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行

2022-05-18 05:04:19符斌让
国企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扬州人盐商瘦西湖

符斌让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无数次梦想着,梦想着去扬州……元旦假日这几天,终于圆了扬州梦。

去扬州,瘦西湖必是首选之地。据说瘦西湖在清朝之前,与杭州西湖同名。清初,杭州诗人汪沆将其与杭州西湖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其实是暗讽扬州西湖之瘦小、残弱,却是与杭州西湖同名的一销金锅子。但聪明的扬州人却不掩瑕疵,直取扬州西湖名为瘦西湖,并在“瘦”字上大做文章,终使瘦西湖与杭州西湖齐名。

不知道如今的女孩子以“瘦”为美是否受此影响,但瘦西湖却是以她的曲折蜿蜒,娇秀别致而引人入胜。

此时,在寒冬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瘦西湖,更像月宫中舞动长袖的嫦娥飘落人间。虽说看不到烟花三月那种垂柳摆絮,百花吐蕊的美景,但二十四桥的委婉飘逸、五亭桥的风铃声声、钓鱼台上的冬日骄阳、白塔脚下的腊梅点点、徐园门外的垂柳长廊和熙春台下的古树沧桑,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我没有诗人的情愫,写不出“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绝唱,也不会有“故应唤作瘦西湖”的暗暗讥讽,但对于瘦西湖的美景佳境、历史典故卻情有独钟。

听导游介绍,二十四桥并非是指二十四座桥,而是此桥两边各有十二级台阶所以得名,钓鱼台却是当年乾隆皇帝顺运河而下到扬州之后的钓鱼之处。传说,为了取悦龙颜,当地的盐商派识水性之人,潜在湖底往皇帝的鱼钩挂上鲤鱼,才能钩钩有鱼。虽有“为何条条都是鲤鱼”的质疑,但有盐商应急作答:“草鱼岂敢扰天子,皇帝只应钓龙鱼。”其中暗含鲤鱼跳龙门之意,龙心大悦。

但是,同样为了拍马屁一夜建起的白塔却弄巧成拙。据说,乾隆皇帝沿运河一路来到扬州,当地官员和盐商相陪,随意一句:“能将京城的白塔搬在此就更妙了。”盐商们便连夜行动,重金从京城买来了白塔的图纸,用盐一夜堆砌成塔。到第二天乾隆帝前来观看时,一座与京城无二的白塔矗立眼前,只不过没换来龙颜大悦,却换来淡淡的一句:“盐商的富有是朕所不及也。”其后给盐商增加赋税也在情理之中的了。是否真实不作考证,但瘦西湖白塔的大小、形状与京城的白塔无二却是真的。

岸边的垂柳,虽为瘦西湖增色不少,但却记录着一段辛酸的历史。据说当年为隋炀帝游船拉纤的纤夫,并非膀大腰圆的汉子,却是娇小瘦弱的窈窕淑女,盛夏季节,淑女们个个汗流浃背的情景可想而知。这让隋炀帝动了恻隐之心,要当地官员为淑女纤夫们想一纳凉之法,因此便有了沿岸插柳之举,效果不错,龙心大悦之际,赐皇姓于柳,民间便有了将柳树也称之为杨柳之说。

在堤岸垂柳的尽头,便是瘦西湖内的又一重要景点—徐园。园内的听鹂馆虽说也玲珑雅致,但于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月亮门上的怪异的“徐园”二字,据说这园是清末民(国)初扬州城的盐枭徐宝山修的祠堂。在徐园建成时,徐曾多次邀扬州名士吉亮为其题写园名,都遭拒绝。后设计邀请酷爱喝酒的吉亮去饮酒,酒至半酣,请吉亮写下“清风徐来,春色满园”一联,吉亮提笔就用行楷挥写,当写到只剩下最后一字时,突然醒悟便狂草书一园字,这便有了“徐”字洒如行云流水,“园”字狂如猛虎囚笼的怪异之感了。

在扬州,瘦西湖是最重要的去处,但个园和何园也值得一去。

个园是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旧址上扩建而成。此君酷爱翠竹,便以竹叶之状取园名为“个”,园虽不大,却也翠竹婆娑,曲径通幽,更让人称奇的是用奇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洞府。虽说皆因富有而成,但也不能不誉园主人的风雅。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为清光绪年间道台何芷舠于“双槐园”旧址上所筑。由于此公曾任清驻法公使,将西方建筑特色带回了文明古国,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江南园林兼具西洋色彩的建筑特色:复道回廊、船厅、太湖石假山、还有水中月镜中花、水心亭等,即使在现代,也依然有夺天之美。园主本来就是饱学之士,其格调的风雅当显其中。

事实上,扬州的每一处胜景,都有一个或数个精彩、辛酸或无奈的典故。今天人们的谈论,无论是夹杂着赞美、嘲弄或愤怒的情感,它都记载着那样一段历史。这历史,即成为扬州人的文化积淀,进而又转变成扬州人的财富。扬州人善于收集历史、积累历史。

痴言典故话遗产,莫道湖瘦无客来。寒冬季节,也许不是下扬州揽胜的好季节,但我下扬州却感悟多多,收获多多。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规划处)

猜你喜欢
扬州人盐商瘦西湖
夜游瘦西湖
My Friend
瘦西湖
Parks In Yangzhou
望江南
烛光有烟
做人与处世(2016年5期)2016-04-20 05:17:16
烛光有烟
鬼精的扬州人:那些优雅的传统市井生活
大清盐商很任性
爱你(2015年7期)2015-04-20 03:58:44
郑板桥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