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晓青
对一部作品的文学评价,其中最为核心的标准便是该部作品的文学性以及艺术感染力。一部优秀隽永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影响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还会为后世提供思想的指引。而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贯彻全书的情感因素是扩展本书广度与厚度的关键要素,正因深厚的情感因素,使这部以故事取胜的小说散发出艺术美感,拥有诗意的灵魂,让人反复咀嚼,时看时新。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本历史演绎小说,但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及史料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对于此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而言,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一些文学表现手法以及艺术表达形式都相对稚嫩,但不能因此否定该部作品的文学性。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对艺术真实的呈现、人物情感的处理以及创作意义,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性。所以,本文将对此展开深入分析,就其文学性及其创作性质加以详细说明。
一、展现《三国演义》文学性质的几项标准
(一)《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创作基础
《三国演义》是以历史悠久的史书和数百年民间创作的资料而成书,并且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就署“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是完全基于古史资料编撰而成的故事性小说。而所谓编次,自然是历史价值丰厚但文学性缺失,这是因为若想一部作品极具文学气质,就少不了对有关历史这一时间轴上人和事的生动描述。这种定义作品文学性的思路虽不无道理,但对《三国演义》这部巨作而言,该结论显然不够全面,其不能作为评价一部作品艺术造诣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编次”一说只是古人自谦的一种表示,而且《三国演义》本就属于历史性小说,世界范畴内凡是被称作历史小说的作品,就必须参照史实资料展开创作,作者要以真实史实为基础,进行艺术演绎。如果仅仅因为《三国演义》的创作过程中参照了史书资料就对其下绝对定义,否定小说的创作性,也就偏离了文学评价的公正性,对以历史为创作灵感的小说,无疑是一种抹杀与误导。最终,这类小说被引入“戏说”这一狭隘一隅,再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学性质评价,其中最为关键的指标便是人与事的生动记叙,也就是说,通篇小说的结构框架、人物刻画、情节设定的优劣,决定着这部小说是否具有文学性,而上述元素只是讲好故事的基础要素,若想达到更高层的艺术成就,则小说中必须有比故事更深一层的艺术格调。在评价《三国演义》这一著作过程中,我们不能带着对“编次”的偏见,不能因小说是以史书资料为创作基础,就轻视了其创造性,更不能因为小说极具故事性,就不再深入探究其文学性。也就是说,在评价《三国演义》这部著作时,我们应该以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一方面以艺术的标准衡量其文学性,另一方面以艺术的标准看待它成书的性质,只有这样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的,不至于滑入狭隘的迷途。而这也关乎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与造诣评定,值得相关人士严肃视之,展开深入的研究。
(二)《三國演义》中的情感要素及其影响力
随着朝代的更迭,时间的层层累积,《三国演义》中的情感因素已经被岁月的风沙遮住光芒,变得模糊稀薄,但只要用勇于发现的态度深入钻研,就能拂去那时间积满的黄沙,使之散发昔日的光芒。这部著作中不乏关于情感的文字描述,虽然刻画篇幅不多,但足以弥漫全书,成为浮动于历史文字之上的一种感性情绪,使整部作品充满故事性,这足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被曲折多变的人物命运所吸引,并为之哀愁、叹惋。这种悲壮凄凉的情绪让整部作品意蕴深远,留给读者无限的慨叹与思考。
第一,作品中有关情感的描述,能够让人生出无限迷惘之感。世事无常,人生总是处处充满伏笔,任何一种情绪都不是永远,金戈铁马之后的孤坟荒冢,总在诉说世道的循环往复,虚无缥缈。《三国演义》一书刻画了东汉末年一段群雄逐鹿的乱世纷争。该书是以真实历史资料为创作基础,以“编次”成书,但少了历史古卷的晦涩难懂,该书更具通俗性,降低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难度,同时激发其阅读兴趣。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作品中少不了生动传奇的故事,以及引人思考的文学韵味,为让整部作品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作者通过历史过程的再现传达其对三国兴亡的认识与感受。虽然流为读本的《三国志平话》也并非不含有某种认识与感受,但是它以司马仲相断狱、汉家君臣冤冤相报的故事作为全书框架,已经落入荒唐迷信的怪圈,更谈不上文学价值,这种带有迎合当事人某种意愿和趣味的小说,不免有媚俗之嫌,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作品。
《三国演义》则与上述作品不同,罗贯中摒弃了《三国志平话》的旧套,明确表达出其尊重史实、独立判断的创作决心,不为迎合某种潮流而肆意编造。也正因这种以史书为创作基础,以客观中立视角书写故事的态度,《三国演义》才既具历史感,又具有不失个性化的文学表现。
第二,小说中的情感因素还包括对汉室式微的惋惜,对存亡继绝的愤慨。在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中,其毫不掩饰地揭露出桓、灵二帝的昏庸无能,而对汉朝的覆灭,则充满悲伤与叹惋,这在关于汉少帝、献帝的描写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皇帝在朝堂之上并无个人发挥空间,被操控、限制是其挣脱不掉的宿命,最终迎来符合历史轨迹却有违作者情感的悲惨结局。这部作品以汉末乱世为故事的时代背景,诉说一段山河飘零、命运摇摆的过往。小说中有关少帝被废的描述,极具感染力,引人唏嘘。小说中还有对甘愿为汉朝殉国的忠义之士的描写,如刘陶、陈耽、王允、董承等,作者歌颂这些人的赤胆忠心,也从侧面表达出对汉朝覆灭的无限痛惋之情,而“尊刘贬曹”就是这种情绪的外在表现。虽然在《汉晋春秋》《通鉴纲目》《三国志平话》诸书中早已有之,但是只有《三国演义》才真正调动一切艺术的手段,使其成为全书主线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三国演义》一书中,罗贯中使用诸多正面描写,刻画刘备这一人物的宽广、伟大,以感性的笔墨描绘汉朝正统,描绘皇帝继承者刘备的仁慈爱才,以及他对光复汉室的决心与意志。
第三,全书的情感因素还体现在人生苦短,霸业雄心的人生追求方面。《三国演义》起于汉末乱世的年代,彼时山河割裂,多国混战,权力的纷争愈演愈烈,此时真正关心黎民百姓、人间疾苦的集团或个人的出现,才能给予人以生的希望,而刘备就是这样的救世主身份。他属于汉室正统,但家道中落,沦为乱世中的无名之辈。当其初见募军檄文,即“长叹”—“有心待扫荡中原,匡扶社稷,恨力不能耳!”这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旧时代有着积极意义,即使到了今日,这种仁爱之心也会给人以启示。在这之后,刘备陷入命运的旋涡中,不幸一直跟随着他,漂泊中暂时投奔刘表,经常为自己不能光复汉室而痛心疾首,岁月流转,年华逝去,而彼时的他竟无能改变这即将凋敝的命运,实在可悲可叹。这种“疾没世而名不称”的情感,引人共鸣,让人珍惜当下时光,奋发图强。
第四,全书还对知恩图报、肝胆相照的侠义之情着墨颇多。《三国演义》中最为动人的便是人物的“义”,作者给予本书的道德论调在于一个“忠”字,人与人之间的忠诚照顾,是高于一切存在的精神品质。魏、蜀、吴三方虽有所谓正统、僭、闰之别,但各能维系人心团结奋斗者,实有赖于上下感情的投合。比如,书中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不惜“三顾茅庐”,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求贤若渴之诚感动,一生效忠于刘备,即使刘备逝去,为了蜀汉,也不顾晚年身体的虚弱,一份《出师表》道尽其对蜀汉深沉的情感,对忠诚的无畏坚持。这足以证明,三顾是礼数,真挚的情感才是打动诸葛亮,让其甘愿奉献一生的真正原因。
二、《三国演义》一书的价值所在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故事性极强,是一部以情动人的作品。其不同于《红楼梦》浑然天成的情感表现,而是以历史的眼光,用作者个人的判断去演绎那段群雄争霸的岁月,这同样能表现出罗贯中的文学造诣,其对于历史人物的描述是极其敏锐、精妙的,是一名极具才华的文人。罗贯中不是只满足于编次的历史记录者,其同样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上追求更高的层次。另外,结合《三国演义》的创作年代不难发现,该书创作于元朝末年,该时期仍然受到理学的强大统治,当时的文学创作急于摆脱这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将作品回归于感性的抒情,当时的戏曲、散曲都在努力转变格局,在描述人世冷暖之时,加上感性抒情,使作品具有一种悲悯感,引人深思感悟,且当时元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偏向奔放酣畅,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罗贯中对《三国演义》中有关情感的创作,使之更加以情动人。
实际上,书中如周瑜群英会之歌等抒情之作,正是元末那种“淋漓尽致、饱满酣畅的风格”。所以也如“诗文随世运”,当小说创作进入元代,以情动人的风格已成为趋势,自然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定下情感基调。对《三国演义》这本著作创作性质的评价,已经不只是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学之间的探究分析,其还涉及中国古代小说是否与世界文学的观念相通。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思考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具有创作性的小说家不仅要有虚构想象的能力,而且对记录现实的材料同样要有所借鉴。作家以真实为出发点,在真实的架构中添加虚构与情感,这样汇聚起来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既不被“原型”“本事”所限,又有作者独特的见解与情感抒发,让沉没在文字之下的史实资料鲜活地跃然纸上,重新激活、开发与重铸,真正为作者创作所用。世界舞台上许多伟大的著作都是以文献资料作为参考创作出来的,罗贯中依据旧有材料的手段、技巧和处置材料的自主与从容,以自己体验过的感情,让已经远去的凝结成文字的史实材料重新鲜活起来,这些材料经过肢解扩充重塑,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创作技法同司汤达、歌德的创作技法并无二致。
罗贯中以非凡的组织、剪裁与想象力,以激荡于胸中的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忧患意识和感慨之情,为久远的三国故事增添新的情感,使历史人物豐满起来,更具艺术感染力。这种极具诗意的创作表达,让死板难懂的文献材料鲜活起来,颇有点石成金的意味,经过重新铸造的《三国演义》故事,给人启迪,指引人向前,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并非简单的讲史,其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表达作者对信念、忠义、国家的深刻体悟。在评价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文学性质和创作性质时,我们要站在更为宏观的视角思考问题,分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发现其与世界文学的相通性,从而加深领悟,探寻出更多有关文学和人生的警世道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评判,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一个维度,而是应该辨证地去看作品的多方面,唯有如此,才能获得更为客观和深入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