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切巷掘进支护工艺研究与应用

2022-05-16 07:29孙亚鹏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锚索底板锚杆

孙亚鹏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山西 大同 037000)

1 概况

马脊梁矿8125 工作面切巷为矩形断面,其断面尺寸为高×宽=3950 mm×9600 mm,断面面积37.92 m2,其断面尺寸和跨度都比较大,属于超大巷道断面[1]。由于切巷处煤层厚度为8.9 m,围岩强度低,裂隙发育,容易出现破碎变形的现象。因此,若采用顺槽支护形式,会造成切巷掘进中产生帮部鼓出或者顶板下沉等现象[2],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安装,也会对矿井接续计划产生影响。为保证巷道顶板的安全,确保采煤工作顺利进行,结合该工作面的特点,对其掘进支护工艺进行研究应用。

2 两次掘进工艺

设计采用两次掘进成巷工艺:第一次掘进支护,即较小断面的导硐掘进,其断面设计尺寸:高×宽=3950 mm×4600 mm;第二次掘进支护,即扩刷宽度为5000 mm,掘进至切巷设计的断面尺寸:高×宽=3950 mm×9600 mm。

2.1 第一次导硐掘进支护设计方案

(1)切巷导硐顶部支护

切巷导硐顶部支护采用锚带网配合锚索支护的形式[3]。

顶板锚带网采用规格为Ф20 mm×2600 mm 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锚杆,并配合W 型钢带和金属网。其参数为:锚杆设计间排距700 mm×700 mm,钢带长度4500 mm,菱形金属网宽度是800 mm。

顶板锚索加固方式,采用锚索梁配合桁架共同支护形式,即锚索梁和桁架锚索交替相互布置。导硐掘进施工期间,顶板槽钢每排设置3 根锚索,并采用规格为Ф21.6 mm×8300 mm的高强度钢绞线。导硐掘进支护断面图如图1。

图1 切巷导硐掘进支护断面图(mm)

(2)切巷导硐帮部支护

切巷导硐帮部支护选用锚带网的支护形式。

帮支护采用规格为Ф20 mm×2600 mm 高强锚杆,并配合菱形金属网、钢筋梯子梁的共同联合支护结构;临时帮支护采用玻璃钢锚杆,其规格为Ф20 mm×2400 mm,并配合菱形金属网支护。锚杆间排距设计尺寸为700 mm×700 mm,位于下侧锚杆距离底板设计为250 mm,位于上侧锚杆距离顶板设计为200 mm,中部锚杆与帮部岩面垂直施工;菱形金属网宽度800 mm,钢筋梯子梁采用14 号圆钢焊接而成,长度定为3700 mm。

2.2 第二次掘进扩刷支护设计方案

(1)切巷掘进扩刷顶部支护

切巷扩刷顶部支护采用锚带网配合锚索联合支护。

顶板采用规格为Ф20 mm×2600 mm 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锚杆,并配合W 型钢带和金属网。锚杆设计间排距尺寸为700 mm×700 mm,W 型钢带长度为4500 mm,菱形金属网宽度是800 mm。

顶板锚索采用锚索梁配合桁架锚索的共同支护结构,即锚索梁和桁架锚索交替相互布置[4]。其中,顶板槽钢每排设置3 根锚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Ф21.6 mm×8300 mm,与顶板岩面垂直施工;桁架锚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规格为Ф21.6 mm×8500 mm。当切巷扩刷至设计断面后,距离帮部4000 mm 位置处安装单体支柱,每1400 mm 安设一排2 根单体支柱,间距是1600 mm。其扩刷期间掘进支护断面图如图2。

图2 扩刷期间掘进支护断面图(mm)

(2)切巷扩刷回采帮支护

切巷扩刷回采帮采用锚网梁的支护形式。回采帮采用玻璃钢锚杆,规格为Ф20 mm×2400 mm,配合高强塑钢网、钢筋梯子梁联合支护。锚杆间排距是700 mm×700 mm,钢筋梯子梁长3700 mm,高强塑钢网宽度是800 mm。

3 应用效果

为验证切巷掘进支护断面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巷道进行表面位移监测,监测其相对变形量。

(1)导硐围岩表面位移监测分析。经过一个月的导硐表面位移监测,得到围岩顶底板和两帮随监测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如图3。

图3 导硐表面位移随监测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从图3 中可看出,随监测天数的变化,导硐底板底鼓量、两侧帮部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逐渐增大,且各位置的位移变化量达到稳定的时间不同。经过7 d,最先进入稳定状态的是底板,紧接着是两帮,而顶板经过16 d 后才趋于稳定。此外,在监测期间内,导硐底鼓量最大值是18.8 mm,顶板变形的最大值是61.9 mm,顶底板相对移近量是80.7 mm。两帮中临时帮的支护强度弱,变形最大77.5 mm,两侧帮部相对移近量是125.3 mm。监测结果表明,导硐围岩变形小且稳定,掘进支护效果好。

(2)扩刷围岩表面位移监测分析。导硐掘进扩刷后的围岩采取一个月的表面位移监测,得到围岩顶底板和两帮随监测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如图4。

图4 切巷表面位移随监测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从图4 中可看出,随监测天数的变化,切巷底板底鼓量、两侧帮部移近量和顶板下沉量逐渐增大,且各位置的位移变化量达到稳定的时间不同,最先稳定的是底板,经历二次扰动的煤柱帮,相比于第一次的稳定时间短,顶板因受跨度的影响,16 d 后达到稳定。此外,在监测期间内,切巷底鼓量基本保持不变,而顶板变形量最大 73.6 mm,顶底板相对移近量是92.4 mm。煤柱帮的第二次稳定变形量减小到28.7 mm,工作面帮因支护强度大,变形量48.3 mm,两侧帮部最大移近量是77 mm。监测结果表明,切巷围岩两帮及顶底板位移量都在要求范围内,围岩稳定,掘进支护效果好。

4 结语

针对马脊梁矿大断面切巷工作面,提出采用两次掘进成巷的支护工艺,第一次掘进小断面导硐,第二次掘进扩刷至设计断面。经矿压观测发现,切巷围岩表面变形量都在要求范围内,围岩稳定,大断面切巷得到很好的控制。

猜你喜欢
锚索底板锚杆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板上叠球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实践与应用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铝蜂窝复合材料客车底板性能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