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敏
农村教育特别是金融教育是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我国农民工群体的87.8%,农村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影响着普惠金融深入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为准确把握宁乡市农村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本文通过对2021 年宁乡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查找金融教育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提出策略建议。
金融素养是指人们理解金融术语和处理金融问题的能力,国内外学者开展金融素养研究的对象通常是城镇居民,较少涉及农村居民。刘国强(2018)基于2017 年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分布不均匀。陈伟(2021)研究认为,随着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消费者金融素养有所提升,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差距。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受教育程度、地区发展程度和职业状态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农村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村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也越高。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情况,笔者结合宁乡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工作开展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宁乡市农村地区年满18 周岁的金融消费者,调查内容涵盖金融消费者基本情况、金融产品认知与选择、储蓄与物价、贷款常识、银行卡管理、信用管理、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存款保险知识、外汇知识等,从农村金融消费者态度、消费者行为等各方面分析宁乡市农村消费者的金融素养。
本次调查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PPS),并根据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确定了4 个乡镇级调查点,分别为玉潭镇、坝塘镇、横市镇、菁华铺乡,全市共计200 个样本数。调查主要依托“问卷星”线上系统进行,4 个乡镇分别选择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1 个乡镇级网点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15 名农民金融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农村金融消费素养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宁乡市农村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但仍存在消费者金融知识掌握不足、金融技能有所欠缺、消费行为相对落后等问题。
1.农村金融消费者态度积极,但金融知识水平整体不高。从消费者态度看,宁乡市农村消费者具备较好的储蓄和消费习惯,对个人信用情况足够重视,对接受金融消费教育的态度比较积极。图1 显示,90%的农村消费者认为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方面,65%的受访者认为在学校开设金融教育课程是最有效的方式,仅6%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必要对孩子开展金融教育”。
图1 农村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教育的重视程度
如表2 所示,宁乡市农村消费者回答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为58%。分区域看,玉潭镇、坝塘镇、横市镇、菁华铺乡农村消费者回答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9%、58%、56%、59%。宁乡市农村消费者对储蓄和银行卡以及贷款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回答问题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66%、62.5%。金融纠纷解决、信用知识、保险知识是宁乡市农村消费者较为缺乏的金融知识,答题平均正确率分别为45.5%、54%和57%。
如图2 所示,宁乡市农村金融消费者除了对人民币、储蓄知识感兴趣之外,对于股票投资理财、个人消费贷款等热门金融产品也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当询问对哪些方面的金融知识最感兴趣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投资、贷款和数字金融工具,占比分别为35%、33%、32%。
图2 农村消费者对各类金融知识的兴趣程度
2.农村金融消费者消费理念保守,且金融技能有所欠缺。如图3 所示,65%的农村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或其他大件消费商品时,倾向于“全款支付,不贷款”;21%的农村消费者选择“支付大部分,贷款占小部分”;仅14%的消费者选择“按最低首付,剩余部分使用贷款”。当询问信用卡(或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渠道的小额贷款)使用习惯时,93%的农村消费者选择“提前还款”。
图3 农村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的付款倾向
从金融技能看,当询问农村消费者“使用银行自助取款机(ATM)输入密码时会不会用手或身体遮挡”,72%的受访者选择“会,防止密码被盗”,28%的农村消费者认为“不会,觉得没有必要”。当询问“误收假币后会如何处理”时,43%的受访者表示将“自行留存”或者“再花出去”。在询问“如何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27%的农村消费者表示“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知识独立决定”,35%的受访者选择“主要是咨询身边熟人”,12%的消费者选择“主要听从营销人员的引导”。调查表明,宁乡市农村消费者具备较高的使用银行卡和识别假币的能力,但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处理假币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宁乡农村消费者部分金融技能测试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宁乡农村消费者部分金融技能测试结果
3.农村金融消费者安全意识较强,但消费行为相对落后。当询问“是否在申请贷款前考虑了自己的偿付能力”时,68%的消费者选择了“是”。当询问“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有26.5%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33%的消费者选择了“应该可以,需要卖掉一些资产”,16%的消费者选择了“肯定拿不出”。当询问“有人拉你进微信群,向你推荐明天上午十点准时涨停的股票时会如何操作”,65%的消费者选择“拒绝进群,询问对方的从业资格”,13%的消费者选择“不太相信,但会先进群看看”。宁乡市农村消费者应对意外支出的付款能力如图4 所示。
图4 农村消费者应对意外支出的付款能力
如图5 所示,经常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农村金融消费者占比13.5%,26%的消费者选择“偶尔使用”,选择“没用过”的占比31%。在调查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是否阅读合同条款时,18%的受访者表示“仔细阅读”,65%的农村消费者选择“简要阅读”,17%的消费者表示“根本不读”。在询问“阅读条款后是否理解合同内容”时,37%的受访者表示“很难理解,关键性条款即便加黑也不太明白”,选择“能够理解大部分内容,对自身权利责任有清晰认识”的仅占16%。调查表明,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有待加强,阅读合同条款的习惯和理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5 农村消费者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频率
一是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应定期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积极利用3 月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日、6 月“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宣传活动、金融知识普及月等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二是创新金融知识宣传形式,如联合农业局、消协、广播电视媒体等部门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教折页、开展互动竞猜游戏等方式向农村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消保知识,还可制作银行卡买卖、个人信息保护、防金融诈骗等专题片进行宣传。三是畅通金融知识宣传渠道,采取手机微信、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便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开展金融基础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加大对信用报告查询条件、方式、征信异议处理、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信用分期还款、金融IC 卡、投资风险、金融责任等知识的宣传力度,巩固宁乡市农村金融基础知识教育成果。
一是加大存款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针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意义以及存款人权益保障条款等方面的内容开展宣传。二是加大对金融交叉业务知识的宣传教育,尤其应注重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及其风险教育,积极引导农村居民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避免陷入各类不良陷阱。三是加大互联网金融相关知识的宣传,侧重互联网金融安全及防范知识教育,提醒农村金融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金融产品。四是加大新兴支付工具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村消费者安全正确地使用各类新型支付工具。
一是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和“金惠工程”农村金融教育项目平台,结合区域特点选择更具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板块,整合优化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力量,对宁乡农村地区居民金融知识提高实施精准帮扶。二是突出特殊人群,组织编撰符合特殊人群知识文化水平和阅读习惯的宣传资料,尤其应加大对存款利率计算、银行卡密码保护、贷款申请、信用记录、维权等金融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三是深入老年人及农民相对集中的村镇、活动中心、康复中心、施工工地、集镇闹市区,将其作为开展特殊人群金融知识教育工作的重点区域,有的放矢,加大对特殊群体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
一是以提高金融技能为重点,引导消费者运用金融知识做出正确的消费行为,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消费规划、对账单使用、金融服务机具操作、假币的识别和处理等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加大对农村金融消费者理财规划的教育。二是强化对金融机具功能及使用技巧的宣传教育,宣讲与操作并重,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金融知识宣传现场增设ATM 机、网上银行操作虚拟系统、假币识别机具等设备,使农村金融消费者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金融技能。
综上所述,农村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提高并非朝夕之功,金融知识教育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区域、人群、知识等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农村消费者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