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云
(荔湾区华侨小学,广东广州 501160)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还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国家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2014年3月26日制定并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而新改编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向中小学生进行德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它是与当前加强“依法治国”宣传教育的新形势相统一的,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和遵法守纪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寓于其中,使其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有效渗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学会法律法规和遵守道德规范要求,还能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低年段)中进行有效的融合渗透?现以道德与法治低年段的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统领。传统文化有其精华,但也难免夹杂着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从各个侧面展开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因此,我们希望学生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深入挖掘、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中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精髓部分,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诗词、节日、民俗等内容。
通过深入研读教材,我们发现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其实已经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增加传统节日、传统美德故事、古代辉煌科技成就以及各地各民族传统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等内容[3]。对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有许多重合点。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前要注意吃透教材,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方面渗透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使学生的德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完善中华有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归纳见下表1: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纲要》规定的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是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及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所规定的相关内容是统一重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目标进行统合,找准教育切合点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
如在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这一课,它涉及餐桌上的卫生、礼仪、营养、文明这四个层面内容。“干干净净吃饭好”主要引导学生在用餐时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先洗手后吃饭;“我在餐桌上”则旨在让学生了解掌握在餐桌上的基本礼仪;“食物的诉说”是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健康饮食的知识;“这样吃好吗”则让学生了解不良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餐桌礼仪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餐桌上的礼仪不仅体现个人的文明修养,更蕴含着中国礼、孝、德、让、教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找准这一切入点将“了解中国传统餐桌礼仪,养成尊老爱幼、孝敬长辈、体贴家人、懂得谦让的文明用餐习惯”作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掌握我国传统餐桌礼仪文化并在生活中践行传承。
研读教材后我们还发现,在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不同的模块内容,如热爱家乡、善于交往、遵守规范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老师在教学前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多了解、多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平时注意搜集传统文化资料,加强相关知识储备,以便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内化、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而《完善中华有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1]。所以我们在挖掘补充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课堂专注力不够持久这一特点,应选取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如可以采用儿歌这种形式,它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也容易被他们理解接受。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将难以理解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便于牢记心中。或者善用动画视频连接生活。直观形象的动画、视频能充分调动低年级孩子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而有些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诗句含义深刻、晦涩难懂,如借助适当的动画故事、视频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易于将学习内容连接生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能使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愿望,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4]。如条件允许,课堂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做”“试一试”“尝一尝”等体验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如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一课不仅要指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还要引导他们热爱家乡“不变”的传统。这些家乡特色传统文化凝聚着家乡独有的文化底蕴,是家乡人智慧与创作的结晶,这些优秀的独具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代代相传。这一课教材中呈现的一个例子是“做糖画”,但“做糖画”并不是广州的特色传统文化,这一内容离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因此在讲授这一内容时老师要挖掘自己家乡的特色传统文化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讲授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向孩子介绍广州的特色美食、特色艺术,如广彩、广绣、牙雕、铜器、粤剧等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特色文化有所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绘画自己的广彩“碟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将学生已有的独特生活经验融合渗透于教材内容中,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是生活化。品德课教学要将学生真实的生活作为教育基础,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丰富情感、学会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最终回归生活,指导和提升学生的生活。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也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生活中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从生活出发——通过生活——为了生活”?这就必须要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能在课外生活中找到落实到行动的践行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如在一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就是从学生校园生活出发,课堂上通过体验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熟悉和了解学校生活中各种铃声的含义和要求,了解校园生活的一般规则,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地适应学校生活。在教授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把“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一古人对于人的良好行为姿态的一种标准编成《身边的口令》,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体验学习后,还可以拓展延伸于每天的学校生活中。学生课堂上的坐姿,排队时的站姿、队列行进中的规范等各方面在每天的学校生活中都得到提醒及训练。“日子有功”,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在每天的践行中自然而然地养成。
图1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平台,教师要基于教材,扣准时代脉搏,引入传统文化。发掘教学资源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课前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找准融合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找好与教材内容融合渗透点;更要能够找到课文延伸的践行点,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巧妙融合与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学中,切实给予学生以精神上的润泽和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如此对培养学生德育和遵纪守法方面才会真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