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欣
冠县中心医院,山东 聊城 252500
急性心梗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同时冠心病、高血压、体型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诸多因素也会增大人们患病风险,且一旦发病未立即治疗,容易形成血栓,进而演变为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2]。因此在控制急性心梗患者病情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本研究提出无缝隙护理模式,并设置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此模式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共收治急诊心梗患者68例,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42~60岁,平均(49.25±3.52)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0~60岁,平均(48.62±3.6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并加强健康宣教与膳食管理。
无缝隙护理:
(1)成立护理小组:成立以主任为负责人的护理小组,成员包括主任医师、主治医生、护士长、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注重护理措施。
(2)无缝隙排班表:因心梗患者身体情况特殊,固24小时安排护理人员值班,以防发生问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时调整排班模式。
(3)护理流程无缝链接:护士长根据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床边护理的交接,务必填写交接单。主治医生定时查阅交接单,根据交接单内容细化护理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无缝隙护理的实施:综合评估后,给予心梗患者冠脉溶栓治疗,溶栓期间实施的护理措施如下:①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变化,心率、血压是监测的重点项目,同时关注患者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溶栓并处理。②观察患者的溶栓效果:评估胸口疼痛程度、疼痛部位及面积;给药后实时监测患者的ECG升高的ST段变化,并关注患者是否有心律失常症状,同时监测心肌酶谱的变化。③溶栓后的护理:治疗后第1周,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在床上做上肢及下肢屈伸运动,自己下床上卫生间,做好床上体位调整,防止压疮。若患者不能自理,需护理人力辅助完成床上被动活动,活动量按照患者情况循序渐进;在饮食方面,以低盐低脂的流食为主,禁止吸烟及喝酒,避免咖啡、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每天清晨按时起床排便,营造安静的排便环境,并根据医嘱服用缓泻药物,常用缓泻剂包括果导、麻仁丸等。叮嘱患者一定不能用力排便,每天至少保证一次排便。④心理护理:在溶栓治疗期间轻拍患者背部安抚,一边抢救一边鼓励患者“你一定可以”、“你一定行”、“加油,就快好了”,减轻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患者求生欲望,帮助其克服恐惧心理;在溶栓完成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治疗非常成功,让患者放轻松,保持愉快心情。给患者提供收音机,专门找说书、唱歌的平台,进一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⑤出院指导:叮嘱患者不可提拉重物,保持精神愉悦;洗澡时间半小时左右,时间过长会导致缺氧、疲劳等症状发生,不利于康复;加强保暖,尤其是天气变化较大的时候,出门多加衣物。
(5)落实护理监督工作:首先护士长定时给予患者监护工作,2小时一次,着重检查患者置管部位、身体情况等。护士主要对监护仪器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患者情况,若出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处理;(5)健全安全屏障:粘贴护理标识。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作治疗计划单,并将计划单挂在显眼位置,以供护士交接班查阅。定期组织护理小组进行学习、培训巩固专业知识,每3天一次针对患者病情讨论,及时调整、完善护理模式。
1.3 观察指标 以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为观察指标,评定两种护理模式在急诊心梗患者中应用价值。
(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10分为满分,分数与焦虑程度成正比。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5分为满意,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3)护理质量:为患者发放科室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其由健康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情况、工作交接四个部分所共同组成,其中每个部分评分区间为0-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4.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s)描述计量资料(SAS、SDS评分),以t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s,分)
分组 例数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 照 组 34 8.62±1.54 4.65±0.83 8.55±1.36 4.82±1.31观 察 组 34 8.58±1.62 2.26±0.38 8.54±1.42 2.03±1.02 t 0.104 15.266 0.030 9.799 p 0.459 0.000 0.488 0.000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护理不满意病例数分别为11例、2例,相较于对照组(67.65%),观察组总满意度较高(94.12%),差异显著(X2=7.705,P<0.05),如表2所以。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情况、工作交接等方面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健康指导 病情观察 用药情况 工作交接对 照 组 34 82.13±3.14 85.17±3.36 86.24±3.67 85.25±3.47观 察 组 34 94.03±3.02 95.11±3.24 95.06±3.11 92.66±3.21 t 15.927 12.417 10.691 9.140 P 0.000 0.000 0.000 0.000
急性心梗是指机体的冠状动脉忽然出现完全闭塞问题所引起的心脏局部组织坏死,患者将感觉胸部有剧烈疼痛感,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并伴随着烦躁不安、发热、心动过速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极有可能增加梗死面积,引起室间隔穿孔、心包炎、动脉栓塞等并发症,从而危及患者生命[3-4]。
因心梗患者病情较为危急,随时可能出现变化,因此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来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肌梗死复发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但常规护理在心梗患者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其无法照顾到患者在各方面的护理需求,在开展护理过程中各环节接洽不当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降低护理工作效率,影响护理质量,为此应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护理方案[5-6]。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开展无缝隙护理,可以缩短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效果,相较于常规护理更为患者所接受认可[7]。
本研究提出在急诊心梗患者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因此在实施无缝隙护理中,首先成立护理小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注重护理措施;其次严格护理流程无缝链接,及时填写交接单,根据交接单内容细化护理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再次落实护理监督工作,若出现任何问题,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做到及时处理;最后健全安全屏障,针对患者病情讨论,及时调整、完善护理模式。经过上述个性化叙事护理实施[8-9],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情况、工作交接等方面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心梗患者应用有效性。
综上所述,将无缝隙护理运用到急诊心梗疾病的临床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