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炯 林 乔 华宇坤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2019年,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携手港澳有力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基本形成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不断优化提升空间发展格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协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金融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从经济金融发展来看,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引发金融市场风险上升,生产、消费活动停滞,企业、个人、家庭资产负债表情况急剧恶化,全球经济遭受沉重打击。虽然我国疫情防控举措得当、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但是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任务依然艰巨。”从全球化趋势来看,逆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特别是欧美快速崛起,新冠疫情的发生,又进一步加深了逆全球化情绪,未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调整变化。我国明确提出,今后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今后,我国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从居民生活和消费习惯来看,疫情迫使居民消费行为发生深刻转变,线上消费和线上服务成为主流。人们更加倾向于“非接触”理念,消费者对线上场景以及新型网络消费的需求量大幅提升,网络消费群体的数量迅速壮大,推动各行各业朝着线上模式发展。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传统行业加速科技赋能,企业传统工作方式转变,数字化企业在疫情期间抢占发展先机。
在此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都应依托后疫情时期的变化,在我国步入“十四五”的关键节点,准确把握行业新发展阶段,创新谋划行业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险作为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以风险保障机制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国家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离不开保险业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保险业的支持,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必须依托新形势下的新理念,不断变革商业模式,更好回归保障本源,并以此为本实现新的突破。
当前,在我国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各产业内需供应链的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大循环”若能支持带动国家经济稳健向好发展,离不开各产业的“微循环”,各产业“微循环”依靠供应链上各个主体的有机平衡对接。目前,保险业服务各产业供应链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针对链上不同主体提供各种各样的经济损失补偿,对于提升各产业供应链的运行效能产生的作用较为有限。保险业还没能有效服务供应链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虽然掌握供应链各主体间的供需关系和风险因素,但没有将各类险种的综合服务运用到对接供应链运行的需求上来。本文尝试构建供应链保险模式,探索解决供应链运行中存在的堵点,依托国家新发展格局,在新形势下变革保险商业模式,有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图1 供应链示意图
1.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的雏形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供应链下了定义。目前学者们较为认同的定义如下: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需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到制成中间产品,从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全流程,并将流程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马士华、林勇、陈志祥,2002)。供应链是在人类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系统,是一个包含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多个主体的系统。供应链主体在生产、流通、交易、消费各个环节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如图1所示。
2.供应链保险的概念
当前,各类文献中并没有针对供应链保险的官方定义。本文认为,供应链保险是指针对整个供应链系统开展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保险服务,是通过保险增信提升供应链上各用户的资金融通效能、通过风险管理降低供应链整体运行障碍、通过损失经济补偿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行等一系列的保险综合服务模式。我们可以借助供应链保险服务模式,来实现供应链需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有机平衡,提升供应链运行效能。
▶图2 供应链保险作用机理图
1.顺应国家新发展,构建服务湾区建设发展新路径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的发展格局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通过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善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供应链保险通过为粤港澳大湾区各产业提供整合有效的综合保险服务,调整各产业供应链的供给平衡,实现供应链的稳健运行。供应链保险一方面以强大的行业数据积累和风险识别能力服务供应链各主体的整合需求,从而推动各产业供应链组成的国内市场活跃发达;另一方面推动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高质量的保险服务提升保险供给的适配性,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供应链运行中的一个难点是信息流无法共享带来的风险。需求信息共享可使供应链上各主体通过销售数据中显示的需求趋势、消费者偏好和客户分布等情况,来决定库存量、产品设计和店铺选址等相关决策。库存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产品滞留成本,利用数据分析推动下游企业合理编制生产计划,提高订单供给率,避免重复性浪费。物流配送信息共享有助于供应链上各主体实时了解订购物品的情况,增强决策的效率,减少等待成本。诚信记录共享可提升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效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减少融资风险。供应链保险站在中立角度,充分发挥“企业链接器”作用,一方面整合分析保险服务中积累的风险数据,另一方面同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合作机制,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各个板块的信息流上链,以科技赋能实现统一风险管控和服务,从而解决供应链运行的风险因素。目前,利用区块链技术信息流上链已有学者研究应用,本文不作技术上的详细研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保险业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部增长红利“水涨船高”的结果,粗放型、外延式的低水平竞争模式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外部动力弱化、监管政策转变的大环境下,原来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过往补偿式的高增长时代已基本结束,中国保险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供应链保险改变传统保险仅仅依靠大数法则和以低风险投保人补贴高风险投保人的补偿方式,尝试提供全链条整合的保险服务,即通过构建保险服务链条,整合传统的单险种保障,建立链条数据库,依托数据分析实现链上企业的综合风险管理,并为链条上资金流的运行提供融资保障,形成保险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实现新形势下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全体人民最广泛、最朴素的思想共识。自2004年起,我国持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足见中央对农业问题的高度关注。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农业运行整体平稳,但也存在诸多隐患,气候环境变化导致丰产增收难度增加,种子技术壁垒难以突破,人地矛盾、城乡二元化加深等问题都是阻碍农业产业稳健发展的风险因素,产业转型改革需求日益增加,亟需创新机制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健康产业目前是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未来产业,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人口红利的加持下,我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公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升级。“健康中国2030”规划发布以来,我国健康卫生工作被提上了新的高度。当前,我国在少子化、老龄化、疾病普遍化等因素影响下,健康产业的供给能力已渐渐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需求,亟需更具创造性、前瞻性的发展机制,为未来谋篇布局,促进我国健康产业供给升级。
文化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助推我国穿越经济下行周期的有效途径,也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历史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遭遇经济危机时,文化产业均为其缓冲和支撑经济基本面的重要力量。繁荣的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承载社会就业、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社会经济战略性转型升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文化产业的竞争也不再是文化企业之间“点”的竞争,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企业所在的文化产业链上各环节之间的系统整合。发展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链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选择了农业、健康和文化三个产业,开展保险供应链服务的应用探究。
1.农业产业链现状
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包含了涉及农业发展整条链的所有主体,前端包括与科研、育种、饲料、农机等有关的主体,中端包括与农产品种植、畜牧渔业饲养等有关的主体,后端包括与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有关的主体。农业产业链是传统农业同与之相关的附加产业和服务产业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分为横向延伸和纵向延伸两种形式:横向延伸是指增加农业产业链的主体数量,增加链条上各环节的作用功能,使得链条服务更加全面;纵向延伸是指着眼于产业链各个环节高技术和高知识的渗透,实现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2004年起,我国持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二是农业技术水平、供需关系、产业链运行等社会经济条件,在社会经济条件中,最关键的制约点是农业产业链的高效稳定运行。一方面,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产业链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农业风险,在没有风险保障的情况下,农户自身难以承受农业风险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进而打击其主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涉农中小企业和农户普遍存在信贷约束。信用体系缺失增加了银行对农户信息的搜寻成本和风险识别难度,进而提高了融资成本;农业生产的高风险特征则使银行倾向于对农户提供抵押贷款,而在农村地区,合格的抵押品往往难以获得。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农户产业链运行升级困难的局面。
2.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目前,保险服务农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提供农产品标的净损失补偿的农业保险,一种是为农户提供贷款增信的信用保证保险,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是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规避风险的主要途径,其对在保险期间发生保险责任内风险事故的农户进行经济补偿。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我国农险保费不断攀升,从2009年的13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5亿元;农险赔款从2009年的9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13亿元。从图3可以看出,农险保费收入同赔款支出的趋势图呈剪刀型张开,赔款支出的增长远不及保费的增长,赔付率呈下降态势。
2009—2014年,我国农险保费增速波动,2012年出现高位,增速达到38.2%(见图4)。从2015年开始,农险保费增速进入稳健增长期,农险占财产险保费比例也从2014年开始稳步攀升,2020年达到6%(见图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险虽然规模不断扩大,占财产险保费比例呈上升态势,但是发展波动性较大,赔付率呈下降态势,险种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优化。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农险升级缓慢,保障种类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断升级、日益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需要,现阶段的农业保险产品大多数仅为农户提供物化成本保障,保障水平较低,且难以成为合格有效的增信工具,保费的扩张一部分原因是政府引导下的投保行为,无法真正提高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性。
3.引入供应链保险模式
供应链保险在农业产业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从农产品开发到农户生产、农产品加工,再到农产品经销的整条供应链,保险利用其对过程风险的全面识别、衡量和分析,利用保险保障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实现损失的经济补偿和农业风险的有效预防及控制,并利用各主体信息需求区块链管理,提供农业融资担保,通过综合保险服务实现农业产业链高效运行。
▶图3 我国农险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趋势图
▶图4 我国农险保费增速趋势图
▶图5 我国农险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比例趋势图
▶图6 供应链保险服务农业产业作用机理图
在农产品开发阶段,有效评估科研投入,针对技术开发风险提供责任险保障,在源头上攻克“卡脖子”难题,加快科研部门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在农户生产阶段,建立自然灾害风险数据库,为农户提供自然风险预警和防灾防损服务,并联合政府共同为农产品损失和劳动损失提供补偿保障,提升农户劳动积极性和科学性;在农产品加工阶段和农产品经销阶段,通过市场供需分析,在农业产业链下游汇集农产品信息,便于统一交割标准和物流管理,提供滞销意外险、货运险等风险保障,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在整条链上,分散和转移农业产业链运行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风险和信贷风险,通过保险担保增信,增强金融机构对于农户的贷款意愿,促进农业信贷供给增加;充裕的资金支持使农户能够继续提高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优化生产要素在各农业子产业间的配置,并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及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逐渐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供应链不断提升运营效能。
1.健康产业链现状
健康产业链是指伴随着医疗过程、与医疗行为要件密切相关的产业集群,其上游主要有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与制造产业,中游主要包括患者在院治疗、出院后常态化护理及跟踪等相关产业,下游主要包括患者健康管理、疾病检测、持续复健、长期用药等。健康产业链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其资金流主要受国家医保体系管理和约束,是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集群,兼具计划性和市场性的特点,受到计划模式和市场模式双轨并行影响,故其在运行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医保基金缺口逐年增加。不断演进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将深刻改变人口结构,我国即将进入劳动力人口快速下降、待扶养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的临界期,我国居民医保基金将有入不敷出的风险。《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医保基金收入8575亿元,支出8191亿元,结余率仅为4.5%,已经连续10年下降,若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我国将出现居民医保基金赤字(见图7)。二是医护人员缺口逐年增加。受行业特性制约,医疗专业人才培养时间长、培养难度大,薪酬水平相对较低,没有形成正向激励引导的体系。加之当前社会环境下,医患矛盾突出,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严重挫伤青年劳动力进入医疗行业积极性。三是医疗物资供给水平与需求不相匹配。我国目前药品、大型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的自研自产比例过低、关键技术缺失、高度依赖进口。以医疗设备为例,目前我国高端医疗设备以进口为主,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不到15%。现代医学的常用仪器如CT机、超声影像、血管造影机、磁共振等设备,基本被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垄断。在药物领域我国更加依赖进口,以抗癌靶向药为例,目前临床使用的如易瑞沙、格列卫等主流药物,国产比例几乎为零。这种供给结构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使我国在医疗设备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不但要承受高昂的专利费用,同时将有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严重影响。
2.健康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主流健康险产品仍然主要借助以风险等量管理为内核的经济补偿手段来运行。以风险共担、风险转移为底层逻辑的风险等量管理,在资源具有广泛可替代性的系统中能够发挥充足的功效,但在资源刚性不足且缺乏可替代品类的情形下,风险等量管理的弊端被迅速放大,可能导致整个互助共济系统的失灵与空转。具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现行的健康产业保险的供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常规的健康保险产品还处于比较基础的运营模式,数字化程度不高,统筹能力不足,尚不能有效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政府自办的基本医保相比,没有足够的比较优势,难以支撑起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构件的定位;二是针对医疗领域科技研发的相关保障不成熟,既缺乏适销的产品,也没有成熟的模式,难以覆盖医疗科技研发过程中的沉没成本,难以助力医疗科技进步;三是医疗责任险等服务优化医疗体系运行的产品没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处于“点上有突破,面上不成型”的状态,还没有充分发挥调解协调的职能。
3.引入供应链保险模式
供应链保险在健康产业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从药品研发到在院治疗、护理跟踪、健康管理的整条供应链,保险提供整条健康产业链的融资担保保障,打通健康产业资金堵点,并建立以大病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医保经办体系,以“市场运作+政府监管”创新模式,将保险责任从事后医疗费用报销,扩展到健康体检、疾病早筛等领域,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全链条的增值健康服务。
▶图7 我国居民医保基金收支情况趋势图
供应链保险在医药研发阶段,构建保障与投资联动的健康产品体系,将保险产品风投化。以中青年和医疗机构为目标客户,汇集保障基金,通过股权投资、项目补助等方式,投资药物研发主体。保险人可享受新药研发成功后的部分专利收益及销售收益,此部分收益可回馈至被保险人,以冲抵被保险人出险后的赔付成本。在院治疗阶段,建立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体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体系,保险人密切联系各级政府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以独立、公正、客观的第三方立场介入医疗纠纷,避免医患群体直接对立,缓解目前尖锐的医患矛盾,为医护群体提供包括人身保障、法律援助、案例数据在内的专业服务,为患者群体提供包括费用报销、医疗咨询等惠民服务。在护理跟踪和健康管理阶段,整合药品、医院、政府、护理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等资源,利用保险特有的风险数据分析,借助保险线下网点优势,构建保险康养机构,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在健康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为供应链上各主体提供资金融通担保,并实施有导向性的“保障—投资”组合,可以有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供应链升级。
1.文化产业链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分类,文化产业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核心内容,以及与其相关的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消费终端销售等活动。文化产业链是文化产业从创意制作到体验消费所涉及的一系列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集合,它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以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源要素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增值为目标,依据特定的经济技术关联形成的网状链式结构。
▶图9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提升,从2004年的3440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443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9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2.13%攀升至2019年的4.5%(见图9)。在我国进入数字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文化新业态的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开始涌现出具有较强创意驱动性的新商业模式,文化产品创意设计、信息服务和文化投资运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和我国“软实力”水平的重要体现。
但是,从国际视角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关统计显示,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30%,日本大约为20%,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反观我国,GDP早在2010年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却相对较低,文化产业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从文化产业链角度来看,我国文化产业链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产业链不健全,链上各主体相对割裂,文化企业存在“小、乱、散”的特点,产业链运行波动起伏较大,业务单一且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差。
2.文化保险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高投入、高成长、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文化保险服务的必要性。文化企业在内容创意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和传播等阶段,由于研发复杂性、市场适应性、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可能面临项目失败、终止或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达成目标等风险,文化保险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兴险种,主要为文化企业承保上述风险。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保险涉及的主要险种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保险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供给体系,险种和服务都较为单一,没有充分依托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系列政策,解决文化产业运行机制滞后、创新与科技融合度低、产业集约化互动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服务文化产业供应链运行的机制还很匮乏。
▶表1 文化保险主要险种及其保障一览表
3.引入供应链保险模式
供应链保险在文化产业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从内容创意到研发制作、展示加工、营销分销的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保险联合政府推动文化政策落地,分析积累的风险数据,建立文化供应链保险试点,利用保险保障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实现损失的经济补偿和文化产业链风险的有效预防及控制,统筹债券基金、银行信贷等金融工具,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通过综合保险服务实现文化产业链高效运行。
▶图10 供应链保险服务文化产业作用机理图
就各个具体环节而言,供应链保险在内容创意阶段,整合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产品和艺术品鉴定、评估、定价系统,依托文化产业风险数据,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研发制作阶段,提供保障厂区公共安全的责任险、设备损坏的财产险等服务,推动文化产业链关键环节运行无阻;在展示加工阶段,保障大型演出、演唱会、展览展会、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出版、印刷未完工损失风险和人员意外风险;在营销分销阶段,利用整合的文化产业各环节数据,分析营销平衡点,推动供应链供给需求有机平衡,以保险机制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在整个供应链运行的过程中,供应链保险依托保险资源建立投融资风险共担、政策扶持、税收优惠鼓励的推动模式,与政府、文化企业、银行共建风险防范基金,为文化资本投融资提供保险保障,降低文化产业融资风险。通过对文化产业供应链实施全链条的保险服务,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供应链运行效能。
后疫情时期,世界格局、国家形势和居民习惯发生深刻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推动着保险服务升级,保险行业只有准确把握行业新发展阶段、创新谋划行业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才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供应链保险的提出为行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开辟出一条创新路线,它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开展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保险服务,以保险增信提升供应链上各用户的资金融通效能,以风险管理降低供应链整体运行障碍,以经济补偿保障供应链稳定运行。通过供应链保险在农业、健康和文化三个产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供应链保险服务产业供应链有效运行,切实推动供应链供需平衡,也可以促进保险业进一步发挥行业价值,有效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