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代表履职保障体系。采取集中培训、专家讲座、外出交流学习、代表小组活动等形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定期向代表通报有关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拓宽代表知情履职渠道。坚持落实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定期向人大代表寄送人大常委会公报,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保障代表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同代表所在单位的联系,支持代表更好履职。
健全代表履职制度体系。落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制度,完善代表参与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工作机制,深化代表对常委会、专委员、常委会工作机构工作的参与。注重科学提、互动办、社会评、实效问等方法创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结果满意度测评、跨年度议案建议跟踪督办、代表集中约见督办等工作机制,提高议案建议办理的落实率,提升代表和群众满意率。
健全代表履职活动体系。规范化建设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工作平台和联系载体,充分发挥代表在参与、服务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代表“六个一”活动(代表每月联系一次选民、每季度参加一次代表小组活动、每年参加一次视察检查活动、每年提一件好议案或建议、每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每届至少列席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探索开展代表小组长轮值制活动,全面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要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通过组织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决定、监督、评价等诸多环节,真正实现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
(作者:张少红,摘自2021年12月27日《人民代表报》)
注重内在动力激发,让代表想履职。严格履职管理,建立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制度,让代表行有标准、行有规范、行有要求。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和履职通报制度,及时准确记录代表履职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强化建议督办,多措并举督促承办单位加大办理力度,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和代表满意率。
注重素质能力提升,让代表会履职。加强代表学习培训,运用专题培训、依托代表小组开展以会代训,注重专家培训和代表交流相结合,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不断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定期通过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代表公布重要决议、决定,及时传递人大工作信息和通报人大工作情况,为人大代表履好职、尽好责打下坚实基础。
注重服务平台搭建,让代表能履职。建立邀请基层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常委会会议期间与列席代表座谈交流机制,完善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的制度办法。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时就近就地邀请基层代表参加,推荐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的听证、座谈、庭审旁听、检察公诉观摩、民意评价等活动,让代表履职有底气。
(作者:党文冠,摘自陕西人大网)
注重实效,强化培训,巩固代表履职能力。“代表机关”的建设,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是基础。要完善代表学习培训规划,突出培训系统性、针对性。同时,还应不断巩固完善代表与常委会、代表与选民、代表与“一府一委两院”三大联系平台建设,为代表知情知政进而有效履职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密切联系,创造代表履职条件。“代表机关”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为代表开设窗口,搭建平台,为代表充分履职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代表联络站品牌化建设,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提标提档,形成“一个镇街代表联络站+多个村社代表联络点”的“1+X”立体覆盖局面。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加强“代表机关”建设,需要不断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同时要加强对代表履职的管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在各项制度制定过程中,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实践入手,做到标准化建设“可操作、有特色、真管用”。
(作者:黄瑚,摘自浙江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