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研究

2022-05-16 10:35王振前
中国保健营养 2022年1期
关键词:慢性病公共卫生防控

王振前

山东省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邹城 273500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提高了对健康的重视,开始主动了解慢性疾病及其危害,与此同时各种慢性疾病也逐渐开始涌现出来。健康是群众最重要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是维护社会和谐、缩小城乡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我国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前提。提前了解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能够为县级基层疾控中心制定慢性病预防措施提供更多的依据,因此及时地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进行分析,对了解慢性病管理项目实施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基本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以我市乡镇为研究范围,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实施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前后选取200名社区居民展开问卷调查,以问卷为工具获取居民关于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慢性病防治与自我诊断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关的信息,从这三方面评价公共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实效。

1.2 评价指标

1.2.1 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问答问卷获取相关信息,根据问卷结果进行评分计算,得分越高提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2.2 慢性病防治与自我诊断能力采用选择式问卷获取相关信息,根据问卷结果进行评分计算,得分越高提示慢性病防治与自我诊断能力越高。

1.2.3 应用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分为作息规律、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健康状况四个模块进行评价,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2]。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相关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率表示,若涉及对比项目则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检验值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公共卫生服务方法

2.1 组建专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 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对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县级疾控中心为这一项目的管理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实施、培训以及质量考核等工作。一些基层卫生机构为项目的执行单位,主要负责项目的宣传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对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慢性病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步构建三级慢性病预防网络,构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架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的组建要注意好人员的分工和安排,做好各部分工作和责任的落实,避免信息重复收集或信息的遗漏、工作安排重复或遗漏等对广大群众造成的不便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3]。

2.2 开展健康教育 慢性病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建立“全民高血压日”以及“世界糖尿病日”为主要内容来进行宣传,采取个性化的方式来构建特色的宣传机制,采用出版报、印发材料、面对面宣传以及新闻报道等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多健康教育咨询。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组织一定的线下活动,对慢性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讲,邀请社区内中老年人前来参加,以免费测量血压血糖、抽奖赠送生活用品等方法吸引人群前来参加,或组织慢性病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来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重视。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慢性病防治工作要求,开展全民化的健康生活活动。组织各部门各类人群都参与到集体的健身活动中。

2.3 多渠道联系慢性病患者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大对35岁以上人群的筛查,对他们开展一些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的活动,进而达到筛查慢性病患者的目的。此外,还必须要加强各类医疗结构对糖尿病新发病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报告工作。在这些工作都完成以后,由县级基层疾控中心对这些病例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再根据每个社区卫生所的管辖范围将其筛选分类到各个社区卫生所中,并对其进行调查和将其存档,进而有效地对全区的慢性病资料进行整合,最后达到加强对慢性病管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除了传统的张贴海报和宣传广播等方法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来实现与慢性疾病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并发布相关的通知或收集相关的信息;建立社区慢性疾病健康管理微信群或QQ群,组织群众以家庭为单位委派代表入群,接受相关活动的通知或学习慢性疾病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

2.4 构建“社区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健康守门人”制度以及“双向转诊”制度在社区慢性病防治服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两种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在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必须要在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为这两种制度的建立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确保慢性病患者可以及时地接受到专业的治疗和享受到各种保健服务,这有利于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

2.5 加强档案信息管理 现在各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对档案利用不到位的情况,因此,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加强对软件的开发,积极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医院与社区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医院的病例信息能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对接,基于区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来实现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管理。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社区、医院与群众三方面的联系,推动区域健康网络建设,实现对当地群众慢性疾病信息的管理,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计算,加以利用,将数据转化成资源,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2.6 密切患者群体联系 患者群体是人机交往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和一般人际交往一样,患者群体有着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情感”,那就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病情产生的“惺惺相惜”的共同情感。由于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病情,患者和患者之间更容易达成相互理解,两者之间的感情更容易达到共鸣,也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慢性病的防控是一项极其漫长的工作,对于某些具有传染性或潜在的复发可能的慢性病,如结核病,患者的自我监测、自我防护和定期治疗是预防疾病再次复发或广泛性流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的临床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患者症状显著减轻或未见复发后,患者逐渐产生懈怠心理,不再严格按照医嘱服药或定期复发,最终导致疾病复发”,这种情况并非患者不重视自身健康,也并非患者未能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而是在长期无异常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心理上的松懈。这种情况也是社会慢性病防控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对于此类现象,医院的健康教育、实时随访只能够尽可能改善患者体验、降低复发,想要真正达到防控目标对患者自觉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患者的有效配合。

患者群体内部的情感交流较为特殊,患者因“病”相识,更容易在情感上形成共鸣,我们可以利用患者群体的这一特性,以线上媒体平台为基础,帮助患者组建以患者为主的“病友圈”。一方面能够利用患者群体之间详细或相同的病情互相警醒,达到提醒、督促和警示的目的,使患者更加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利用患者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达到相互帮扶、相互支持的效果,使其在漫长的慢性病防治中能够保持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面对治疗、接受治疗。此外,患者群体自身的真实经历,也是社会慢性病防控中健康知识宣讲的活教材,由患者本人“现身说法”更容易让广大群众信服,对社会慢性病防控、流行性疾病防控也具有积极意义[4]。

3 结 果

根据表1统计结果,实施“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后居民慢性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慢性病防治及自我诊断技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实施“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前后居民评价指标变化

4 讨 论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人口平均寿命的提升意味着在未来我国老年群体的规模将不断提升。同时受到工作环境改变和工作特征的改变,慢性病在社会中的流行性会逐渐增强,尤其是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发生的“富贵”性质慢性病逐渐增多,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有近几年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逐渐复活的“结核病”,这些疾病均是现阶段临床中极为常见的高发病、多发病。同时这些慢性病具有明显的长病程、易复发、难根治的特点,系统性的治疗可以避免患者的生命危险,但想要消除慢性病对生活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防控、自我监测和持续治疗是根治慢性病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临床中我们不难发现,慢性病的防控很难到位,主要有原因有以下三点: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以老年人为主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显著增多,在医疗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临床医疗很难照顾到每一位慢性病患者。2、慢性病的发病周期较长,如高血压、糖尿病、COPD等很容易没有典型症状,患者日常生活中难以重视,就诊时大多已经较为严重。3、在日常的治疗中,慢性病患者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患者自我防控不足是慢性病再次复发的重要原因,然而医疗资源的稀缺性注定我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防护,提高患者的自觉和自控仍是慢性病防控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加高效、可靠、稳定的慢性病防控工作路径,构建一种符合基层社区管理特征的慢性病防控机制,是实现慢性病防控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所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也是一项聚拢民心的有效手段和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政府要积极加强对百姓的民生服务,积极开展有效的慢性基本管理和防治工作,确保以社区为中心,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以疾病控制为目的,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本组研究以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就“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展开探究,发现实施该项目后居民性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慢性病防治及自我诊断技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慢性病管理项目的实效性。

总的来说,要想有效提高对慢性疾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要积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部门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任务和财务责任,加强政府部门对相关事业的投资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对经济薄弱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充足的卫生服务人员和房屋、设备等基础条件的充沛,提高相关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此外,还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突出慢性疾病的针对性特点,特别是确保服务的规范化程度和信息收集录入的精确性,确保建立健全的地区信息网络。相关部门还要交及时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管工作,及时做好动态评估,深入分析相关的信息,促进地区人群健康水平的不断能提高。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工作在慢性疾病的防控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对慢性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县级基层疾控中心必须要对这一方面的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确保慢性病管理项目能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有效服务[5]。

猜你喜欢
慢性病公共卫生防控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