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与天车

2022-05-18 01:46:51李兰兰康怡熊雪英
国企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天车高级技师空姐

李兰兰 康怡 熊雪英

十年如一日,新钢“空姐”胡春丽在狭小的“天车”驾驶室,搏出了自己的精彩。

大家习惯称女行车工为“空姐”。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胡春丽就是新余钢铁卷板厂的一名行车工。

在狭小的行车驾驶室,胡春丽已度过了整整10年。虽然每天面对不断重复的酸轧机配辊、调轧辊上架、上磨床等工作,极为枯燥,但却容不得一丝马虎,因为这是保证酸轧机大动脉畅通的重要环节。

来去自如

由于行车在高空中工作,被称为“天车”。2010年,胡春丽成为一名开天车的行车工。第一次和师傅登高上行车时,面对那种要坠落的错觉,胡春丽紧张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悬着。那段时间,她常常在梦中被吓醒。

“你这样又恐高、又胆小是开不了行车的,如果克服不了就趁早调回去”,师傅故意用话激她。不服输的胡春丽为了更快适应高空作业,在登高上行车时强迫自己俯视脚下,5米、8米、10米……“积跬步而至千里”,每天,在15米高的爬梯上,至少上下个四五回,胡春丽逐渐克服了心中的恐惧,开启了来去自如的“空姐生活”。

她每天总是最早到岗。开车前,她都要把行车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儿,胡春丽创造了车间10年行车操作零故障的纪录。

火眼金睛

“吊圆盘过框架”“稳钩粘鸡蛋”“吊钢托做酒瓶酒杯”……你能想象偌大一个行车竟可以做如此细微之事吗?

这种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活,而對胡春丽来说,手到擒来。

调轧辊上架、上磨床可是相当精细的活。一般的轧辊长2米7左右,她要把轧辊从高空中精准地放进两边间隙只有2公分的机架上。坐在十几米高的操作室内,与地面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用眼睛快速识别地面人员的各种手势,来把控整个流程。每一次的吊、挪,不但要细致观察地面的吊装物状况,考虑行车的承载能力,还要兼顾地面工人的位置,确保吊装安全。胡春丽因此养成了稳重、细致的工作习惯,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别人用1-2个小时放一个轧辊到机架上,她可以半小时放5个轧辊到5个机架上。

姿采绚丽

“开天车,不仅要做到‘稳、准、快’,更要对设备了然于心”,她先后提出的“位置限制与调整装置的改进”“缓冲器与轨道止挡器的改进”“行车防偏斜装置的改进”等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用,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运行效率。

行车的工作非常辛苦。只要上了行车,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一个班下来,腰椎、颈椎酸疼。即便如此,为了不耽误“地面部队”的工作,胡春丽尽量避免减少作业时间。每次,她都会尽可能地少喝水,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

如今,身为高级技师的胡春丽被新钢公司聘为行车工培训师,先后培训行车工300余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师傅”。她教过的5名徒弟,有的已成为技术能手、生产骨干,有的已经成为高级技师或带班班长。在徒弟们眼里,她是天车工中的“大拿”“巨匠”;在同事们心中,她是能吃苦、乐奉献的得力伙伴。胡春丽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在新钢“工匠”队伍中绽放着春天般绚丽的姿采。

编辑/车玉龙 统筹/国晔

猜你喜欢
天车高级技师空姐
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智能天车倒垛优化方法
高技术通讯(2021年7期)2021-08-30 08:36:42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54
山西今年拟培训3000名“工匠”
科学导报(2018年13期)2018-05-14 12:05:54
于晓明
景德镇陶瓷(2018年1期)2018-04-21 09:49:16
空姐
首批台籍空姐入职厦航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46
机械驱动式天车升沉补偿装置研究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6年3期)2016-12-15 09:33:06
多高
老年世界(2016年8期)2016-10-17 00:27:35
陈晋柴窑
景德镇陶瓷(2015年4期)2015-05-30 09: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