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崑
对于现代人而言,月亮早已没有古代人眼中那么神秘。伴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的理解和认识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人们对月亮的定义变成了—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但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中,月亮的名字和定义远远不止于此,比如在《说文解字》中,对“月”字的解释为:“阙也,太阴之精。”再比如在《史记·天官书》中,对月亮的解释为:“月者,阴精之宗。”通过对比古人和今人对月亮的观察,我们不难看出古人的浪漫主义思想。月亮因而又得名太阴、阴精等。只从文字本身去探索月亮背后的文化内涵就已经感受到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当我们再从文学作品探索必定是别有洞天。
一、月亮富有文化意义的原因
月亮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其主要原因来自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月亮的细心观察和通过月相变化总结出的人生哲理。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月亮文化的生活化和哲理化。月亮的文化内涵也是从生活化转化为哲理化之后得以广泛流传的,也正是因为月亮所代表的哲理性思想,使其被广泛地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甚至延续至今,影响着当代文学创作。
从生活化的角度理解月亮的文化内涵其实很容易。在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人们在夜晚的娱乐活动相当有限,漫漫长夜人们自然会仰望夜空,对遥远与未知的太空心生好奇,自然也有了想探索苍穹的主观能动性。月亮在夜空中是人们常见的有光的星体,夜空中虽然有发光的恒星,但在茫茫夜空中月亮无疑是最大、最亮的一颗。因此,月便与日相对而生,便也有了“日”是“太阳之精”,“月”是“太阴之精”的说法。对月的定义便是古代劳动人民细心观察的智慧所在。
同时,人们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也发现了月相变化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历法的推进。历法对于农耕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作为指导农民一年农耕作息的重要的时间参考对每个农耕者来说都意义重大。因而人们把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和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月,制定的历法系统称之为阴历,又因为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又被称为农历。其实月亮文化的生活化还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节日和婚姻嫁娶的方方面面。比如,人们熟知的阴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这里的“元”其实指的就是月亮的“圆”,根据三元说的理论,“上元”就是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景象。同样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也是在阴历的八月十五,正因十五是月圆之夜,象征一家团圆,因此中秋节又被叫作团圆节、月娘节。月亮其实就是这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正如《红楼梦》中贾雨村所道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关注月亮的真实写照。
月亮的文化内涵从生活化到哲理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正是因为人们对月亮细心的观察,才有了如今极其富有的文化内涵、极具哲理思辨的月亮文化。具有哲理化的月亮文化其实是源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联想能力,以及体现在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月亮的哲学性依旧从《说文解字》一书来进行分析,月为阴,日为阳,这与我国古代的朴素主义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所谓“阴阳”其内涵就是相互对立却又相互联系的事物,类比马克思主义哲学,阴阳的观念有点类似于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二者相生相克,进而推演出世间万物。在中国传统的哲学著作《易经》中就曾写道:“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指的其实就是阴阳,太阴与太阳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日月。有关阴阳的哲学思辨其实还有很多,例如天下万物皆有阴阳的说法,也在《红楼梦》中有所体现,第三十一回史湘云论阴阳就曾说道:“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不难看出月亮所代表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
除了阴阳的朴素哲学观点外,人们还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月相变化为月亮增添了极具诗情画意的人生哲理。現代人解释月亮的盈亏其实很容易,月相的变化其实源于月亮、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的变换。但对古人而言,科技上的不足让他们无法洞察宇宙,却也正是这样一份不可探究的神秘让古人去探索月亮背后的人生哲理。月亮所代表的既是瞬间又是永恒,在月亮不断变幻之时古人早已悟透其中的盈亏之理。唐诗《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就是因为古诗借月亮表现出的瞬息即永恒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借月亮这一意象把古今串联,探究宇宙永恒的奥秘,这便是“月”所代表的哲学思想。
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月亮的文化意义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人作家都很青睐于月亮,因为月亮所能代表的文化意蕴是很多意象远远不可比的。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借月抒情,又有多少歌曲剧目以月说理。月亮在中华文化中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寄托着整个民族共同的情感诉求。月亮是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长河中作为一代代人的精神指引与情感寄托。人们吟风颂月,期间种种无不是情,无不为情。月亮所代表的也远远不止亲情、友情、爱情和故乡情。
提到关于月亮的古诗词,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可以说得上是借月寄情的名篇。这首词是苏轼在熙宁九年所写,苏轼创作这首词的目的正如词中所写的—“作此篇,兼怀子由”。通过此词,我们也不难看出兄弟二人手足情深,二人的亲情借月亮表现得愈发朦胧缠绵,苏轼借如水的月光表达对其弟子由的无限怀念。从小序中不难看出中秋之夜,苏轼怀念自己的胞弟苏辙,借月亮进行情感的宣泄。苏轼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中,中秋的一首《水调歌头》其实是对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总结。结尾以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结最能体现苏轼因手足分离所展现出的无奈与怅然。之后的日子,就算兄弟二人相隔千里,面对头顶共同的一轮明月,两人仍能借明月沟通心事,真正做到明月之下,兄弟二人共赏这月色。
月亮同时也是文人之间传递友情的重要媒介。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是李白听闻好友被贬,心生关切,从远道寄给友人的七言绝句。在诗中明月与愁心相对,皆为李白想要遥寄友人之物,却也都不是实实在在可以触碰之物。这便是李白诗词创作的高明之处,前人常有借月感怀、思念亲友的诗句,而李白却将月亮具象化,作为礼物送给友人,可见诗仙的潇洒和浪漫。友人身处异乡,道阻且长,诗人能送给友人的便只有内心对友人的担心与牵挂。但与愁心同时送到友人身边的还有明月,明月入镜,高悬于夜空,似乎给静谧的深夜增加了些许的活泼气,友人虽身在他乡,每每抬头看见这高悬的明月必然也能想到在远方还有好友的挂念,纵使身处不毛之地,见着明月便也会有拨云见月的宽慰之情。
正是因为时时刻刻都在空中,所以月亮的永恒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长久真挚的感情,除了親情和友情之外其实还有甜蜜的爱情和浓浓的乡愁。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掌管人们姻缘的神仙叫作月老,所以人们常常用皎洁的月亮比喻纯真的爱情。“花好月圆”这个成语就是祝贺新婚夫妻的成语,它出自宋代诗人张先的《木兰花》,就如字面意思,花儿开得好,月亮圆而亮,展现的正是人世的美好与圆满。关于月亮所表达的思乡之情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袁枚的“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等。在表现爱情与乡情时,诗人其实都运用了“月圆”这一文化内涵,只是当诗人写爱情时,总是月圆,人团圆;写乡愁时却是月亮圆满,人却未能团圆。
月亮除了常被文人借用表达内心情感之外,月亮其实也有着些许消极的情感,此时月亮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就变成孤独消极的代名词。正如《水调歌头》中所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圆满时自然展现的是人世间的真情与欢愉,与之相对的便是残月之下人们内心的怅然和孤寂之情。比如,杜甫的诗作《江汉》就作于他客滞江汉之时,诗中虽然也运用了月亮这一意象,却用“孤”字与之相称,一句“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情景交融,杜甫就犹如独自悬于夜空的孤月一样,虽有报国之志却也只能孤苦飘零。再比如,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同样是望着天上的月亮,由于诗人的心境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情感就不同,自然月亮所表现的文化意蕴也不同。正如诗中所写:“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人历经战乱,家园荒残,当抬头看着一轮明月时只希望兄弟姐妹还在身边,月亮所代表的孤独寂寥的文化意蕴便跃然纸上。
三、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月亮的文化意蕴
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文学作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越来越多的作者也更加关注月亮这一意象,以月亮的形象为基础进行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大的时代背景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文化底色,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首屈一指的地位。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在文体上的突破自不必说,但当我们细细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也会发现,其中月亮在小说的创作中也有着引人深思的文化内涵。月亮在小说中是使狂人发生改变的直接原因,在小说的开篇就以寥寥数笔勾勒出月亮让狂人身陷癫狂的场景。小说中写道:“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轻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样的描写很难不让人想到西方民间传说中有关月圆之夜年轻人化为狼型的故事,同时结合鲁迅的留学经历以及日本学者田村俊裕对《狂人日记》的分析,也可以推断,鲁迅的创作很有可能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在小说中,狂人因月亮癫狂,同时也因月亮觉醒,在小说中一句“今天完全没有月光,我感觉不妙”似乎在他心中早已预见了未来。此刻月亮这一意象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细腻情感的象征。小说的创作还多处以月亮为喻,描摹出不同层次的深意。此刻月亮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环境,更是具有隐喻的绝佳意象。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极具个人特色,在她的笔下月亮这一意象与其他作家笔下的月亮有着很大的风格差异。在张爱玲的笔下,月亮的意象有着很强的主观色彩,比较常见的情感表达,如孤寂、悲凉等,但也有比较独特的表达,如丑陋、阴暗之类。小说《金锁记》中,张爱玲就通过月亮来描写人性的险恶。在小说的开篇,张爱玲用月亮这一意象奠定了小说悲凉的情感基调,月亮在不同人眼中不尽相同,也与三十年来的物是人非暗合,主人公曹七巧在月色中登场,身份的低下在月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悲凉,也为人物的形象增添了一抹悲剧性色彩,但这才是故事的开始。伴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这月光之下不知有多少的世事凉薄与人心险恶。曹七巧内心的扭曲与人性的丑恶也一手促成了自己女儿长安的悲剧命运。在长安退学前,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月亮的描写:“墨灰的天,几点疏星,模糊的缺月。”此处对于月夜的描写暗淡至极,没有一丝希望,模糊朦胧之间不正是长安不可琢磨的未来吗?天空中的一轮残缺的月亮就如同长安任由曹七巧摆布的人生,长安早已不知不觉成为了母亲变态心理的牺牲品,她的学业、她的婚姻、她的人生无不如那天空中的残月,在压抑灰暗的夜空下明灭可见,不知该何去何从。
月亮作为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其实早已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仅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月亮的悉心观察,也来源于文人墨客对于月亮浓墨重彩的细致描摹,更来源于一代代的中国人对于月亮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但人心中的月亮可以有很多。这就是月亮所代表的的月亮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是传承月亮文化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