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等级影响下汉语儿童故事讲述任务中指称引入的发展研究*

2022-05-18 05:42宋宜琪梁丹丹
语言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配角百分比成人

宋宜琪 梁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7

提要 采用故事讲述任务,比较了4-10岁儿童和成人在首次引入故事主角和配角时所使用的指称形式。结果发现: 1)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在减少,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在增加。2) 配角引入能力的发展早于主角,但主角引入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4-5岁以后,儿童配角引入能力开始发展,而主角引入能力在6-7岁以后才开始发展变化;9-10岁时,儿童配角引入能力尚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主角引入能力已与成人接近。3) 由于角色身份的差异,儿童和成人的指称引入形式均表现出角色差异,但这一角色差异在不同年龄组的表现有所不同。

1 引言

叙事能力是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读写能力和认知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事讲述是典型的叙事形式。在故事讲述中,必然会提及某一事物或人物,这时便需要根据提及信息的新旧属性来选取合适的名词短语(以下简称NP)对它(们)进行指称。普遍的规律是:采用不定指形式引入新的指称对象,采用定指形式重新提及先前已进入话语的对象(Lyons 1999:165)。这一规律来源于定指和不定指形式在NP对象的可识别性(identifiability)上的差异。如果说话人在使用某一NP时预设其指称对象可以被听话人识别,则该NP是定指的,反之则为不定指(Heim 1982; Lee 和 Wu 2013; 陈平 1987)。由于引入新指称时,说话人倾向于预设听话人无法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因而会采用不定指形式引入指称。各种语言均存在定指和不定指之分,但是不同语言表达(不)定指的方式存在差异。

叙事过程中的指称引入是一个涉及交际双方的复杂动态过程。说话者需要整合听话者的认知状态和故事角色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指称形式引入故事角色以完成交际沟通。对儿童来说,指称引入能力是一种逐步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反映了儿童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能力,是儿童语用能力发展的重要观测指标。

1.1 儿童指称引入的发展趋势

儿童指称引入的发展研究始于对印欧语言(英语、法语)的研究。Karmiloff-Smith (1981,1985) 以法语和英语儿童在叙述话语中的指称能力的系列实验为基础,提出了儿童指称能力的三个发展阶段:4-5岁儿童处于第一个阶段,他们在指称引入时主要使用具有指示性的名词形式和代词等定指形式,对其话语的理解需要依赖引发故事的图片;6-7岁儿童处于第二阶段,他们已经能够建立与图画书相对独立的故事语篇。这一阶段也是指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该年龄段儿童定指形式的使用逐渐减少,尤其是现场依赖的指示性语言形式(如“这个小男孩”),更多地采用不定指形式引入故事角色(如“一个小男孩”)。8-9岁儿童处于最后一个阶段,他们的指称能力发展相对成熟,采用不定指形式引入故事角色的比例已经接近于成人。随后,大量以印欧语言儿童为被试的研究(Bavin和Shopen 1985; Wigglesworth 1997; Schneider和Hayward 2010) 均验证了这一发现,针对汉语儿童指称引入的研究发现汉语儿童指称引入能力的发展阶段与印欧语言儿童一致(Hickmann和Liang 1990)。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母语背景的儿童的指称引入表现出一致的趋势,首次引入人物时更倾向于使用定指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形成了与成人一致的、以不定指形式为主的指称引入方式。已有研究认为,年幼儿童倾向于使用定指形式引入指称是由于年幼儿童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中,无法恰当地解读新信息在听话者头脑中的认知地位,错误地预估听话者对首次引入的对象已经有所了解(Karmiloff-Smith 1981; Bavin和Shopen 1985; Wigglesworth 1997; Schneider和Hayward 2010)。

1.2 指称引入的角色差异

当故事包含不止一个角色时,角色等级会影响儿童指称形式的选择。研究发现,在指称引入、转换和维持时,儿童均会考虑故事角色的重要性,对主角和配角使用不同的指称形式(Kail和Hickmann 1992; Karmiloff-Smith 1981; Lucero et al. 2021)。在指称引入方面,Karmiloff-Smith (1981, 1985)发现在讲述故事时,6-7岁的法语和英语儿童常将主角置于句首位置,引入指称时,只对故事主角使用代词,对故事配角一般不使用任何代词,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主角策略。随后,另有研究者发现德语儿童叙述中的主角策略早在3岁半到4岁之间就已出现(Bamberg 1987:27),日语儿童5岁左右在指称引入时也表现出主角策略(Clancy 1992)。Colozzo和Whitely(2015) 发现5岁半左右的英语儿童在指称引入时表现出主角策略,而7岁和8岁儿童使用人称代词引入主角的比例较5岁半儿童明显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叙事经验不断积累,在成人的示范以及认知资源不断增加的同时,对听众需求的认识也随之增长(Kelly和Bailey 2012; Whitely和Colozzo 2013)。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儿童能否克服“使用代词引入主角”这一简化指称形式的倾向,儿童指称引入的角色差异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虽然尚未有研究直接比较儿童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的年龄发展趋势,但在前人研究的数据中可以观察到主、配角引入的发展趋势。Küntay(2002) 考察了3-9岁土耳其语儿童和成人的指称引入能力,从该研究的数据结果中可以观察到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具有一致的发展趋势,均可划分为两阶段:3-6岁处于第一阶段,他们均倾向于使用光杆动词和指示形式等定指形式来引入主角和配角;7岁以后为第二阶段,7岁儿童的指称引入表现已与成人一致。在这一阶段,指称引入的语言形式表现出角色差异,与引入主角相比,引入配角时更倾向于使用不定指形式。

在针对汉语儿童指称引入的研究中,仅有一项以粤语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考察了指称引入的角色差异。Leung(1992:22) 发现,4岁粤语儿童在引入主角时明显偏爱使用代词形式,而引入配角时倾向于使用名词性形式。但是,6岁粤语儿童指称引入的主角策略已不太明显,在引入人物时主要使用名词性形式,极少使用代词性形式,但仍与成人的指称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由于该研究中儿童的年龄较小,因而从其数据结果中无法观察到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的发展趋势。

1.3 本研究的目的

现有研究证明角色等级的差异影响了儿童指称引入形式 (Karmiloff-Smith 1981,1985),然而,现有研究并没有将角色差异纳入到整个指称引入的发展趋势中去考察,只片面地发现了学龄前儿童的指称引入存在“主角策略”,未能全面描绘指称引入发展过程中主角和配角各自引入形式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拟采用故事讲述任务,采集4-10岁儿童和成人故事讲述的语料,依据汉语的特点对指称类型进行划分,分别统计各年龄段人群主角和配角引入时使用的语言形式,检验汉语儿童指称引入的发展趋势是否受到角色身份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参照Karmiloff-Smith(1981,1985) 以及Hickmann和Liang(1990) 的被试年龄段,选取4-5岁、6-7岁和9-10岁三组儿童,每组24人,共72名儿童,所有儿童均来自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小学;另外,选取成人被试24名,均为在读研究生。所有被试母语均为汉语,且听力、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被试的平均年龄见表1。

表1 各组被试的平均年龄(1)年龄采用分号隔离年份与月份的形式进行表述,如4岁4个月表示为“4;4”。

2.2 实验任务及材料

选取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Mayer 1969) 作为故事讲述材料。自80年代以来,该书被众多语言学实验所使用。图书由24幅图组成,讲述了小男孩和狗找寻丢失的青蛙的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和前人研究(Colozzo和Whitely 2015),将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小男孩和狗)设定为主角,把五个依次出现的次要人物——青蛙、蜜蜂、鼹鼠、猫头鹰、梅花鹿设定为配角,便于研究主角和配角引入时指称形式的差异。因此,每个被试需要引入2个主角和5个配角,在每个年龄段中,将得到48个主角引入的指称形式(2个主角*24人)以及120个配角引入的指称形式(5个配角*24人)。

2.3 实验过程

实验在安静的房间进行。主试呈现无字图画书《青蛙,你在哪里?》,并引导被试讲述故事:“这里有一本故事书,请你讲给我听。”在正式讲故事之前,先让被试自行将故事书翻阅一遍,然后再要求被试边看书边讲故事。讲述故事前提醒被试主试看不到图画书,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主试不看图画书。随后,打开录音笔进行录音。如果被试在讲述过程中停顿时间过长,主试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引导性和激励性词语,如“还有呢?”“然后呢?”等,但是不对被试讲述内容作任何评价。录音到被试完成叙述并说出“讲完了”或“没有了”为止。

2.4 语料转录与统计

实验结束后,对录音材料进行人工转录编码,标记主角和配角使用的具体语言表达形式。具体形式包括光杆名词(光杆NP)、数量+名词、指示形式和代词形式四类。主要分类原则及语料范例如下:

1)光杆名词包括单独使用的名词,命名形式,如“小风”(LSQ,6;5(2)为保护被试信息,文中举例所引用的被试姓名均采用字音首字母大写表示。同时,考虑到引用的便利,本文对年龄采用分号隔离年份与月份的形式进行表述,如4岁11个月表示为“4;11”。,女);非表数量修饰语+名词,如“旁边的蜜蜂”(XL,成人组/女) 。

2)数量+名词形式包括典型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如“一只青蛙”;量词+名词形式,如“有个小男孩”(ZC,4;4/男);表数量的修饰语+名词,如“很多蜜蜂”(LJH,7;4/男)。

3)指示形式主要指包括指量结构,如“这个小狗”(YQY,4;9/女);所有格形式,如“他家的狗”(ZYH,9;8/男),以及出现在“这有……”、“这是……”等依赖即时交际情境的句子中的数量+名词、光杆名词如“这是蜜蜂”(ZHY,4;6/男)。

4)代词形式包括显性代词形式,如“他”;零形代词,即出现了相应的动词描述但没有出现动作发出者的情况,如“Φ(注:指猫头鹰)就蹬他了。”

随后,对上述语言形式进行分类,划分为定指形式和不定指形式。分类标准参照赵元任(1968:45)、Hickmann et al.(1996)、陈平(1991:121)、刁世兰(2007)、李临定(1986:21)、徐烈炯(1999:176)和朱德熙(1982:95)的研究。本文既考虑作为局部标记的NP的类型,也考虑作为整体标记的NP的语序,即看NP位于动词前还是动词后。 因此,本文将按照以下标准对具体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划分,一方面,在定指形式中,根据是否依赖现场语境,分为了指示性和非指示性两种。

1)指示性定指形式。指示性定指形式是儿童在尚未发展出成熟的指称机制时,借助眼神或身姿体态等来帮助指向指称对象的一种指称形式,具体包括:①具有定指性质的显性代词和零形代词。② 表示定指的指代短语,标记是指示代词“这”、“那”以及其复数形式“这些”“那些”。

2)非指示性定指形式。①赋予人物某个特定角色的专有名称词。 ②领属代词+名词形式,如“小男孩和他的狗” 。③动词前的光杆名词。单独使用的、无相应动词描述的光杆名词形式,也将其归入动词前一类。

另一方面,不定指形式既包括依赖局部标记的“数量词+名词”这种形式,也包括依赖整体标记的动词后的光杆名词。具体形式有:

1)局部标记:动词前的数量词+名词形式。如“一个小朋友”。

2)整体标记:动词后光杆名词。如:“小男孩在看小青蛙(3)加下划线的指称词语为当前编码对象。。”

3)局部+整体标记:动词后的数量词+名词形式。如“小朋友捉到了一只小青蛙。”

另外,特殊情况的编码标准参照了梁丹丹和宋宜琪(2015) 的研究。最后,统计各类别的数量,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角和配角引入指称形式的年龄比较

分别统计每个被试故事讲述时引入主角和配角所使用的定指形式和不定指形式的数量,再除以角色总数,得到定指和不定指形式使用的百分比。从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不论主角引入还是配角引入,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在减少,使用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在增多。

由于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分别对主角和配角引入的指称形式在四个年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分析主角和配角引入使用定指和不定指形式的年龄趋势。结果发现主角引入时,成人和9-10岁儿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 < 0.05),使用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 0.05);而9-10岁儿童和成人之间使用的指称形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同时,4-5岁和6-7岁儿童之间使用的指称形式也没有显著差异(p > 0.05)。配角引入时,成人使用定指形式(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显著小(大)于其他三组(p < 0.05),9-10岁儿童与6-7岁儿童使用的指称形式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而这两组儿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显著小于4-5岁儿童(p < 0.05),而使用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显著大于4-5岁儿童(p < 0.05)。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主角和配角引入形式的年龄组间检验结果

3.2 主角和配角引入使用语言形式的比较

首先,我们使用卡方检验对各年龄组内部使用定指和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请参见表3。

表3 指称引入时定指和不定指形式的使用情况及频数对比的卡方检验结果

由表3可知,主角引入时,4-5岁和6-7岁儿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显著大于不定指形式 (p < 0.05);9-10岁儿童和成人使用定指和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没有显著差异 (p > 0.05)。而四个年龄组配角引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显著小于不定指形式 (p < 0.05)。

而后,对各年龄组被试在定指和不定指内部不同类型的使用百分比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从表4呈现的各类指称形式的百分比可以直观地看出,在各年龄组内部,引入主角和配角所使用的指称形式均存在差异;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主角引入或配角引入的指称形式也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表4 定指和不定指内部各类指称形式的百分比(5)加下划线项为该年龄组内主配角引入时倾向使用的语言形式。

为了确定各年龄段被试在引入主角和配角时倾向于使用哪些语言形式,采用维尔克松符号秩和检验,对各年龄组内部占比超过20%的指称形式进行比较,具体统计结果见下页表5。

在表5中,各年龄组内部比较的统计结果显示,每个年龄段的被试在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时倾向于使用的语言形式均存在差异,表5最右侧列呈现了各年龄组被试引入主角和配角时最倾向使用的指称形式。

从发展的角度看,非指示形式是所有年龄组引入主角时均倾向于使用的语言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角引入的指称形式经历了从倾向于使用非指示形式到倾向于使用局部形式的变化趋势。而配角引入时,仅4-5岁儿童倾向于使用非指示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配角引入的指称形式经历了从倾向于使用整体形式到倾向于使用整体+局部形式的变化趋势。

表5 各类指称形式百分比的两两比较结果

4 讨论

儿童叙事过程中的指称引入表现是评估儿童语用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从角色等级差异的影响入手,考察了4-10岁汉语儿童的指称引入能力。研究结果不仅能够揭示汉语儿童指称引入能力的发展进程,而且能够为沟通障碍儿童的语用能力评估提供来自典型发展人群的参照,为沟通障碍儿童的语用能力研究打下基础。

4.1 指称引入发展的角色一致性

通过3.1部分的数据分析发现,不论引入主角还是配角,随着年龄的增长,汉语儿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在减少,使用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在增加(虽然相邻两年龄组间的差异并不总是显著,但这一趋势仍十分明显)。这说明,角色身份并未影响指称引入发展的总体趋势。

本研究中汉语儿童指称引入的发展趋势与欧语系儿童是一致的。汉语的定指形式包括代词、指代短语和动词前的光杆名词等,不定指形式包含动词后的光杆名词和数量词+名词形式。已有研究指出,3岁半以前的普通话儿童已经能够产出光杆名词、数量名和指量名等NP形式(Min 1994; Zhang et al. 2021)。由此可知,本研究中年龄最小的4-5岁儿童已经能够使用表达定指和不定指的各类NP形式,但是他们仍然倾向于选择定指形式引入指称,这可能由于他们的语用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尚无法考虑认知对象在听话者头脑中的认知地位,错误地预估听话者对首次引入的指称已经有所了解,故而使用定指形式而非不定指形式来引入指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后,他们能够正确地预估听话者无法识别首次引入的指称对象,便会像成人一样更多地使用不定指形式引入指称。

4.2 指称引入发展阶段的角色差异

虽然汉语儿童指称引入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出角色一致性,但是这一总体趋势的具体表现在角色间存在差异。Küntay(2002) 发现土耳其儿童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具有相同的发展阶段,而本研究发现汉语儿童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从3.2部分的数据分析发现,汉语儿童主角引入的发展表现为两阶段:第一阶段,4-5岁和6-7岁。两组儿童引入主角的表现相当,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显著大于不定指形式,他们引入主角时占比最多的指称形式均为非指示形式;第二阶段,9-10岁。9-10岁儿童引入主角时使用定指形式和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已无显著差异,他们引入主角时倾向于使用的语言形式已不同于4-7岁儿童。配角引入能力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三阶段,4-5岁、6-7岁和9-10岁儿童引入配角时使用的指称形式依次发生着变化,两两组间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和倾向于使用的指称形式均存在差异。这说明Hickmann和Liang(1990)发现的汉语儿童与印欧语系儿童一致的指称能力发展的三阶段在主角和配角引入时存在差异。

由指称引入发展阶段的分析可知,一方面,配角引入能力的发展早于主角。引入主角时,6-7岁儿童的表现仍与4-5岁儿童一致,而引入配角时,6-7岁儿童已比4-5岁儿童更多地使用了不定指形式。另一方面,虽然配角引入的发展早于主角,但是主角引入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从表2中可以发现,9-10岁儿童与成人间的差异在配角引入时更加明显:引入主角时,9-10岁儿童使用(不)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均与成人无显著性差异,而引入配角时,9-10岁儿童使用定指形式的百分比仍显著多于成人。因此,Karmiloff-Smith (1981,1985)以及Hickmann和Liang(1990)研究的结论“8岁到9岁儿童已具有相对成熟的指称能力”忽视了指称引入能力的角色差异,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认为9-10岁汉语儿童的主角引入能力已相对成熟,但配角引入能力仍与成人有明显差距。

4.3 指称引入形式的角色差异

主角策略的相关研究发现,年幼儿童(如4岁的粤语儿童)引入主角时比引入配角时更倾向使用代词形式(Leung 1992:22)。而在本研究中,4-5岁组使用代词形式的人数仅有3人,其中1人在主角引入和配角引入时均使用了代词形式,2人仅在引入主角时使用了代词形式。因此,本研究中4-5岁儿童的指称引入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主角策略,但是从表4的数据结果中可以观察到,儿童和成人的指称引入形式均表现出角色差异,也就是说,不论年龄长幼,人们的指称引入形式均存在“主角策略”。

一方面,儿童和成人指称形式的“主角策略”表现出共性。不论儿童还是成人,与配角相比,引入主角时均更倾向使用定指形式。非指示形式这一定指形式是所有年龄组引入主角时均倾向于使用的语言形式:4-5岁儿童引入主角时倾向于使用非指示这一定指形式,而引入配角时使用数量最多的指称形式是整体形式这一不定指形式;虽然成人指称引入时定指形式的百分比已经减少,但在引入主角时非指示形式仍然是其倾向于使用的语言形式。这些结果说明,至少从4岁开始,儿童已经能够意识到主角和配角的差异,并且能够使用不同的指称形式引入主角和配角。

儿童和成人引入主角时倾向使用定指形式,这似乎违反了指称引入的普遍规律——指称引入时,说话人倾向于预设听话人无法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多采用不定指形式。如4.1所述,儿童违反指称引入普遍规律的表现可以归因为他们有限的语用认知能力,那么成人呢?成人的语用认知能力发展完善,已能够正确预估所指对象在听话者脑子里的认知地位,成人的指称形式中定指形式的占比已经远低于儿童,并且配角引入时定指形式的占比也仅有7%,为何引入主角时却更倾向使用定指形式(占比38%)?

研究发现说话人在选择指称形式时并不总是以听话人的理解为前提。有时,说话人为了凸显所指对象,引起听话人对相关实体的注意而使用定指形式引入新指称,类似情况在叙事性语篇中尤为常见(王义娜 2003)。主角在说话者意识中是最凸显或最活跃的指称,在故事讲述时使用定指形式引入主角可以凸显主角,引起听话人高度注意,这可能是成人使用定指形式引入主角的原因。

另一方面,儿童和成人指称引入的“主角策略”存在差异。以4-5岁和成人的指称引入形式为例,引入主角时,4-5岁儿童和成人使用比例最高的语言形式分别为非指示形式和局部形式;引入配角时,4-5岁儿童和成人使用比例最高的语言形式分别为整体形式和整体+局部形式。虽然他们引入主角和配角时使用的具体语言形式均存在差异,但是局部形式这一主角引入时使用最多的语言形式是位于动词之前的,而整体形式和整体+局部形式这些配角引入时使用最多的语言形式均是位于动词之后的。因此,这些语言形式差异背后可能隐含着一个统一的趋势,即儿童和成人在指称引入时均倾向于将主语置于动词前的位置,将配角置于动词后的位置。为了验证这一趋势,对各年龄段被试指称引入的位置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4-5岁儿童引入主角和配角时指称位于动词前的比例分别为:90%和50%;6-7岁儿童的比例分别为90%和38%,9-10岁儿童的比例分别为69%和42%,成人的比例分别为71%和21%。从数据差异中可以看出,四组被试指称引入时将主角置于动词之前的比例均高于将配角置于动词之前的比例。这说明,汉语儿童和成人引入指称时均倾向于将主语置于动词前的位置,将配角置于动词后的位置。

汉语是一种“话题凸显”的语言,词序常用来确定信息的新旧状态,一般而言,已知信息出现在动词前的位置,新引入的未知信息出现在动词后的位置(Hickmann et al.1996; Hickmann和Liang 1990)。

由此可以看出,儿童和成人引入主角这一新信息时均倾向于将其放置在动词前的位置,违反了汉语新信息的表达习惯。与之相反,配角引入则遵从汉语新信息的表达习惯,出现在动词后的比例更高。To (2006) 认为这可能与被试选取的叙事视角相关。在故事叙述中,被试一般会以主角作为整体叙述视角,因而更容易出现在动词前的位置,而配角是作为主角在整个故事中的体验而被引入故事,更容易出现在动词后的位置。

5 结论

研究考察了故事角色的等级差异对儿童叙事中指称引入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4-10岁汉语儿童指称引入能力的发展速度表现出角色差异。主角引入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为6-7岁以后,而配角引入能力在4-5岁以后便开始发展,配角引入能力的发展早于主角;但是,主角引入能力的发展更加迅速,9-10岁儿童的主角引入能力已接近于成人,但其配角引入能力仍与成人存在差距。

2)儿童和成人的指称引入均表现出角色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主角和配角在叙事者头脑中不对等的认知地位造成的。

猜你喜欢
配角百分比成人
养大成人
成人不自在
最佳配角
故事里的那些配角们
北京车展:商用车配角地位明显但不乏亮点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
公共艺术与百分比艺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