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园
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孙统、谢安等名士在山阴兰亭举行雅集盛会,给后人留下了“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兰亭雅集后,“兰亭”一词首次出现在诗文里,是在“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至此之后,“兰亭”意象才开始不断出现在各个时代的诗文里。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都说唐诗得其丰腴,宋诗胜在筋骨。下文将对唐宋文学中“兰亭”意象的变化进行研究,探究这一经典意象在不同时代的美学风貌下的变化发展,感受“兰亭”意象所具备的弹性空间,揭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挖掘中国传统文学的内涵。
一、从兴象到意趣
兰亭诗人们畅游山水之间,诗集中有大量对兰亭景象的描写,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们或大笔一挥,粗笔勾勒,如謝安的“森森连岭,茫茫原畴”;或认真端详,细细描摹,如王彬之的“丹崖竦立,葩藻映林”。又如谢万这首被王夫之称为“兰亭之首唱”的四言诗:
肆眺崇阿,寓目高林。
青萝翳岫,修竹冠岑。
谷流清响,条鼓鸣音。
玄崿吐润,霏雾成阴。
诗人先登高远望,勾勒高山茂林,再听山谷中的溪水清流和树叶沙沙作响,又看迷蒙雾景,动静结合,意境清新,山水诗歌此时已颇具形态。兰亭诗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欢愉,对宇宙时空的理解,上承先秦,下启唐宋。
(一)唐诗中的“兰亭”山水
兰亭诗集中优美的风光让浪漫的唐代诗人心生向往,所以,在唐诗中,“兰亭”一词在诗人笔下首先成为了越地美丽风光的代表。如刘长卿《送人游越》:
未习风波事,初为吴越游。
露沾湖色晓,月照海门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
西陵待潮处,落日满扁舟。
诗人在越地送别友人,清晨里,露珠倒映出翠绿的湖色,夜色中月亮高挂,已入深秋。不知梅市在何处,兰亭之水仍在流,不如待潮水上涨,将那落日化作扁舟。全诗句句写景,处处如画,选入的都是越地经典景物,如“梅市”“西陵”,其中“兰亭”更是越地风光的标志性景物。又如,武元衡《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
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
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
莲唱蒲萄熟,人烟橘柚香。
兰亭应驻楫,今古共风光。
依然是越地送别诗,气势开阔,情感豁达,描摹的景色有山水,有果木,亦有人烟。诗人没有直言兰亭风光的美丽,却劝人到达兰亭后一定要驻足停留,同古人共享美好风光。此时,美丽的兰亭风光,不仅仅停留在山水之间,渐渐开始有了历史的底蕴。再如,崔明《送薛良史往越州谒从叔》: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
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
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诗,诗歌在前几句里抒发送别之情,最后一句“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点亮全篇,一扫忧愁。这里既代表性地描写了兰亭沁人心脾的清风竹林,又暗暗照应了王羲之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风光不仅有茂林修竹,更有让人仰慕的雅士风度。自然、情趣、历史、文化相连接,唐诗中的“兰亭”山水更是风雅之景。
(二)宋诗中的“兰亭”山水
启功先生概括中国诗歌发展史时曾说:“唐人的诗是嚷出来的,宋人的是想出来的。”观景,唐代诗人从兰亭山水中看到了自然的亲和力,而宋代诗人在欣赏山间水流之美时,观照对象则由外到内,体察自然万物中所蕴含的哲理,耐人寻味。如林概《越中五咏》:
越绝烟光隐翠微,兰亭春色送行衣。
风清汉相鸣樵径,台古任公落钓矶。
绣被歌残人竟远,桃花源静客忘归。
凭君莫上秦山望,千古骊宫对夕晖。
诗人依旧是通篇写景,选取的是越地代表景物,有兰亭春色,有严陵钓台,但诗不仅仅停留山水之美。钓台仍在,高山依旧,可历史之人早已不复。特别是最后一句将“千古骊宫”所代表的亘古不变同“夕晖”的转瞬即逝相结合,给予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宇宙无穷,生命短暂。王羲之和兰亭诗人们曲水流觞,吟诗作赋,感时光之逝,叹乐事难复,倡及时行乐。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对时间的感触,跨越了时空,被宋人重拾,并焕发出更厚重的历史感。又如,刘宰《过兰亭》:
茂林修竹翠参天,一水西为尚折旋。
欲泛羽觞追往事,怅无嘉客继前贤。
短章回寄二三友,胜践堪寻八百年。
笑拂苍崖题姓字,为言曾此掬流泉。
诗人经过兰亭旧址,所见之景依然是王羲之笔下的茂林修竹,欲效仿古人却苦于没有嘉宾,故而感慨时间的流逝,只能将这番游历写成短章回寄朋友,留下印迹告诉自己曾来过此地。诗中依然描写了不少兰亭景色,如翠绿的茂林修竹,清澈的流泉,对此番景物的审美来源于对兰亭贤士的仰慕。宋人尚雅,对兰亭之景的追慕,也就是对魏晋风度的向往,从这里也可以窥见宋人的风雅情怀。同唐人对风雅的追慕不同的是,诗人将旧景的竹林同当下的流泉相联系,将往事的流觞曲水同今日的题字相融合,让前贤和挚友同时出现诗歌里,给人以错落的时间感。再如,柴望《山阴兰亭》:
寂寂山阴事已尘,至今亭址尚嶙峋。
落花时节朝朝雨,插柳人家处处春。
曲水自流寒食酒,茂林无复永和人。
昭陵茧纸今何在,空有梅花点翠珉。
这首诗以“兰亭”入题,岁月流逝,兰亭集会远去,兰亭旧址尚存。人事易老,茂林修竹旁再也没有先贤踪迹,自然永恒,落花时节的雨,春日勃发的柳却是年年依旧。同上首诗一样,宋人在描摹景色上多带有历史沧桑感,欣赏景色之时多有理性思考,让“兰亭”意象同浩瀚宇宙,同时空相联系,更显通达。
二、从愉悦到悲悯
《兰亭集序》是兰亭集会的代表作,是千古名篇,短小精悍,意蕴深沉。王羲之通过宴会之乐,引发对生死的感叹。人活一世,无论是“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还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万物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时间的流逝让王羲之由悲入痛,感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此番彻悟让他用自己的全身心去拥抱自然,力求达到物我同一,让山川景物也具备了丰富的感情,他用轻松去化解悲哀。“兰亭”意象,也用丰富的情感寓意,影响着后世文学。
(一)唐诗中的“兰亭”之乐
兰亭集会是一场文人雅士的聚会,因此流传下来的诗文,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唐朝国力强盛,唐人好交友喜盛会,使得“兰亭”一词,在唐代诗文中,成为了佳节嘉会的代名词。如唐德宗李适,他爱好文学,每当节日宴会上都会作诗赐群臣,有《三日书怀因示百僚》:“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流觞想兰亭,捧剑得金人。”他就用“兰亭”意象代替上巳佳节,并表寻求贤才之心。继而,“兰亭”一词也成了朋友交游的符号,代表了美好的友情。如白居易《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
逸少集兰亭,季伦宴金谷。
金谷太繁华,兰亭阙丝竹。
何如今日会,浥涧平泉曲。
杯酒与管弦,贫中随分足。
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
采摘助盘筵,芳滋盈口腹。
闲吟暮云碧,醉藉春草绿。
舞妙艳流风,歌清叩寒玉。
古诗惜昼短,劝我令秉烛。
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
诗人引用的“兰亭”“金谷”都是魏晋时期的文人聚会,白居易用兰亭聚会缺少丝竹之声来凸显今日宴会之热闹,果熟花香,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一派欢乐,最后两句表达出友人相伴的美好。“兰亭”意象在唐人笔下,似乎也增添上了唐三彩般的浓墨重彩,焕发出欣欣向荣之乐。又如,罗隐《寄窦泽处士二首》:
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
诗人将朋友形容成“兰亭醉客”,整首诗轻松自然,情谊浓厚,和朋友话家常,诉近况,问平安。这份情谊的亲切感拉近了“兰亭”与人的距离。再如,鲍防《上巳寄浙东孟中丞》:
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
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诗人鲍防,是天宝年间进士,是浙东文学集团的中心人物,当时许多文人均为其门客,在其处作诗唱和。此诗虽也是上巳节化用兰亭典故,将今日座上宾客比作昔日的兰亭贤士,但和兰亭贤集的仙风道骨相比,当日的宴会有着更欢悦的气氛,整首诗也洋溢着热情的待客之礼,同上文所引的白居易诗篇一样,都焕发出热烈的情感。
(二)宋诗中的“兰亭”之悲
宋人尚雅,和兰亭风雅不谋而合。宋朝党派纷争,异族入侵,人生的忧患,生命的无常,使宋人较之唐人更具悲逝意识。宋朝理性主义的兴起,克己复礼的追求让宋诗的悲并非痛彻心扉的苦,而是克制内敛的哀而不伤,这和王羲之的“惜时悲逝”不谋而合。宋人继承了“兰亭”意象的风雅,并丰富了其中的底蕴内涵。如强至《依韵奉和经略司徒侍中上巳会兴庆池》:
千载兰亭后,风流宛目前。
竹昏烟冉冉,花泣露涟涟。
笔落诗推将,杯行酒有仙。
水边佳丽少,春草谩芊绵。
这首诗可以和前文所引白居易的《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赠座客》对比着看,两首诗都是用昔日的兰亭雅会写今日集会,但氛围却截然不同,不再是高朋满座,也没有歌舞升平,有的是竹林旁冉冉炊烟和花瓣上露珠涟涟。同样的曲水流觞,却不知是今日如昔,还是昔日如今,这种时光的错落感,给人无尽联想,充分体现出了唐诗的天真浪漫和宋诗的内敛悲悯。再如,陆游《兰亭》:
兰亭绝境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
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
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
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
兰亭是诗人陆游的家乡,这首诗将写景、叙述、抒情融为一体。开篇赞叹兰亭是越地最好的风光,有千古不断的流水,时值秋季,山中还有暗香不断的桂花,最后一句中虽叹贤士远去,但此愁非凄凄惨惨的伤感,却是一种感今怀昔的沧桑感,还颇有以自己家乡为傲的感觉。又如,刘子翚《山阴作》:
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
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
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所掀。
逢幽不暂憩,何由解尘纷。
抗迹蹈奇石,扬情瞩流云。
崇林拥密翠,细草潜幽薰。
兰亭访旧游,昔尝览遗文。
有生怜共尽,兴怀岂惟君。
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
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
刘子翚在《山阴作》中化用不少典故,特别是最后两句:“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充分体现了宋人“脱胎换骨”的写作技法,点化《兰亭序》原作,但又富有变化,诗人探访兰亭旧址,叹兰亭集会远去,如今已寂寂无闻,诗人即使和古人心意相通,面对山水的邀约,也觉孤寂。
“兰亭”意象从唐代的简单和浅显,发展至宋代的富有深蕴,而随着意蕴内涵的逐渐深厚,使用频率也日渐增多,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它的发展也开始停滞不前了。它的内涵逐渐被固定使用,后世再有运用“兰亭”意象之诗歌,都不脱唐宋兩代文人对“兰亭”意象表达的基本模式。随着“兰亭”意象的符号化,似乎它也终止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内涵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