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状缝合技术在低位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16 10:34王桂玲
中国保健营养 2022年1期
关键词:肛周脓肿低位

王桂玲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199

低位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感染化脓性疾病,一般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所致,可以对患者使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部分患者由于身体条件差、营养水平低,或者对药物耐药性强,可能出现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情况,造成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此时,在诊断明确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缓解肛周肿胀、疼痛等症状,预防继发肛瘘[1]。临床上手术治疗低位肛周脓肿一般会采取脓肿切开引流术,阻止感染的扩散。常规手术方式包括分期手术与一次性切开手术。分期手术一般要进行2次手术,治疗的过程比较长,患者需要经受两次手术的痛苦,并且需到等待肛瘘形成后再给予根治治疗,对于患者而言需要承受的疾病痛苦比较大,且治疗花费也比较高,因此患者需要支付两次手术费用,以及住院费用等[2]。一次性切开手术虽然只进行一次手术治疗,但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肛门功能的保护难度增加,同时出血量大、手术创面愈合所需时间长、瘢痕大,并且容易发生并发症,所以需要考虑在手术中采取必要的技术进行上述问题的应对,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袋状缝合技术,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少。带状缝合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缝合技术,可以将手术创面进行深入肌层的缝合,使得创面减少,促进创面愈合,对于患者术后创面快速愈合、保护肛门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有很好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手术对于低位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应该广泛使用袋状缝合技术,理论上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达到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效果本研究结合我院肛周脓肿手术患者临床病例,探究低位肛周脓肿手术中袋状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低位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62岁,平均(38.5±2.1)岁。观察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6~61岁,平均(37.8±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1)患者均接受一次性切开手术治疗方案;(2)患者对研究之情,自愿参加并积极配合诊疗,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病情稳定、精神状况良好;(4)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认知障碍或者意识障碍;(3)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4)手术禁忌;(5)麻醉药物过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次性切开手术,常规消毒并麻醉,取侧卧位,在明显脓肿处完成穿刺,取脓液做微生物培养。行放射性手术切口,用血管钳对脓腔纤维间隔进行钝性分离,将脓液全部排出。将脓肿坏死组织彻底切除,将内口与附近肛腺组织搔刮干净,修整创口并止血。用凡士林油纱条对创面贴敷,并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加压包扎并固定。对患者手术创面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评估患者皮肤健康程度,按时为患者更换无菌敷料,并对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消毒。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一次性切开手术时,对肛周和肛腺组织进行全面搔刮,使用袋状缝合技术进行黏膜下移缝合。分离肌层与黏膜后,使用可吸收线将齿状线黏膜缝合在括约肌沟创面基底位置,按照先创面顶端黏膜后创面边缘黏膜的顺序进行缝合。沿着皮下对括约肌沟下方切口两侧进行锐性分离,进行皮肤与切口两侧间断的内翻缝合,呈现袋状。止血后在创面上敷上凡士林油纱条,外面进行无菌敷料加压包扎与固定。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尿潴留、疼痛、出血。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使用自制手术满意率调查问卷,邀请患者答卷,全部问卷题目为选择题,包括术后疼痛、生活质量、手术效果等,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率=(非常满意选项数+一般满意选项数)/总选项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获取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n=30)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30)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满意率比较 两组患者对手术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手术满意率100.00%,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满意率86.67%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30)

3 讨 论

低位肛周脓肿临床发病率较高,是造成患者肛门功能下降的主要疾病因素之一,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均造成严重影响。该病发病早期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肛门口疼痛、肿胀不适,患者在发生无任何诱因的上述症状后,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尽早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明确疾病类型,接受规范治疗,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阻止病情进展。低位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其中手术是唯一可以治愈该病的治疗方案,越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越好,且可以获得理想预后。

临床上治疗低位肛周脓肿的主要方式是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案是一次性切开手术,治疗效果突出,可以直接将低位肛周脓肿切开,释放脓液,由此减轻、消除疾病症状,缓解疼痛、肿胀等不适体征。但是手术造成的创面比较大,术后愈合时间长,同时创面容易出现渗血、疼痛等并发症,影响创面的愈合[3]。另外,手术过程中会对肛直环造成一定损伤,并且手术创口比较深,患者承受的手术痛苦大。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低位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效果,尤其是加快术后康复,临床上逐渐开始应用了袋状缝合技术,对开放的手术创面进行了有效的缩小,使得术后创面的时间明显减少,同时可以缩小瘢痕的形成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袋状缝合技术的应用通过对两侧黏膜进行内翻缝合以及基底的缝合,对皮肤和创面也进行了有效缝合,创面血管紧闭,止血效果好[5]。范廷良[6]研究中,对6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手术方案应用一次性切开手术,观察组手术方案选择在一次性切开手术后进行黏膜下袋状缝合。手术效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瘢痕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与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原因为:对低位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手术后,手术完成以后采用袋状缝合技术可以缩小手术操作原本造成的创面,进而使得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袋状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可以使得手术创面上的非上皮化组织减少,将开放的手术创面变浅,减少面积,从而缩小了手术瘢痕面积。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原因是手术创面在袋状缝合技术应用下缩小,创面暴露减少,减少与污物的接触面,控制术后感染。进行袋状缝合技术操作时,缝合肛周两侧黏膜、基底,可以缝合至肌层,并将外侧游离的皮肤与创面中央部分缝合在一起,使得创口处的小血管在缝合下紧闭,形成压迫,不容易出血。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说明袋状缝合技术应用于低位肛周脓肿手术中可以减少手术创面、出血量,预防术后感染,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患者满意度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低位肛周脓肿患者使用袋状缝合技术时,主要严格按照手术操作、技术应用规范进行应用,可以在游离操作过程中将少量低浓度肾上腺素溶液在黏膜下注射,可以预防黏膜出血。对黏膜进行袋状缝合时,需要对缝合深度进行有效控制,缝合深浅要湿度,过度缝合可造成穿孔成瘘,也可能发生黏膜撕裂。在缝合皮肤时要对其张力进行控制,张力过大时容易造成缝合断开。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换药操作时,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对术后感染进行预防[7]。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手术效果指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8]。

综上所述,在低位肛周脓肿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袋状缝合技术的效果突出,不仅可以减小手术创面与出血量,而且可以预防感染引起的并发症,缩小瘢痕的面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肛周脓肿低位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守住生命的厚度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肛周赘生物1例报告