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为
(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涉及医学、电子、机械、光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图像处理、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和专业,是集电子、机械与一体的复杂装置。设备状态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尤其是维修管理,成为相关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1-3]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相应的故障种类,以品管圈(QCC)活动小组案例,提出维修管理对策。
1)基础操作故障
某些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操作故障,其中,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基础操作故障发生率较低,影像链系统设备故障发生率较高,如X 射线高压发生器、平板探测器、滤线器等。故障的产生直接影响临床应用效果,造成诊断结果不同程度偏差。相关研究表示,医疗设备X 光机的故障率高达95.2 %。此外,高端医疗设备大多通过国外引进,人员使用不当导致的基础操作故障也较多。[4-5]
2)计算机程序故障
大多医疗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输出诊断都与计算机程序、互联网相连。软件设备和硬件故障导致数据差错或者丢失。
3)设备老化故障
部分医疗设备长期使用后产生零部件老化的问题,继续沿用或影响设备运行效果,需要加强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
4)电路故障
现代医疗设备多为电子设备,在临床使用中的功能性较强,但是其内部线路复杂较易引发故障,受湿度、温度与供电设备等综合因素影响,短路或信号不稳定等现象多有发生。
5)机械故障
因意外碰撞导致弯曲变形或零部件损坏引发设备故障;因长期缺乏保养导致设备零部件(螺钉、螺母等)松动或脱落引发设备故障;部分设备内部电阻、集成块、三极管等部件铁片锈蚀,焊点与管角无法构成通路引发设备故障。
开展医疗设备故障分析、处理和维修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要具备战略思维,使前瞻性得到强化,加强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重视医疗设备的故障分析、处理和维修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实现现有管理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寻找薄弱环节,制定具备前瞻性的管理制度,提高维修和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如创建完善的设备维护工作体系、专门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管理人员,加强与设备经销商、制造商的联系,综合分析故障原因。[6]
1)流程记录完备
医疗设备记录工作包括设备故障描述、出现频次、处置方式等,运维管理人员使用规范化表格实现详细记录,为后续的维修管理提供参考,避免同类故障再次发生。医疗设备故障统计表见表1。
表1 医疗设备故障统计
2)定期计划维修
针对电子医疗设备,因其使用率高,应设置定期维护及检修计划,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要求维护工程师熟练掌握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同时具备熟练维修操作技能,在检修过程中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判断。
3)状态预知维修
针对设备潜在故障,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做到详细观察和记录,尽早发现潜在故障位置,并判断其产生原因和预计后果,寻求解决方案避免故障发生。对于时效性、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如高压氧舱电子控制系统、大型监测系统等较为适用。
4)强化人员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的组成与原理也日趋复杂,维修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对运维人员的培训极其重要。应确保运维人员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与维修技术和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相匹配,切实提高维修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以某品管圈(QCC)活动小组为例,针对临床医用气体故障(供气终端、电动吸引器、中心供气等)处理提出相应建议。
故障报修处理的时间计算公式为:“平均故障处理时间=调查周期中全部故障处理的总时间/调查周期中报修次数”。[7]
在调查过程中制定查检表,详细分析故障发生及问题解决全流程,调查数据和权重时间见表2。
表2 调查数据和权重时间
寻找原因:维修人员正在处理其他维修,无法及时对新故障进行处理;缺少适配配件对维修效率造成影响;维修人员缺乏系统培训。
实施对策:制定管理制度,对库房管理进行规范化;通过实地考察对配件选择,确保维修时效;以配件合理改造工具,使维修效率得到提高;实现备品备件管理模块的培训,结合单位后勤维修管理平台,信息化手段实现仓管;[8]通过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传帮带,组织青年职工实现技能培训;制定维修制度,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在实施对策阶段,共实现维修83 次,平均维修时间为21.83 min。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快速提高,各种新型医疗设备和智能化工具不断涌现,为患者的医疗诊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保障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应结合医疗设备的不同故障,有针对性地采用维修保养措施,优化和改进日常维修检修效率,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