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中,有一种蘑菇被冠以“黑无常”之名,它就是灰花纹鹅膏。它戴黑帽,穿黑衣,致命的毒素就如同“勾魂锁链”一样。一旦误食,难逃一死。
在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中,有一种蘑菇被冠以“黑无常”之名,它就是灰花纹鹅膏。它戴黑帽,穿黑衣,致命的毒素就如同“勾魂锁链”一样。一旦误食,难逃一死。
到底有多毒
据统计,世界上90%以上的蘑菇中毒事件都是由含有肽类毒素的鹅膏菌导致的。
目前,已经发现的肽类毒素多达22种,主要分为三大类:鹅膏毒肽类、鬼笔毒肽类和毒伞毒肽类。它们都是环肽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酸碱、冷藏等条件下不易发生变化,且易溶于水和酒精。因此,一般烹调无法破坏其分子结构,一旦误食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其中,鹅膏毒肽毒素相当具有迷惑性,其进入人体后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这段时间里,食用者不会产生任何中毒症状。潜伏期过后,食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肠胃症状。接着就是假愈期,在这个阶段症状消失,近似康复。假愈期过后,食用者的病情迅速恶化,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至8天就会生命垂危。
以灰花纹鹅膏为例,误食后6至12个小时才发病,初期出现肠胃炎症状,随后可能会有假愈期。假愈期过后,食用者很快会出现肝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衰竭而亡。
据悉,灰花纹鹅膏中的肽类毒素含量高达12583.7μg/g(微克/每克),比“毒霸欧洲”的绿盖鹅膏(7456.2μg/g)的毒素高了近一倍。
通常认为,1/2的绿盖鹅膏能够毒死一个成年人。换成灰花纹鹅膏的话,只需要食用1/4就会致死。因此,灰花纹鹅膏常年位居“致死蘑菇排行榜”的前列。
我国食物中毒致死事件的主要元凶之一
2004至2014年,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发生蘑菇中毒事件576起,中毒病例3701例,死亡786例,病死率高达21.24%。
另有数据显示,误食蘑菇中毒的死亡人数占整个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比例的35.57%,灰花纹鹅膏是主要元凶之一。
据悉,灰花纹鹅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亚热带地区,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等地是灰花纹鹅膏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地。
比如在2020年,湖南、廣州、浙江共发生17起灰花纹鹅膏中毒事件……
怎样识别
怎样才能避免误食灰花纹鹅膏?据介绍,灰花纹鹅膏菌盖直径小于9cm,盖面有纤维丝状的花纹,会因为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其菌盖边缘没有沟纹,菌柄常附有浅褐色的鳞片,其基部近球形,且拥有顶生的菌环。
灰花纹鹅膏被误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与一些经常被采食的无毒野生蘑菇长得很像。比如,袁氏鹅膏(菌盖边缘有沟纹)、隐花青鹅膏(菌柄洁白无鳞片)等。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发现食用蘑菇中毒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中国鹅膏科真菌图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