所,还曾经作为当时“德记洋行”所在地,1909年比利时在厦门设立领事馆,第二任比利时领事将这座建筑设为自己的官邸。“经过精心改造和近10年的重新打磨,老房子历史的厚重感更加凸显,它不再是一座尘封的冰冷建筑,有了烟火气的熏陶,有了情感和温度,是生命的延续。”张小娟说,每当有客人住进来,她都会给他们讲起老房子的故事,因历史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她的民宿成为鼓浪屿上的“网红民宿”。

连接历史与当下

“老建筑,是鼓浪屿的魂,它们身前身后的故事,是鼓浪屿的韵。鼓浪屿全岛共有151个不可移动文物点、439处历史风貌建筑,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文物,更要将其活化利用好。”蔡松荣说。

吴晓雯是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作为本土遗产保护者,她从小就喜欢鼓浪屿独特的人文风情和社区氛围,对鼓浪屿遗产保护更是偏爱有加。

“对鼓浪屿遗产的保护,社区居民的参与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吴晓雯说,鼓浪屿世界遗产的关键词就是“社区”,鼓浪屿遗产形成于近代,见证了外来文化的传播交流,也包含了华侨华人和本地工匠的智慧创造。“鼓浪屿是一个活态的遗产,还延续着遗产创建时的功能,不仅社区功能是延续的,社区文化也是延续的。”她认为,将鼓浪屿遗产视为活态遗产来保护,人一定是参与主体。

“现在鼓浪屿社区的构成主体有延续性也存在一些变化,不管是老鼓浪屿人还是新鼓浪屿人,对遗产保护都很有热情。”吴晓雯与雷晶晶是很好的朋友,雷厝在修缮开始前,雷晶晶就征求过她的建议,“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建筑原风貌”是她给雷晶晶的回复。

在遗产活化利用方面,鼓浪屿已经做了不少成功的尝试,比如在遵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把商业、本土文化传播和遗产展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了商业目的,也让更多的遗产要素点实现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几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鼓浪屿旅游的性质已经在向遗产旅游的方向转变。”吴晓雯说,申遗以及申遗成功后这些年,鼓浪屿做了大量的遗产保护工作。“我希望未来的鼓浪屿,可以延续它文化的多样性和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将当下与历史连接起来,展现给世人一个更真实生动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